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心藏阳光罐,宛若自由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凤凰网读书2012年09月11日 韩浩月 参加讨论


    上个世纪90年代有一种信件铺天盖地在祖国各处飞扬,信件内容无非讲些因果报应之类,收信人收到后必须转寄出去十封,否则大难将临头云云。电子时代,寄纸信的人少了,但带有恶毒诅咒性质的信息仍流窜于手机短信、微博上,比如“不转发会倒霉一年”之类。
    读周德东《在地狱那头等我》,瞬间就找到了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作为一个心藏阳光罐(小说中写到的一种罐子,里面装满阳光,夜晚会发亮)的人,我觉得作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根本不会去转发那些信件或信息的,如果有厄运,那么好,请到这里停止,拒绝以爱与关心的名义传播负面能量,这是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应该做的事情。
    《在地狱那头等我》是个幽暗的故事,阴冷格调和悬疑色彩织就了它的底色,但,这只是作者在技术层面所做的必要动作,因为在字里行间,周德东不忘时时埋下火苗,这火苗如同隧道里燃烧的火把,虽摇曳飘渺,但却给人以胆量和希望,坦白说我并没有给这个故事吓倒,因为时时可以看到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乐观,在向这个肌肤冰凉的故事点滴渗透着温暖,就像说书人讲着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故事,你却不会拔足而逃,因为你知道故事来自说书人而非身处其中。
    我喜欢书中万穗儿这个人物形象,她是个胆儿大、有主见、顽皮而又不失聪明的女孩,朗玛也不错,省掉其它形容词,用一句来描述他就够,他是个配得上万穗儿的男青年。因此这本书的目标读者就定位得很明确,它是写给那些17-25岁之间的男孩、女孩们看的,恐怖小说是这个故事的皮,它里面包含着苦口婆心的教化味道,即如何在这个彼此防备、人人自危、谎话连篇、末日感很强的时代,乐观而坚强地活下去,哪怕有99%的现代人要下地狱,也要尽力去做1%的那个例外。
    所谓“人间即炼狱”不过是表象,真正的炼狱是人心,哪里还用在火葬场的焚烧炉下亲自建立十八层地狱,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只不过有的层数少一些、有的层数多一些而已。万穗儿、朗玛心中有炼狱,徐佑佑、豹五、小文哥心中也有,但属于他们的炼狱比较浅,甚至他们都不自知,对于炼狱这种唯心主义的东西,不自知某种程度上也等于不存在,所以,他们不但能够自救,而且还能够深入到更深一些的炼狱层中,把可救之人拉上来。
    真正的炼狱在包阿姨和小灵那里……但,越是对于处在炼狱深层的人,越能激发人的同情,此生之罪,彼生来还,地上之罪,地下来还,就像能量守恒定律那样,人的善与恶、罪与罚、美与丑,总会保持总量不变,正是因为对于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人们无师自通地开始学会忏悔、救赎,以点滴微光洗刷浑体污浊。“在地狱那头等我”,不但成了一个恐吓,也成为一种约定,“唯有死过一次,才能好好地活”,读过这本书,会由衷产生这种放松感。
    自《奇门遁甲》开始,周德东的恐怖小说开始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轨迹,故事不再只是对命运的映照,而转移到对时空的思索。但在大的框架里,仍充盈着他对生活琐碎事物和情感美好一面的热忱,书中有关市井生活和爱情的描写,还带有他标志性的空灵美。
    对于这本新作,我的阅读感受是这样的,前四分之一简洁、轻快,中间部分着重于铺垫、渲染,最后四分之一节奏突然加快,有很强的阅读快感。因此,在前面的阅读过程中多留意细节的读者,会在收尾部分收获更多的观感。每年一部书,周德东用他固有的认真,在捍卫着中国恐怖小说写作第一品牌的位置。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