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读者,《一路走来一路读》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那篇《读一本禁书》。美国图书馆协会举办的读书周竟然是以“读一本禁书”为主题,以此来“庆祝你的自由”,这显然是在我们生活阅 历之外的。至于我们熟悉的主题,从前是“为革命而读书”,现在应该是“读一本余秋雨教授作序并推荐的书”之类。 中国的古人曾经将“雪夜闭门读禁书”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想想吧,一定要在一个下雪天,还得是夜里,房门必须紧闭再上了锁,才敢掏出那本所谓的禁书。我丝毫不怀疑读时的快乐,因为,福柯发现:权力并非总是否定性的,总是排斥和抑制,它同时也是生产性的、创造性的。禁忌常常能制造强烈的快感。 古今中外,禁的书目不同,但原因是相似的:书籍导致危险的思想。可看看美国当年的禁书单吧,都是一些什么书榜上留名:克米尔的《巧克力战争》、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甚至还有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的历史是短的,文学史就更短,能经过时间的筛选而至今在大学讲堂上被反复研读并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而这几部作品无疑都是这样的伟大著作。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更是以其独树一帜,散发出新大陆的清新气息而成为世界文学经典。当年的禁书成为如今的必读书,谁说马克·吐温对孩子是危险的? 林达的书在讲述完美国的故事后,习惯于在文末直陈体会,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的文章结构仍然是中国的。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今天看来是危险的思想,明天却会成为常识。一些权势人物判定的危险书籍,却可能是公众知识不可或缺的来源。”要知道,马列主义的书籍曾经也是禁书,可当年,多少人却“雪夜闭门”渴读。权势人物对自己判断力的自大也总是受到历史的无情嘲弄。林达说:“禁书似乎有理,却从来没有成功”。是啊,看看正版书籍消失后盗版开始满天飞吧,“禁”倒是最好的广告。我个人认为本书前半部分写得更有味道。那些被冠以“走路”的总标题的文章,因为陈迹和文字俱在,似乎更有现场感、真实性。作者寻访、参观的常常都是一些小地方,但方寸之地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甚至如果没有那个巴掌大的地方,那个无法进入国史的人物,美国的现在断然不会如此绚烂。房龙说:“历史是地理的第四度,它赋予地理以时间与意义。”于是林达的走路就不仅仅是我们五一长假的出游,而成为贯穿史地的徐霞客之行,颇具文化意义。 读林达的任何一本书,我首先惊讶的是他们虽然讲述的是美国的政治史、宪政史、战争史、文化史,但却是用平易的散文笔法,据说,任何事情,只要真正搞懂了的,就一定能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其次,我惊讶于经过了20多年的开放,我们对美国的了解还往往停留在“新闻联播”状态,文化的误读成为我们观看对方时眼睛上的白内障,并久治不愈。 林达总是通过一个掌故、一个个案,于日常生活中去透视深刻的美国宪政精神,而现实关怀却仍落在中国。其介绍的美国理念、思维方式,常让我这个读者有观念颠覆的愉悦,并惊叹:其实还可以这样思考!在那个新大陆,曾经有人竟然如此想问题!有如此的制度安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著作是有思想启蒙意义的。 据了解,作者夫妇一直生活在美国的底层,干过苦力,做过小贩,与美国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业余生活则主要是读书和旅行。我总是觉得,我们对于美国,或者是陷入革命叙事无法自拔;或者是停留在书本上,将对岸天使化,却与真实隔着宽阔的大洋。林达的书或许可以弥补这两者的缺陷,因为他们在美国过着普通的生活,还习惯用脚书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