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游戏人间》:继承现代散文私语传统(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 首作帝 参加讨论

    《游戏人间》总计收录60篇散文,它们均是贾平凹践行现代散文私语传统的典范。例如《写给母亲——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谈亲情、《自传——在乡间的十九年》谈家庭、《记五块藏石——生命是时间的收藏品》和《藏者——生活需要钱却不为钱所累》谈收藏、《我的诗书画——书生是劳作的苦人》谈书画、《茶事——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和《茶话——雪澡精神茶涤灵魂》谈喝茶、《酒——人生是三劫四劫过的》谈饮酒、《美食家——味口是上帝的诱骗》和《吃面——吃饭头上没出汗,那就是没吃好》谈吃食,不一而足。这种题材与写法,在鲁迅《朝花夕拾》、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周作人《北京的茶食》、梁实秋《雅舍》、张爱玲《流言》等集子或作品中并不新鲜。“我常常到村口的荷花塘去,看那蓝莹莹的长有艳红尾巴的蜻蜒无声地站在荷叶上。我对这美丽的生灵充满了爱欲,喜欢它那种可人的又悄没声息的样子,用手把它捏住了,那蓝翅就一阵打闪,可怜地挣扎。”读到这里,我们很自然想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环境、场景、动物以及人与动物的动作均逼真到雷同,而“百草园”恰是鲁迅构建私语传统的最后一块圣地,作为对比的“三味书屋”则宣告了这个传统的消失;贾平凹笔下的荷花塘又何尝不是当代的“百草园”?《游戏人间》反复提及“贫穷”和“饥饿”,并造就“我不喜欢人多,老是感到孤独”的形象,而在郁达夫的散文《自传》中,“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饥饿的恐怖”,以及“一个孤独的孩子”“孤独者”亦为同样频率的关键词。甚至,贾平凹直接写到,阴雨的秋天,天看不透,墙头,院庭,瓦槽,鸡棚的木梁上,金铜一样生绿,我趴在窗台上,读鲁迅的书:“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学术界对于鲁迅的“枣树”形象有一种解读,认为“两株树”是集体,“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则是“孤独者”形象的塑造,那么贾平凹读到泪流满面,理应是同悲身世之感的共鸣与泄露。以上诸种论述,皆为现代散文私语传统的经典文据,贾平凹的《游戏人间》与之形成对接。
    在思想上,《游戏人间》并不追求宏大的理想和精神寄托,相反是在尊重生命的乐趣、孤独和烦恼,这与现代散文追求闲适与自由之风同宗同源。贾平凹这样写道:“不要论他人短长是非,也不必计较自己短长是非让人去论;不热羡,不怨恨,以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走。这就是性格和命运。”“为什么活着,怎样去活,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去理会,但日子就是这样有秩或无秩地过着,如草一样,逢春生绿,冬来变黄。”我们难以界定这是“命运说”或“自然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是高尔基笔下的“(在)人间”,还是李煜笔下的“(天上)人间”,“人间”都是失乐园的象征,人在这个悲惨世界面前根本无能为力,只能遵循“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法则。故而,贾平凹的“游戏”寓意并非消极颓废或玩世不恭,而是一种顺势“人间”的姿态,本质上还是符合现代散文的闲适自由之风。
    最后提及,《游戏人间》正文中插入了20余幅贾平凹的画作,它们活泼恣意,天马行空,坦率顽皮,契合了“游戏人间”的闲适自由思想,可谓图文互现,交相辉映。但是,这仍旧是现代作家玩剩的戏法,鲁迅、丰子恺和张爱玲经营的文图譬喻所达到的顶真境界再难有后来者。这恰恰又是贾平凹《游戏人间》继承现代散文私语传统的血滴明证,想销案都已经不可能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