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To philomathes的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newdu 参加讨论

    
    
    《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是武汉大学杨逢彬的著作。
    甲骨文我认识得少,限于三千多年来字形变化比较小的那些。杨逢彬我却是认识的,当花城出版社印行的这部精装大书摆在面前时,便想来谈一谈我对他的一点印象。这一点印象就是:他是一个有理想家气质的做学问(To philomathes)的人。
    根据古希腊人的解释,To philomathes的根本要求是要超越利害,纯粹求知而不只为了实用。像甲骨文这种东西,除了专门的研究者(全国和全世界总共也只百十个吧),恐怕没有多少人要看,肯定不会“畅销”,用作求名求利求职的敲门砖,即所谓的“实用性”,实在很小。但逢彬偏偏对它有兴趣,决心研究它,而且一钻进去就好多年,这便是To philomathes了。
    初识逢彬时,他刚刚大学毕业。恢复高考后他进的是医学院,可这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的理想是研究古文字,现在有了点选择的自由,于是便在医学院毕业后决定弃医习文,宁愿牺牲这五年学医的时间,作为To philomathes入门的代价。
    这个决定,正可以说明逢彬的理想家的气质。其时正值逢彬祖父杨叔达遇夫先生的友朋书札准备出版,标点和注释工作原由出版社组织人员在做。逢彬发现了点注中的一些问题,曾拿来征询我的看法。于是我知道了,他在学医的同时,便一直在修古汉语,他的理想是有切实的行动支撑着的。
    经过努力,逢彬终于通过严格的考试,成了武汉大学夏渌教授的古文字硕士研究生。此时他年过30,已经结婚生子,负担不轻。我了解他的古文字水平已经超过学中文的研究生,便请他标点、今译过几种古籍,使他有一点收入,他都胜任愉快。
    修完硕士之后,逢彬可以来出版社工作。这样收入比留校高,职称晋升也容易些,又能够照顾在长沙上班的妻子和幼儿。和他谈到此事时,他诚恳地对我说:“出版社的工作,对我是有吸引力的。我的家也在长沙,去武汉并不容易。但我还是想到大学里去,那才有可能继续深造,争取专门研究甲骨文。”
    于是,他留在了武大,开始教书。一个新教师的任务是繁重的,后来“开门办学”,还得提着书囊行李到处跑。他的妻子在长沙邮电部门工作,忙得很难兼顾孩子。他甚至不得不将小孩带到武大去,照料其生活,辅导其学习。为了搞好教学同时坚持研究,逢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终于得到了在职攻读北京大学郭锡良教授汉语史博士学位的机会。
    在攻读博士学位以前,逢彬到北大进修了一年,系统补习了汉语史、语言理论和现代汉语。攻读学位期间,又到北大一年,完成了学位课程的学习。1998年,他以三年之力写成的《殷墟甲骨刻辞动词研究》的论文,取得了博士学位。全体答辩委员给这篇论文以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其研究方法得当,占有材料丰富,尤其在克服用后代语法体系去上探甲骨语法的模式这一点上,具有独到的创获和颇高的学术价值。有关方面认为,这篇论文已经达到了正式出版的水平。
    此时逢彬已执教好几年,职称还没上去,等着要看他的“专著”。逢彬并不急于出版自己的论文。他听取了郭锡良教授的意见,决心在动词研究之后,继续研究甲骨刻辞的形容词、名词、代词、副词和介词。又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才正式完成这一部专著,交付出版。
    花城出版社副社长秦颖告诉我,逢彬交稿以后,多次检阅校样,反复推敲,尤其是对于“绪论”,终校至再至三。“讲老实话,我们社出版学术著作,绝大部分作者最关心的都是出书的日期,也有的是稿酬的标准。只有杨逢彬,才自始至终一直将学术质量放在第一位。就凭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向别的出版社争来这部书稿,就是完全值得的。”秦颖说:“还有一件事也使我感动,我到武大去拿书稿,见到逢彬生活清贫。他告诉我,他妻子放弃长沙的工作去武汉,家庭收入大大减少。我问他何不多讲点课创点收。他说,想做学问就赚不了钱,这点我早就有思想准备。”秦颖说的,不也是逢彬To philomathes的精神吗?
    逢彬的书,属于专门,印数很少。秦颖不怕赔钱,争着来出版,也颇有一些理想家的气质。对于他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我也是十分欣赏的。
    如今“做学问的人”中,出书的人中,理想主义者是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变得越来越“现实”,一切只从实际利益考虑。70多年前有人礼赞古希腊人To philomathes的精神,举欧几里得教几何的事为例。有个弟子做习题时问道:“我学了这些能得到什么好处?”欧氏便叫奴隶:“去拿两角钱来给这个家伙,因为他来求学是为了要得到好处的。”礼赞者然后申论道:“我喜欢礼赞希腊人的好学。好学亦不甚难,难在那样的超越利害,纯粹求知而非为实用。其实,实用也何尝不是即在其中。中国人专讲实用,结果却是无知亦无得,不能如欧几里得的弟子赚得两角钱而又学了几何。”最后这一句听起来似乎是轻松的调侃,其实是相当沉重的。
    我在这里介绍逢彬和他的书,心情当然很高兴;但想到真正To philomathes精神的式微,亦不禁沉重之感。为了不破坏读者的情绪,也学着来轻松一下吧:写杨逢彬不是为了提倡大家都做书呆子,谁有欧几里得弟子的本事,学了几何又赚得到钱,我也是乐观其成的。遇夫先生与先父1898年在时务学堂同学,1953年起又同挂名湖南文史研究馆直至逝世。先父一生傺亻宅,曾教我曰:“人不可不立志。我碌碌无为,比同学少年,武如蔡艮寅(锷)文如范源濂,做学问如杨树达,都不啻云泥。此固由于资质有差别,境遇有不同,最重要还是自己不发愤。汝当以我为戒,立志做一门学问。即使只做出点点成绩,也比耍嘴皮子扎花架子有意义,庶不致庸庸碌碌虚度一生。”
    当时我正狂热地参加学生运动反对国民党,将70岁老父的话当成耳边风。逢彬的父亲德嘉同志比我小一岁,当时的情况恐怕也差不多。1949年8月长沙一解放,德嘉和我不约而同成了革命干部。虽然因此50年后得以光荣离休,不必进文史馆,工资也照加;但父亲的期望“做一门学问”却泥牛入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在读书人家出生的人如德嘉和我者,狂热过后清醒过来时,自然不能不感到一种愧疚,一种遗憾。
    现在逢彬学问有成,德嘉同志可以无憾了。回想起自己50年未能用心于学,辜负了先父的教导,不胜唏嘘。
    (《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精装)杨逢彬著花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48.00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