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注 ①开首四句谓夜泊彭蠡湖中,船家见月晕而预知天将起风,于是挂帆等待,天明启程。 太虚:太虚:原指谓空寂玄奥之境。《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清·陈梦雷《去者日以疏》诗:“冥心归太虚,天地与同寿。”此指天,天空。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李善注:“太虚,谓天也。”清·黄鷟来《咏史》之二:“壮志弥激烈,气欲凌太虚。”或指宇宙。南朝·梁·沈约《均圣论》:“我之所久,莫过轩羲;而天地之在彼太虚,犹轩羲之在彼天地。”唐·陆龟蒙《江湖散人传》:“天地大者也,在太虚中一物耳。” 月晕:晕,《说文新附·日部》云:“晕,日月气也。”《广韵·问韵》:“晕,日月旁气,月晕则多风。”《史记·天官书》云:“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月晕,指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光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产生的光现象。常被认为是天气变化起风的征兆,俗称风圈。《史记·天官书》:“平城之围,月晕参、毕七重。”唐·李白《横江词》:“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宋·周邦彦《点绛唇》词:“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明·杨慎《艺林伐山·水虹风虹》:“水虹,屈霓也,主雨;风虹,月晕也,主风。”清·沈大成《西洋测时仪记》:“小仪之右上,径二分,郛环之,若月晕。” 舟子:船夫。《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毛 传:“舟子,舟人,主济渡者。”晋·郭璞《江赋》:“舟子于是搦棹,涉人于是檥榜。”唐·无可《行汉水晚次神滩阻风》诗:“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 天风:风。风行天空,故称。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唐·韩愈《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旗。”明·郑若庸《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②挂席:犹挂帆。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李善注:“扬帆、挂席,其义一也。”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宋·苏轼《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词:“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挂帆:张帆行船。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挂帆过旧山。”唐·孟郊《湖州取解述情》诗:“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宋·梅尧臣《回自青龙呈谢师直》诗:“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交书徐公,即挂帆还白下。” 明发:指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唐·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清·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或指早晨起程。晋·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宋·杨万里《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诗:“翁欲还家即明发,更为梅花留一月。” 渺漫:广远;幽长。唐·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唐·高适《东征赋》:“连山郁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明·高濂《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扪壁,直上层峦。” ③这两句写湖中见庐山气势雄踞于九江之上。中流:原指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王先谦集解:“中流,犹中道。”章炳麟《新方言·音表》:“钱大昕者,可谓得其中流矣;戴震者,可谓会其玄极矣;何秋涛等,盖无讥焉。”此指江河中央;水中。《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清·李渔《怜香伴·赐姻》:“几曾见从井救人,人岸先登,自己反沉中流。” 遥岛:指庐山。彭蠡湖中遥望庐山,如湖中之岛。 压:超越;居于其它事物之上。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湖,峰与辰汉相接。”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才不能踰同列,声不能压当世。”宋·司马光《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每遇廷试,亦以论压诗赋为先后升降之法,庶成先帝之志,永底人文之盛。” 九江:《尚书·禹贡》云:“九江孔殷。”孔颖达疏:“《传》以江是此水大名,九江谓大江分而为九,犹大河分为九河,故言江于此州之界分为九道。”《汉书·地理志》应劭注云:“江自庐江寻阳分为九。”《浔阳记》载九江之名:“一曰乌江,二曰蚌江,三曰乌白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七曰廪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 ④黤:青黑色。汉·蔡邕《述行赋》:“玄云黤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一本作“黯”。梁启超《国性篇》:“累世之业,黤其沉冥猗。”黮:黑色。《孔子家语·辩乐》:“丘迨得其为人矣;近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王肃注:“黮,黑貌。”《淮南子·主术训》:“问瞽师曰:‘白素何如?’曰:‘缟然。’曰:‘黑何若?’曰:‘黮然。’”或指不明貌。唐·柳宗元《吊苌弘文》:“版上帝以飞精兮,黮寥廓而殄絶。”黤黮:黑暗貌。晋·刘伶《北芒客舍》诗:“泱漭望舒隐,黤黮玄夜阴。”唐·韩愈《上留守郑相公启》:“必诸从事与诸将吏未能去朋党心,盖覆黤黮,不以真情白露左右。”明·宋濂《云中辞》:“及其黤黮郁勃,铁马长驱,雷电为之恍惚,而甘霖注焉。” 容:容纳;容受。《书·泰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孙星衍疏:“其心休美宽大,如有所容纳也。”《墨子·备城门》:“令陶者为薄缻,大容一斗以上至二斗。”《史记·吕太后本纪》:“凡有天下治为万民命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唐·韩愈《赠侯喜》诗:“温水微茫絶又流,深如车辙阔容辀。” 霁色:霁,雨止天晴。《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孔传:“龟兆形有似雨者,有似雨止者。”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雁声远天末,凉气生霁后。”也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晏子春秋·谏上二十》:“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淮南子·本经训》:“氛雾霜雪不霁,而万物燋夭。”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武王伐纣 至盟津,渡河,大风波。武王操钺秉麾麾之,风波立霁。”霁色,指晴朗的天色。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霁色泠。”宋·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前年腊归三见白,霁色岭上班班留。” 峥嵘:峥嵘:高峻貌。班固《西京赋》:“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崷崪,金石峥嵘。”李善注引郭璞《方言注》:“峥嵘,高峻也。”