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80后”写作之实力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新京报 newdu 参加讨论

    ●实力派
    与“偶像派”相比,“实力派”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但是他们的出道时间一般比前者来得晚,受到关注的更多是作品本身,他们的名声比较集中在文学界以及同龄写作者中。“五虎将”的写作更坚实,更有潜质,更厚积薄发 ,李傻傻的暗示意味、胡坚的智性写作、小饭的先锋意识、张佳玮的“意识流”以及蒋峰的文字精准,被评论家评价为达到了“80后”作家的最高水准。
    实力派的又一场青春突围
    近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先锋小说“开山人”马原选编的《重金属———80后实力派五虎将精品集》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不久,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史》主编陈思和教授将在他主编的《上海文学》上推出“五虎将”李傻傻、胡坚、小饭、张佳玮、蒋峰作品的讨论专辑。种种迹象表明,“80后”写作群体已正式长大成人,在文坛“登堂入室”。
    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80年后作家”的概念在韩寒之后就已被媒体迫不及待地提出,这是一个方便书商运作的封号。然而目前市场上众多的“80后”选本,由于专业批评声音的缺席,而缺乏标准与立场。长期以来仍只是书商在操纵拼凑,停留在“80后”作者群和80年后读者群自娱自乐的层面。
    陈思和解释为何正式探讨这一创作群体时表示,他并不认为80年后作家的创作已经很成熟了,他们处在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化过程中,但作品充满着成熟感和新鲜感,对历史和人生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已成长为文学批评不应忽略的群体。
    “回顾1984年,看看那一年里中国的文坛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有一个叫阿城的,发表了一篇题为《棋王》的小说;有一个叫马原的,怀里揣着《冈底斯的诱惑》到处找地方发表;有一个叫莫言的,把《透明的红萝卜》交到一个叫朱伟的手上。”马原如此回忆着二十年前的中国文坛,同时也暗示着他所推出的这五位“80后”作家的“前途”。
    马原长期担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轮到他们登场了。前几年70年代作家是个话题,如今80年后这个作家群落的代表人物正值20至24岁,是创作力最旺盛、想像力最丰富的时期。虽然在很多人印象中他们还只是孩子,但很多知名作家的代表作正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如肖洛霍夫在23岁完成《静静的顿河》第一部,余华、格非包括他自己引发文坛轰动的作品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写就。
    马原认为,虽然“80后”作家20岁出头时的人生阅历要比他这代作家单薄许多,但他们的阅读量和资讯量却是无可比拟的,间接经验同样可以使他们拥有惊人的创作才能。
    马原说,以这五位为代表的一批有实力的80年后作家已经超出了青春期写作的意义,创作出了重要作品,和当初80年代一批先锋作家的作品一样扎实、沉重,和人生价值和灵魂有关。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未必审美,甚至有的是审丑的,但所追求的依然是面向精神的诘问。“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马原说他已感受到长江后浪压过前浪的势头,文坛到了以80年后作家为中心的年代了。
    “实力派”与“偶像派”之分
    “五虎将”中既没有叛逆的韩寒、春树,又没有纯情的郭敬明,以“实力派”作为标签的李傻傻、胡坚、小饭、张佳玮、蒋峰被集体推出,预示着80年后作家群开始被评论界细分。马原在《重金属》一书的序中,逐一评价了这五位的作品。李傻傻的暗示意味、胡坚的智性写作、小饭的先锋意识、张佳玮的“意识流”以及蒋峰的文字精准,让马原认为他们在各个向度上都达到了80年后作家的最高水准。
    “韩寒等偶像派“80后”写手的走红是商业操作的结果,和文学没有太多联系”,马原说,文学的标准不会随着时代改变,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畅销书作者和真正在文学上有所探索的作者,这一划分是非常必要的。
    小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希望看到这种划分,人们对韩寒、春树、郭敬明的关注更多地是对人,忽略了作品,而“80后”有一批默默写作的作者和他们的创作方向是截然不同的,他期盼着出现属于自己的批评家。
    少年老成的胡坚则表示,他相信每个人都在很用心地写,风格不同很正常,没必要分成实力派、偶像派。他更愿意把马原的这次划分理解成和商业运作的一次抗衡,呼吁读者关注除了韩寒、郭敬明外,80年后作家还有另一种文字。 

