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虚词“乎”在辞书中被漏收的一个义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罗献中 参加讨论

    我们知道,文言虚词“乎”在古汉语中主要用作介词和助词。作介词时,其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当于“于”(有时写作“於”)。“于”具有表示被动意义的用法和语法功能,亦即可以用在被动句式中,介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或施事者,可译为“被”;“乎”也同样具有此种用法和语法功能。但是,查检辞书发现,“乎”的该义项在很多辞书(包括《辞源》、《辞海》等大型辞书)中均被漏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这也是这些辞书在内容上的一个缺憾。
    经考查,“乎”在古汉语中表示被动意义的用法和语法功能是成立的。兹举数例书证如下:
    1、 公子翚恐若其言闻乎桓(公)。(《公羊传·隐公四年》)
    (公子翚害怕他的话被桓公听见。)
    2、 (宋)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宋万曾经与庄公交战,被庄公俘获。)
    3、 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荀子·非相》)
    (不久就被官吏抓获、捆绑,并在闹市中杀掉。其中第一个“乎”表被动意义。)
    4、 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手持短铁铦者被敌方击中,铠甲不坚固者身体受伤。其中第一个“乎”表被动意义。)
    5、 故子胥见说(悦)于阖闾,而恶乎夫差;比干生而恶于商,死而见说(悦)乎周。(《吕氏春秋·不苟》)
    (所以,伍子胥被阖闾赏识,却被夫差厌恶;比干活着时被商纣王厌恶,死后却被周文王赏识。两个“乎”均表被动意义。)
    可见,“乎”和“于”(於)一样,具有表示被动意义的用法和语法功能。有些古汉语教材或语法专著对于“乎”的此种用法也予以了阐述,例如殷国光编著的《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中云:
    相当于“于”的介词“乎”也可以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施事者。
    何乐士等编著的《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中亦云:
    有时“乎”用于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施事者。
    “乎”之所以具有和“于”(於)相同的意义和用法,是由于“乎”和“于”(於)在上古语言中是音义俱近的同源字,可以通用。一些学者在相关论著中对此已有探讨和阐释。如孔广森《经学卮言》(卷四)中云:
    《论语》“孝乎唯孝”,熹平石经作“孝於唯孝”。《(经典)释文》亦云“孝於”。……按,古“於”、“乎”通用。
    易孟醇《先秦语法》(修订本)中云:
    “於”、“乎”,上古同在匣母鱼部。《吕氏春秋·贵信》“又况乎人事”句,(东汉)高诱注:“乎,於也。”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乎”的此种用法不及“于”(於)用得普遍和广泛,并且主要存在于先秦语言中,其后比较少见。可能正是由于此种原因,该义项为颇多辞书编纂者所忽视,在立项、释义时将其遗漏。笔者以为,作为工具书的辞书,其内容应力求客观、全面,以利使用者查检。基于此,建议有关辞书在再版或修订时将“乎”的该义项和用法予以立项、增录,使其释义臻于完备。
     
    (作者系河南省固始县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