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1990年至1996年间有关藏传佛教文献资源进行了调查,从藏传佛教教派、藏书级别、出版年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并对藏传佛教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藏传佛教是西藏人民信奉的宗教,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并在藏区根深蒂固,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我国藏传佛教研究真正的开展是在80年代以后,并且在学术水平上也逐步深入。随着研究的不断展开,对于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笔者在搜集整理藏传佛教文献资源过程中,深感资料的缺乏和零散。为了引起藏学力量对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的重视和研究,本人对藏传佛教文献资源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主要依据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馆藏的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由于藏文古籍、国内的非公开出版发行文献、港台的藏传佛教文献出版情况以及英文、日文、俄文版的藏传佛教文献资源等书目信息极不完全,我们对这一部分从略。这次调查搜集了1900年至1996年间有关藏传佛教的文献目录,共计2933条,其中书籍60种,论文2792篇,译文81篇。我们将这些文献资源按《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从藏传佛教教派、藏书级别、出版年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并将这些数据作对比、分析和研究。 一 藏传佛教作为藏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其研究的结果直接反映着藏学的研究水平。现将所搜集的2933个条目,按《中图法》分类,并根据论文的水平质量分为研究级、普及级,如表一(见下页)。研究级即为有较高学术水平、有独立研究价值的如研究报告、原始资料、工具书、重要参考书等等;普及级为介绍性、知识性的书刊资料,等等。 表一 从表一显现出藏传佛教文献中属研究级的文献占总数的80%,而普及级的文献只占20%。可见,在藏传佛教研究中,研究级类书籍、论文很多,而普及级类较少。 在总数为2366种研究级的论著中,藏传佛教的研究占18.6%,宗教文化艺术占17%,宗教与文学占13.2%,远远领先于其它类别。可见对藏传佛教、宗教文化艺术以及宗教与文学的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力量雄厚。其次,关于藏传佛教的各教派,如萨加派、宁玛派等教派的研究著作、论文较少,基础薄弱,这可以指导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到这一现象。同时,也暗示我们今后应加强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理论的深入研究。 在占总数20%的普及级著作中,宗教文化艺术类比例较大,占该级著作中的18%,反映了宗教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力量较强。其次是民间信仰数量较多,占14%。通过对具体书目、论文的研究,笔者发现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和民间信仰研究范围较宽广,但深度不够,这是今后待解决的问题。 二 其次,将不同时期出版的藏传佛教的书籍和论文进行统计,以分析各个主要时期的研究情况,见表二。 表二 从1900年至1996年96年间,我国藏传佛教的研究工作从小到大,逐步深入。当然,“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研究工作受到影响,这属于一个特例。 1900-1949年,49年间统计的论文为260篇,书籍9种,译文12篇。从反映的内容看以实地调查为主,介绍藏传佛教的文章居多,其中有些文章是记载外国传教士进入藏区的情况。1950年-1966年16年间,党和政府对藏区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这期间派出各种科学考查团对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大量的调查报告和有独立见解的专著涌现,从统计的结果也反映出来,研究级文章较多。这一时期,藏传佛教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1967年-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期间,很多学术机构基本停止了研究工作,成果较少,从搜集的条目上可以反映出来。1977年-1982年,这5年间,我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中央拨乱反正,学术界面貌一新,藏学研究进入正常化。这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增大,质量提高,特别是翻译文章的增多和书籍出版量的增大。1983年开始,藏传佛教著作、论文不断问世,尤以1986年以后,变化更为显著,呈直线上升趋势。如1991年至1996年5年间的时间,发表论文1624篇,出版发行书籍13种,翻译藏传佛教的文章达33篇。5年间发表文章的总数占96年间所搜集文章总数的57%。分析原因,首先是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其次是大量藏文版的藏传佛教著作翻译成汉文,在此基础上研究文章增多;再有,“宗教热”的回升,更多的人迫切希望能对藏密有一个基本了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传佛教的研究工作和藏传佛教经、律、论著作的出版。 三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首先是翻译出版的藏传佛教经典增多。这使我国的藏传佛教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藏传佛教的研究发展不平衡。藏传佛教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学科较多,如本人在统计过程中选择了与藏传佛教相关的16类学科进行分析。这16大类作为研究藏传佛教的相关学科,对藏传佛教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统计结果分析,这些学科发展不平衡,如研究各教派的较少,研究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较多;研究宗教历史的较多,研究现代的较少。 3.大力培养藏学研究的接班人。目前,我国研究藏学,主要是在北京、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区设立了中央及地方各级的藏学研究机构。但由于藏学研究工作正常开展的时间不长,虽然国内有一批长期研究藏学的专家、学者,但人数偏少,年龄偏大,研究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从统计的结果看,达到研究级水平的论著的作者,就是固定的那么一批人,显然太少了,因此,要大力培养藏学研究的接班人,全方位地研究藏学。 4.重视国外的藏学研究成果。据报道,在国外,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三千多人在研究藏学,藏学研究机构纷纷建立。所统计仅美国就有十多个藏学研究机构,藏学刊物分布世界各地,大批研究成果呈现于世,其中不乏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在统计中发现,真正把国外的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的翻译文章并不多。要沟通国内外的研究信息,才能使国内学者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扩大研究视野,开辟更广更深的研究领域,才能使国内学者通过我们高水平的藏学研究成果认识藏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参考文献】 1慈仁杰博:《浅析西藏藏传佛教长期存在的根源》,《西藏研究》1995年1期。 2尕藏加:《浅谈藏族宗教文化的历史进程》,《西藏研究》1995年2期。 3邓玲:《从文献统计分析看藏学研究现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2期。 【作者简介】袁琳蓉,1961年9月生,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馆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