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全媒体时代文学的精神突围(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文学自信的重建
    李如冰:当前,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数码阅读、电子阅读从总体上说已获得普及,成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新的增长点。互联网、电视、电台对纸质媒体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阅读、购买纸质图书的人数大幅度减少,阅读习惯也越来越碎片化、浅层化。面对阅读方式的转变,当代文学应如何对接?
    郝 雨:网络文学成为市场化文学的助推手和主力军,其基本的职能和风格就是娱乐至上。因为如果没有娱乐也就没有人肯付费阅读,所以对网络文学来说大家阅读一部作品,就是为了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填补空虚无聊,而不是花钱买说教。有一种很专业的说法,叫做“无聊经济”。也正因如此,文学的思想性及它所承担的社会意义就大大降低了。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找到了文学精神衰落的根源,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的症结。而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开展文学复兴,进行文学精神的重建和文学使命意识的回归,主要是靠文学自身的力量。要遏制文学精神的衰退和文学使命感的弱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树文学的精神自信、艺术自信以及文学使命感的自信。这样的自信,并非凭空想象或杜撰出来,而是文学自古以来就具备的一种精神气度,是其内在的一种力量。
    文学要想实现突围,要走出当下的这种困境,首先就需要树立一种文学自信。当然,我们强调的文学精神的自信并非仅凭精神思想来发挥作用。归根结底,文学还是文学。要想让文学真正地走进广大受众,还是应该强调它的艺术价值,让文学充满艺术的自信。
    当下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加之越来越视觉化的信息传递,如果文学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力,是很难冲出低俗化、碎片化的信息包围圈的。所以面对这样一种严酷的现实,我们的艺术,我们的文学必须从古今中外那些经典作品当中吸收营养,增强作品的文学性与艺术性,以艺术震撼之力来争取当下被新媒体淹没的受众。此外,还要进一步提升文学的艺术境界,弘扬人文精神,用饱满的艺术自信来战胜当前的文学困境。开放的时代、多元的时代,艺术的表现也必将丰富多彩,这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重新开启文学的启蒙精神
    李如冰:当下除了重建文学的艺术自信,文学的使命在哪里,我们又怎样才能肩负起文学的使命呢?
    郝 雨:除了艺术自信,文学的使命自信究竟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题目里谈到的启蒙主义。我们提出来的文学突围,对艺术精神的坚守,归根结底就是要以人为本,要重建人文精神,所以说文学要以启蒙为最根本的使命。当下高科技新媒体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让人丧失了自然属性。机器和技术无处不在,使人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游离,人的情感也被无情撕裂。
    我在从河北回上海的高铁上,看到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女孩。妈妈一路在刷屏玩手机,小孩靠在她身上无所事事,几个小时的车程中,妈妈和孩子没有任何语言的交流。这个母亲通过手机在虚拟的空间里自得其乐,然而亲情——这种实实在在的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关系,却在逐渐割裂,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困境。技术剥夺了亲情,泡沫的信息淹没了常态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文学启蒙就是要强化“人”的意识,人是自然之物,也是社会之物,要和自然进行深入的沟通,要和人保持亲密的接触。
    启蒙主义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提倡人文精神,要以人为本。在当下大环境下,文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抵抗商业主义、技术主义、物质主义。所谓抵抗商业主义,就是不要让人心被金钱污染;抵抗技术主义,就是不要让人被泛滥的信息淹没;抵抗物质主义,就是不要让公众只顾埋头于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要有精神上的高层次高境界的追求。在这样的目标之下,文学的任务其实是极为艰巨的,文学的道路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在一个人们普遍漠视文学的时代,要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情是极其不易的。虽然我们这样的倡导不可能很快实现或完成,但也应逐步强化这样一种意识。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够任由文学远离社会责任、远离历史使命,树立文学使命自信,开启文学的启蒙思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