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署》图 天安门广场紧邻国家博物馆东长安街路南原有翰林院,是明、清以来朝廷重要的官署。明代 朱元璋不设宰相,庶政自己裁决,却让翰林作智囊。成祖朱棣以官阶较低的翰林入皇宫午门内值班为内阁。明代高拱说:“虽无宰相之名,有其实矣,然皆出自翰林。”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建翰林院于长安左门外玉河西岸,清代沿用。 从唐玄宗开始设翰林为皇帝近侍,入值内廷,随时宣召,为文学侍臣,草拟诏书。明代翰林经过升迁成为内阁首辅———实际的宰相。清代入阁拜大学士大多数是翰林出身。翰林还充经筵官,给皇帝讲经史,成为名誉上的皇帝老师。清代翰林才六七品官,也挂朝珠,穿貂褂,是很特殊的。科考一举成名的状元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从六品),一甲二、三名的榜眼、探花也授编修(七品)。平常翰林院除修史编书外,事情不多为闲官,但京察后能从六七品外放道府官为四品官,或充乡、会试考官,充各省学政,由外入迁则开坊后可到侍郎、尚书。所以翰林礼遇极隆,升迁很快。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道、咸间,士人多以点翰林为仕官捷径,由编修、检讨十年可至侍郎,虽未必尽然,亦差不多。”这样翰林院自然成为读书人理想幻梦的地方。 而翰林院引起我们兴趣的,还在于明代的永乐大典一直藏贮在这里,直到八国联军烧掠,方才焚毁、散失。而清乾隆时钦定四库全书馆也设在这里,原心亭、宝善亭和西斋房都是编样校对地方。说到此,想起一有趣故事。即赵、戴《水经注》案。赵一清、戴震两人都校订郦道元著的《水经注》,相同处极多,大多数学者如魏源、王国维都认为戴震的书剽窃了赵一清的书。此案争执了一百多年。胡适却以为赵一清抄袭了戴的书。胡适说他花了五年工夫,找出许多新材料,所以把这案子审清楚了。但很多学者不同意胡适说的。胡适的主要证据之一便是关于翰林院的。他在《清高宗御制诗四集》的《汇刻四库全书联句》中找到正总裁王际华的联句:“局咨长贰纲都领,厅判东西力众擎。”王自注云:“校勘永乐大典者,于原心亭列席,校勘遗书者,于宝善亭列席。”从而考证说:“四库全书馆分东西两院,东院三十个翰林,西院也是三十个翰林,两院整理各自进来的遗书。永乐大典是东院整理的。东西两院互相妒忌……赵一清以《水经注》由西院翰林整理,戴震原在东院,当然没有看到。”地理学家陈桥驿认为胡适这番考证“是从王际华的联句和自注中套出来的,再由他想当然地加上‘东西两院互相妒忌的话’,让人们加强两院不通声气,戴震无法看到赵书的印象……实在是经不起一驳的。”还可以看到胡适对翰林院建筑的样子是不了解的。 日本于文化二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出版《唐土名胜图绘》(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过)有翰林院一图,大体是不错的。再看“乾隆五十年出书的《日下旧闻考》记述,可见: 大门是向北开的,大门有三重门,第三重叫登瀛门,进入头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分座。东边五间厅堂叫编检厅,西边五间厅堂叫读讲厅。再进去,是七开间的穿堂,东边是五开间的典簿厅,西边是五开间的待诏厅。再进去,是五开间的后堂,南向,中设宝座专为皇帝来坐的。后堂两边是书库,藏书用的。后堂南有敬一亭,过亭南为后门,院东临玉河,明代学士刘定之挖了一口井叫刘井。有学士柯潜盖了一个亭子叫柯亭。刘井东还有一排房叫清秘堂,原为东斋堂,因乾隆题写一“集贤清秘”的匾,称清秘堂。宝善亭在东院。 院西有先师祠,即《图绘》上画的孔子庙。祠南为西斋房、原心亭,《图绘》上没有标出,但从孔子庙可知其方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