陈佳
    马原:他们的写作与我们很接近
    记者:作为前辈作家,你为什么要主编这本“80后”作者的作品集?
    马原:因为他们也是作家,尽管他们还年轻,但他们事实上已经处在写作最好的年龄。我在书中的序言中也说到了,虽然我们现在觉得他们还年轻,但事实上我们不能忽略,在他们现在的年龄,肖洛霍夫已经写出《静静的顿河》第一部,也在他们这个年龄,王蒙完成了《青春万岁》,苏童写出了《妻妾成群》,格非写出了《迷舟》。这些名篇实际上都是在20岁出头的时候就完成了。所以尽管他们还年轻,我还是很看好他们的势头。
      记者:你在书的序言中把这五位“80后”写作者的出现与何立伟、刘索拉、徐星、阿城、莫言等人和你自己的出道相提并论,那你觉得他们的作品与你们出道时的作品相比较,够水准吗?是否已经有过硬的作品?
      马原:有。我觉得他们现在写作已经呈现出我们当年那种势头,甚至还有我们所不具备的。毕竟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的阅读都是通过纸媒来完成的,而他们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我们那个时代文学很少在报纸上来发表,来讨论的。
      记者:有人认为“80后”就是通俗浅薄的少年写作或者少年作家,你怎么看?“五虎将”的写作在“80后”中处于什么位置,有什么特点?
      马原:这可能跟“80后”出现了几个明星作家有关。像韩寒、郭敬明、春树这些人,因为他们成名更早,那时,他们的作品有太多时尚的因素、偶像派因素。不同于后来的这批人,尤其是“五虎将”他们呈现了与明星、偶像写作完全不同的一种面貌,更坚实、更有潜质、感觉更厚积薄发。所以先期出来的偶像派作家,他们浮夸的、时尚的写作在第一个回合里已经掩盖了很多东西,必然使得整个“80后”写作都被看成是浅薄的。但事实上我认为“80后”的整体写作已经不再是我们最初所获得的那种印象,“五虎将”等一批“80后”作家的写作已经与经典写作拉近了距离,不再是那种时尚写作。
      记者:有人评价说,这五个人都是某些已经成名的先锋作家的青少年版,在大师的影子底下写作,你怎么看?他们是否已经有了某些独立的品质?
      马原:任何人的写作都会有大师的痕迹在里面,这个重要吗?重要的是大师影响过很多作家,日后个人的发展还是要在个人的道路上才会逐渐地显现出来。太早的去说谁谁就是模仿和抄袭谁,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他们受到大师影响,但他们也一定都是有自己独立品质的,否则我也不会认同他们。
      记者:那你主编这本书是表达对那些认真写作的“80后”作家的推举吗?
      马原:至少是表达一种认同。他们既是我的后辈,又是我的同行———我更愿意认同他们是我的同行。他们的写作与我们的写作追求是很接近的。
      记者:出版方的说法是这本书能够代表“80后”写作的最高水准,你怎么看?
      马原:这是出版社的说法。文学很难说谁是最高,我个人也不喜欢用这种绝对的字眼。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尤其不可以简单量化。但是出版社也有他们自己的立场和考虑。但这本书应该说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这一点是无疑的。
      记者:你觉得“80后”除了这五个人以外还有其他有实力的作者吗?
      马原:当然有,以前的接触不多,但最近一两年我接触了一些学生作家,比如说上海的小饭、周嘉宁、苏德,天津的宋静茹等等。这么一批学生作家实际上已经显示了一种比较整齐的态势。我觉得他们与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作家相比,更显示出一种齐头并进的态势。阵容更整齐,而且很成规模。我没看到的一定还更多得多,这都是难免挂一漏万的,因为你视线所及一定都只是一小部分,很小的一个部分。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有实力的“80后”作者。他们五个当然不是惟一的五个,也许还有五十个、五百个,中国这么大。我只能收集我所看到的,这五个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我感到了兴奋,所以愿意为他们的写作说几句话,如此而已。千万别把这本书看成是对整个中国“80后”创作的归纳和总结,不是的,一本书而已。
      记者:你觉得这批“80后”作者的写作与其他作者,比如70年代出生的作者有什么区别?
      马原:70年代出生的作家写作,里面有太多消费时代的痕迹。尽管80年代出生的作家也是在消费时代里出生成长起来的,但他们的写作不是带有特别多的消费时代的痕迹,至少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那种所谓垮掉的一代呀、消费的一代呀或者无聊的一代呀的色彩。他们的作品中有那种令人欣喜的生机,还有很强的责任感,甚至有相当的新的道德意识的建立。所以我觉得他们不是因为绝望、不是因为迷茫、不是因为无聊而写作,我在他们的写作里看到了那种热爱、那种执着,那种健康的生机。

特约记者林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