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豫灾报道与《大公报》停刊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newdu 参加讨论

    
    大公报创刊号
    1942年冬,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大公报 》派遣年仅25岁的记者张高峰到中原地区采访。他从重庆经西安到达洛阳,看到处处流浪的灾民,鸠形鹄面,沿街乞讨,悲惨的号救之声,随处可以听到。随即他又到豫西、豫东、淮阳等地采访,目睹灾民流离失所、遍地饿殍的惨景,而国民党当局有意掩盖灾情,不使外泄。
    1943年1月17日,张高峰从河南省叶县向《大公报》重庆馆寄出一篇题为《饥饿的河南》的长篇通讯(6000字)。《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看到这篇通讯后深感事关重大,改题为《豫灾实录》发表于2月1日的《大公报》重庆版上,通讯的内容只字未动。
    通讯中写道:“记者首先告诉读者,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上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报道详尽记述了河南水、旱、蝗、风、雹等天灾,也揭露了当局向灾民征兵、征粮等人祸,惊叹灾民的悲惨生活,质问当局为何不救灾!
    王芸生读后气愤异常,他对比重庆的现状,提笔写了一篇《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评,发表在2月2日《大公报》重庆版上。社评写道:“读了这篇通讯,任何硬汉都得下泪。河南灾情之重,人民遭遇之惨,大家差不多都已知道;但毕竟重到什么程度,惨到什么情况,大家就很模糊了。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妻离子散,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赈济委员会的登记证。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把妻女驮运到遥远的人肉市场,未必能够换到几斗粮食。这惨绝人寰的描写,实在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壕吏》辄为之掩卷太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于今日的事实。”
    文章接下去描写重庆物价跳涨、市场抢购、限价无效、阔人豪奢的情况,然后说:“河南的灾民卖地卖人甚至饿死,还照纳国课,为什么政府就不可以征发豪商巨富的资产并限制一般富有者‘满不在乎’的购买力?看重庆,念中原,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这篇社评发表的当天晚上,新闻检查所派员送来了国民党当局限令《大公报》停刊三天的决定,以示“惩戒”。《大公报》遵令于2月3、4、5日停刊了三天,造成了西南大后方轰动一时的“《大公报》停刊事件”。
    王芸生不服,找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询问,陈说:“委员长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说省政府虚报灾情。说什么‘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嗷嗷待哺’等等,委员长就骂是谎报滥调,并且严令河南的征实不得缓免。”王芸生后来回忆这一事件时说:“这篇文章,不足尽写实任务之万一,竟如此触怒蒋介石摘去所谓‘民主’‘自由’等假招牌,公然压迫舆论。”
    《大公报》停刊三天后,记者张高峰很快在叶县被豫西警备司令部以“共党嫌疑”逮捕。刑讯之后,又被当时并称河南四害(水、旱、蝗、汤)之一的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亲自夜审。因查无实据,又改为“软禁”,直到1943年夏。在重庆的王芸生一直惦念着属下张高峰的安危,他不断催问国民党政府,甚至还给蒋介石写信,要求恢复张高峰的人身自由。蒋介石的侍从室电令河南查询,国民党第七十八军军长赖汝雄向汤恩伯汇报说,经多次审讯和调查,没有发现张高峰有任何政治背景;赖汝雄在电话中听汤恩伯的口吻怒气全消,便婉转地说:“张高峰的文章,虽有措辞不当之处,但基本还是有事实的,老总看,这事怎么办?”汤恩伯迫于《大公报》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最后同意释放了张高峰。
    值得补记的是,《大公报》资深记者曹世瑛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当时,《大公报》的发行数是每天6万份,战时后方只有手工制造、供应紧张的土报纸。停刊三天,节省18万张纸,全体职工还捞到三天休息。平日难得进城,这时正可去买点年货(2月3、4、5日停刊,正是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正月初一)。重庆市民听说《大公报》因发表社评被罚,都想看看这篇文章,到处去买报纸。恐怕下次买不到,赶快到营业部去订阅,结果销路大涨。重庆的同业见到《大公报》的人都说‘恭喜发财’。”
    《大公报》停刊三天后,发行数由6万份增至10万份。发行数的增长,无疑是读者对停刊处罚的回击,是读者对《大公报》的肯定。
    (摘自《纵横》2004年第2期,王鹏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