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之所以伟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备比常人更加敏锐的触角,能够切中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能够用自己的作品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激起强烈回响。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这支军队尽管没有经历战争,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和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的强力推动,军事思想理论、日常训练模式、武器装备水平、兵种结构比例和官兵主体成分等等,都较以往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强军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我军战斗力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加快推动了我军从传统向现代的深层次转型。从人民军队80多年的历史进程来看,这些变化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必将对未来人民军队的面貌产生深刻影响。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古训,让我们再一次清醒意识到,军事文艺如何书写这一历史,如何回应这一征程,如何让文艺的力量在强军路上竞相迸发,已经成为今天必须面对的一个个使命课题。只有把这些课题回答好,今天的军队文艺工作者才能像先辈们一样,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上标记出我们时代的高地。 三 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近些年军事文艺的现状,我们的内心并不轻松。 应该看到,近年来广大军队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感受火热军营、从现实体验中寻找创作灵感、在为兵服务中体现价值,创作了一批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特别是去年以来,为“强军目标”鼓劲成为文艺战士为兵服务的主旨,在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当中,在一个个就地搭建的简易舞台上,那些最能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与火热的练兵生活对接起来,一次次拨动着官兵的心弦。正是在这样的“亲密接触”当中,军事文艺创作仅是去年就涌现出《兵者,国之大事》《英雄核潜艇》《强军战歌》等一批富有兵味、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然而,这与实现强军目标对军事文艺的使命要求比起来,与广大官兵在强军路上对军事文艺的热切期待比起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在当今信息极大丰富、文化产品迅速更新的全媒体时代,军事文艺作品更新的速度抵不住外围文艺作品的轮番进攻,在很多时候远不如地方一些流行文化产品受到官兵们的青睐。凡此种种似乎都在暗示,近些年军事文艺在官兵中的影响力与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动实践不够适应,与军事文艺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不够适应,与实现强军目标对军事文艺的期待不够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适应越来越让人感到忧心忡忡,越来越让人感到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