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何处再寻契诃夫身影?昨日契诃夫逝世100周年纪念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新京报 沉思罗斯 参加讨论

    《解读契诃夫:批评之旅》(ReadingChekhov:ACriticalJourney)
    作者:珍妮特·马尔科姆(JanetMalcolm)
    版本:GrantaBooks
      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因肺病恶化病逝于德国,享年44岁。今年7月15日正好是契诃夫逝世100周年,欧美多家出版社提前推出有关他生平和作品的纪念书籍。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笔洗炼犀利,叙事幽默讽刺,笔触以朴实和平淡见长,无论是在他的小说或剧本中,都见不到高潮迭起抑或曲折离奇的情节。他主张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描写生活,尤其注重对普通人平凡生活的描写,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契诃夫的作品巧妙地流露出他对庸俗陈腐、游手好闲的生活及当前社会丑恶现实的憎恶,对人类进步、美好未来的信心,并把希望寄托于人民的生活体现。
    美国刚刚推出的《解读契诃夫:批评之旅》一书中,作者珍妮特·马尔科姆扮演了三个角色:文学评论家、传记作者和记者。她在书中指出,契诃夫极其厌恶自我剖白,所以读者只有通过其短篇小说所提供的线索,去探寻他隐秘的内心世界。
    解读契诃夫既困难又令人兴奋。珍妮特·马尔科姆在她的新作《解读契诃夫》中把原始材料、自传和传记结合起来研究一位作家,这可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想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良好而敏锐的感觉往往比材料本身更加重要。
    马尔科姆曾亲自到俄罗斯旅行、访问,这段经历对她解读契诃夫和他的作品帮助很大。马尔科姆作品中最令人惊奇,也是最成功的一点是她发掘出了契诃夫作品中众多的“典型人物的难以估量的新闻价值”。这引发了她对于伴随作家创作那些伟大的文学形象时产生的“勇敢的,几乎是孩子般的感觉”的深入思考。
    比如说,托尔斯泰有意把安娜·卡列尼娜的行为和思想限制在“一种未有先例的限定范围内”。而对于契诃夫来说,这种限定更加严格。这种严格的限制使我们对于他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神秘的真实感,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他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契诃夫在创作过程中,杜绝使用过多的形容词和“背景”之类的东西。他曾对一位指责过他视角狭窄的评论家回复说:“没有人能对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透彻地了解,一位心理学家也不应该虚伪地装作知晓那些自己本不十分了解的东西的样子。而且,他也不应该暗示别人自己无所不知。”
    契诃夫相信,作家只是一个局部社会的见证者,或是旁观者,对任何问题都泛泛而谈毫无意义。他还很看重自己的隐私,极其厌恶自我剖白。契诃夫在作品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隐私)是亲切的形象和感觉,我很珍视这些东西,并把它们深藏在心底。”
    马尔科姆指出,契诃夫的隐私的确未曾被先前的传记作家所察觉或重视。她特别指出,契诃夫20多岁就染上了肺结核,44岁便不治身亡。因此死亡的阴影在他整个文学生涯中一直挥之不去。
    马尔科姆给我们讲了他脾气暴躁的父亲,他的麻烦不断的兄长和他的从医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他的影响———他行医的目的是为了让穷苦的人生活得更美好。
    她还讲述了他的婚姻以及性生活方面的情况———不是喋喋不休的,而是以一种机智灵巧的方式。我们因此了解到,在契诃夫的心目中,美丽和性是密切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马尔科姆的新作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她指出,契诃夫只活了44年,在生命最后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段内,他已经觉察到了自己英年早逝的宿命。契诃夫曾经写道:“那些没有生活在死亡的宣判下的人们永远也不会有这种感觉。”在这里,他又一次强调了未知的东西对人命运的影响。
    马尔科姆在书中想方设法展示契诃夫———这个杰出而又沉默寡言的作家真实的内心世界。她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契诃夫十分喜爱自己亲手建起的花园。而契诃夫小说中的花园,更是“代表着高贵和优雅的地方”。职业园艺师是契诃夫心中的英雄,那些破坏树木的人是他的敌人,他把人类看作是花园的守护者,是生长在整个地球上的万物的守护者。
    马尔科姆还研究了有关契诃夫宗教信仰的一些情况,并指出,由于他有一位对宗教异常狂热的父亲,于是契诃夫成了“和正统教义最亲近的俄罗斯作家”。马尔科姆认为契诃夫对《圣经》的了解使他获得了信仰的归依,也让他了解了很多传说故事。她分析说,像契诃夫那篇著名的《第六病房》被人们简单地误解为讽刺俄罗斯帝国的政治性作品一样,人们在阅读契诃夫的作品时,往往忽略了作者的宗教信仰、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对作品的影响。
    总之,马尔科姆的《解读契诃夫》力图将以往被人忽略的东西重新唤回,从而将一个更真实的契诃夫展现在读者面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