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小书背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姜德明 参加讨论

这是一本不足八十页的小书,语言学家罗常培(1899-1958)著《北京俗曲百种摘韵》,1950年11月问世。出版者是北京琉璃厂来薰阁书店主人陈济川。那时他在琉璃厂和上海的广西路分别设有门市,专门经营旧书,亦编书印书。
    本书是罗氏根据北京大学常惠替刘半农搜集的一百种曲本,整理出来的一种通俗实用的韵书。写白话文和新诗,当然不必用韵,若要创作民间文艺鼓曲等,开篇就得合辙押韵,讲究民间一直流传的北京口语十三辙。因此这本书既是学术研究,也是适应抗战以来人民急需通俗文艺而诞生的。书稿完成于1941年的昆明,最初发表于香港《星岛日报》戴望舒主编的《俗文学》周刊。陈济川在本书《出版者的话》中说,1942年这书在重庆出版过单行本,“不单校印太坏,而且遭遇到一个很光荣的厄运,没有能够流通普传”。又说1950年的版本,也是纪念刚刚病逝的那位“拥护民间文艺最力的”诗人戴望舒。
    老舍先生最早支持了本书的出版。1941年9月,他在罗的居处昆明龙泉镇宝台山为本书写了序言,称誉它有利于“活文艺”的创作,是提倡文艺大众化的。读这序文,让人联想到两人非同寻常的友谊。他们是发小的兄弟,小学、中学同学,连老舍与胡絜青的结合也是罗介绍的。
    来薰阁版的《北京俗曲百种摘韵》,背后支持的人更多。当时陈济川有个计划,要出版“古今民间文艺丛书”和“古今民间文艺丛书专刊”,罗常培的这本书即纳入“专刊”中。具体支持这个计划的有郑振铎、叶圣陶、老舍、魏建功、傅惜华、吴晓铃等人。此刻,琉璃厂书贾与知名学人亲密交往的古风仍然依稀可见。不久政策有变,连国营的新华书店也不准再编书印书,更何谈私营来薰阁的出书计划了。
    我从旧书店所得的《北京俗曲百种摘韵》,当是反映厂肆文化遗韵的一个见证。当时印了两千册,如今已不易见到。我的藏本还是作者签名本:“方华同志正 罗常培 五○、十二、十七。”书的用纸稍差,设计却佳。封面题署者郭沫若,底衬是刻本子弟书的图案,六个大字是“别还价 百本张”。原件是曲本和版画收藏家傅惜华提供的。
    多年来我也不明白,陈济川说的重庆版本遭遇了“光荣的厄运”,究竟指的是什么。最近偶读吴晓铃先生写于1958年的一篇散文《老舍先生在云南》,才知道陈的《出版者的话》,当年由他代笔。吴先生说:
    这部书写成之后,由重庆的国民图书出版社因杨今甫(振声)先生之介而出版的,是即初版。不料这部书的出版竟首先在重庆的《新华日报》出现了积极而热情的反应。新华社记者郑之东同志(现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以林曦的笔名写了一篇书评刊登在1943年4月22日的《新华日报》上,于是竟被列为禁书,一下子便永世不能翻身了。
    实际上吴先生参加了本书校订出版的全过程。想不到一本学术小书竟不容于党国,非要封杀不可,足见当局的昏瞆残暴。莫怪他们一见古籍《马氏文通》就说是马克思的著作,一见晚年托尔斯泰的画像便惊呼是马克思,原因他们都是大胡子!
    一本小书的背后竟牵扯了这么多人和事,似乎一时也说不尽。这是我事先绝没有想到的。

责任编辑:晓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