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寻美”与“求疵”:文学批评的精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伟 参加讨论

    批评精神最终要靠批评家来落实,即文学批评的未来在于批评家,在于其“为”还是“不为”。批评家应坚持把“寻美”与“求疵”结合起来,褒贬优劣,激浊扬清。在“歌德”式的文学批评泛滥的今天,“求疵”显得愈加迫切、愈加重要。文学批评需要发扬“好辩”精神,不随波逐流。当部分媒体批评沉浸于“娱乐至死”而沾沾自喜时,文学批评首先应该解释清楚这种现象的由来,进而指出只顾娱乐的文学缺失了什么,特别是跟已经逝去的沉重历史与当下复杂万端的现实相比,在考虑问题的视野、层次上还有着怎样的差距。
    文学批评不能因为文学作品在商业上的成功运作,就对其中的疏漏及浅薄保持沉默。换句话说,文学批评不能因为所谓市场号召就失去了辨别良莠的能力,而应当进一步追问:这些看似大众喜爱的文学作品真的有益于大众自身吗?为什么部分文学作品热衷于肤浅而拒绝深刻?由此,文学批评既要赏析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还要再进一步审视作品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内涵,看其是否能够提升民族文化水平和精神层次,孕育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仅如此,对话精神也是批评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文学批评一开始都建基于之前的阅读经验之上,但之后肯定会持续地完善、修正或替代之前的论断。因此,“对话”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批评家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批评方法及观点之间的对话,三是不同批评家之间的对话。对话意味着不能将作品的意义板上钉钉、永不再续。这就要求作家在面对以理服人、以事实说话的文学批评时,须有容纳批评的气度与胸怀。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