孙绰《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茏,陟峭崿之峥嵘。”李善注引《字林》:“峥嵘,山高貌。”宋·欧阳修《鹎鵊词》:“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或指高峻的山峰。这句谓庐山高耸于晨空之中。 当:遮蔽;阻挡。《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陈奇猷《集释》引旧注:“言一物不能蔽日之光也。” 曙空:犹曙天。即黎明时的天空。唐·骆宾王《海曲书情》诗:“白云照春海,青山横曙天。”唐·戴叔伦《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诗:“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曙,天亮;破晓。《楚辞·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王逸注:“曙,明也。”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清·孙枝蔚《醉归寺寓》诗:“东方忽已曙,未暇梦西归。”或犹朝,旦。《吕氏春秋·重己》:“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之。” ⑤这两句说日照香炉峰,瀑布喷涌,犹如彩虹。香炉:山峰名,指庐山香炉峰,即庐山北峰,状如香炉,故名。慧远《庐山记》:“香炉山孤峰独秀,气笼其上,则氤氲若香烟。”峰下有瀑布,亦有名。宋·道潜《庐山杂兴》诗:“香炉独秀拔,佳气常葱葱。”元·刘永之《望香炉峰读孟浩然诗因述》诗:“移棹望庐阜,香炉旧识名。” 瀑布: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此指庐山瀑布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瀑布飞梁,悬河注壑,漰湍十许丈。”宋·苏轼《舟中听大人弹琴》诗:“风松瀑布已清絶,更爱玉佩声琅珰。” ⑥这两句写诗人望庐山,思伊人,欲留庐山归隐。表明作者早有超脱隐逸的思想。“追”“怀”二字,包含了作者对这两位摆脱世俗的隐士高僧的敬仰和爱戴之情。追:跟随;追随。汉·张衡《归田赋》:“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追羲农之絶轨,蹑二老之玄踪。”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追三代之遗音,想舞雩之咏叹。” 尚子:指尚长,东汉隐士。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李善注引嵇康《高士传》:“尚长,字子平,河内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况:副词。正,恰。表示情状。唐·王昌龄《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诗:“昔为庐峯意,况与远公违。”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不胜怏怏,况是无聊,又闻夜雨。”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世路况悠悠,穷愁傥能遣。” 兹:代词。此,这。指庐山。《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揔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宋·叶适《宝谟阁待制徐公墓志铭》:“国家存亡,在兹一举。” 远公:指晋高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世人称为远公。他本来是要到罗浮山去建寺弘道的,然而“及届浔阳,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便毅然栖息东林。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宋·梅尧臣《访矿坑老僧》诗:“莫贳远公酒,余非陶令贤。”清·秦朝釪《消寒诗话》四一:“远公置酒,佛印烧猪,真正名士,佛亦当少恕。” ⑦以下四句谓作者之所以不能“息微躬”,是因为“于役”,即事务在身,没有时间稍作停留。现在整个行程还不到一半,而一年的时间却将要完了。于役: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郑玄笺:“君子于往行役,我不知其反期。”南朝·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于役傥有期,鄂渚同游衍。”唐·萧颖士《蒙山作》诗:“于役劳往还,息徒暂攀跻。”清·高其倬《蓟州新城》诗:“于役季冬月,东入渔阳城。” 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汉·刘桢《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三国·魏·曹植《七启》:“(镜机子 曰:)‘此肴馔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玄微子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息:停止,停息。《易·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汉书·翟酺传》:“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 微躬:谦词。卑贱的身子。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绵四代于兹日,盈百祀于微躬。”唐·许浑《泛溪》诗:“纔应毕婚嫁,还此息微躬。”宋·郭祥正《金山行》:“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⑧淮海:指扬州。《尚书·禹贡》云:“淮海惟扬州。”《汉书·地理志》引“淮海惟扬州。”颜师古注:“北据淮,南距海。” 星霜:指年岁。因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唐·白居易《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宋·梅尧臣《雷逸老以效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聚完辨舛经星霜,四百六十飞凤皇。”清·魏源《送陈太初出都》诗之一:“星霜倏几周,五载五合离。” 穷:尽,完。《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孔传:“为时王宾客与时皆美,长世无竟。”《列子·汤问》:“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矢扞之,而无差焉。”张湛注:“穷,尽也。”晋·潘岳《西征赋》:“燕图穷而荆发,纷絶袖而自引。”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这两句说尽管现在不留在庐山,但将来还是要与“岩栖者”共同归隐的。表现出对庐山的神往之情。寄言: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唐·元稹《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明·袁宏道《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此指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魏·嵇康《琴赋》序:“是故复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岩栖:原指栖宿在山岩上。旧题师旷《禽经》:“山鸟岩栖,原鸟地处。”张华注:“山岩之鸟多不巢。”或指巢居穴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絶交书》:“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此借指隐居。岩栖者,指那些隐士高僧。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前蜀·韦庄《赠薛秀才》诗:“欲结岩栖伴,何山好薜萝?” 毕趣:指完成此次东南漫游。毕,完成;完结。《孟子·滕文公上》:“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汉书·王莽传上》:“愿诸章下议者皆寝勿上,使臣莽得尽力毕制礼作乐事。” 来同:指来此栖居,与高人隐士同道。 (作者单位:河南省固始县慈济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