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性空"至"妙有"》:不畏问题遮望眼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高永旺 参加讨论

    不畏“问题”遮望眼
    ——评府建明著《“性空”至“妙有”》
    高永旺
    作为中国佛教早期重要义学思潮,魏晋南北朝般若学具有基础性、思辨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对中国佛教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大凡治佛学者无不关涉,是名符其实的古今佛教“显学”。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学界一直缺乏专治魏晋般若学的学术性著作。府建明博士所撰的《“性空”至“妙有”:魏晋般若学的流变与转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审思与探索魏晋般若学的流变与转向,推演与分析这种流变与转向的理论动因与历史成因,全景式展现了中国般若学初传、勃发、衰微和转向的历史进程,极大推动与深化了中国佛教的理论研究与史学研究,展示出作者高水平的学术素养与不懈的求真精神。
    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第一,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深入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该书紧密围绕“魏晋般若学的流变与转向”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对相关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事件、代表性思潮的具体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呈现魏晋般若学的历史真实与发展轨迹。此种问题意识与怀疑精神,体现了作者于无疑处有疑、于难行处而行的学术品格。
    例如,学术界一般认为,罗什是来自域外的佛教大师,在其倡导下,魏晋般若学由玄学化逐渐向正统佛学复归。而作者通过详细考察罗什译典后认为,罗什译典之所以优美,是他与其汉籍弟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不可避免地掺入弟子们的理解,因此,罗什译典本身就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而罗什本人对其在汉地的译经与弘法并不感到理想(该书第88页)。再如,作者认为,中观学派的“实相”概念不能给出明确的信仰目标,不能给信众提供任何有益的心理依持,从而使其无法承担起宗教哲学的历史重任;中观学理论与实践双重矛盾是般若学向涅槃佛性论的内在原因。考诸梵汉译本,实际情况确是如此,梵文佛经中并没有与“实相”绝对对应的梵文词汇,“实相”概念实是罗什及其弟子的创造。
    据此,在论及姚兴佛学思想时,作者认为,“三世”问题与“神不灭”问题既是关系到佛教教义与信仰的矛盾性,也关系到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冲突与融会(第79页)。而从心理学上看,作为信众,僧肇“在醉心般若中观学之精妙思辨外,对佛教终极信仰的追寻应尤为重视”(第156页),从《涅槃无名论》可以看出其由“般若性空”向“涅槃佛性”转变的隐形轨迹(第160页)。对于学术界长期对《肇论》进行“体系化”建构,作者进行了大胆质疑,认为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与僧肇思想的发展历程,僧肇虽然是弘传中观学的代表人物,但其思想并不仅仅是纯粹的中观学,其中也包含了小乘有部的思想,甚至指出思想者思想的矛盾性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作者通过对道生一生心路历程的考察,指出道生适应、化解与超越了有部学、中观学、涅槃佛性论之间的内在逻辑矛盾,最终使涅槃佛性论成为一时显学,从而促使中国佛学由般若中观学向涅槃佛性论的转变。
    第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一种思潮的流行总是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般若学的流传与转向体现了域外佛教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种社会因素交互影响、作用的结果。府建明博士在方法运用上相当成功,可以说是将方法论的综合运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该书综合运用历史学、哲学、文献学、宗教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各种研究方法,坚持“用历史说明宗教,以宗教反映历史”的原则,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客观文献为基础,言之有据,论之合理,详细剖析了般若学的两重特质与三种质态,克服了传统学术研究侧重义理的单一性倾向,充分反映了般若学流变与转向的真实状况,同时也呈现了般若学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特征。
    第三,富有创新性和系统性。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该书体现了多方面的创新成果,令相关研究者深受启发。如作者在剖析僧肇、僧叡、道生等般若学代表人物的思想矛盾时,着重指出这种思想矛盾体现了中国早期佛学传译与发展的多途性与复杂性,又是般若学转向的内在动因。另外,该书首次提出般若学的宗教性与义学性两种倾向,并详细分析两种倾向的矛盾与消长,阐释了般若学转向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必然,不仅厘清了般若学在中国的流变与转向,还探索了般若学与教内其他思潮及中国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的关系。所有这些,对于正确理解中国佛教之特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系统性是一部成功的学术专著的基本条件,但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结构呈现是否具有逻辑性,逻辑展示是否合乎史与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著作自称有系统,细细看后散乱无章。府著则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论述了六个问题:(一)域外般若学的原生形态、历史发展与思想特质;(二)早期般若学的时代背景、译传情况、发展形态及其与中国本土思想的关系;(三)中观学盛行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动因以及中观学理论的一致性与矛盾性,特别是信仰与义学的矛盾冲突;(四)中观学“正传”与“融会”两种主要质态的矛盾与演进;(五)中观学与小乘有部、中土神不灭思想的理论差异与历史较量;(六)“佛性”说代“性空”与“实相”说而起的经典依据与信仰动因。六个部分,均紧紧围绕般若学的流变及向佛性论的转变这一主线,层层推动,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逻辑分析、合理的学理解释,该书揭示了中国般若学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及佛教内部种种思潮、佛教与中土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将魏晋般若学研究推到了一个新水平,是一部研究中国般若学的优秀之作,为佛教理论的中国化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府建明博士长期从事佛教研究与编辑工作,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宽广的学术视野,其为学博而反约,其文风辞微旨远,对其已取得的成就我深表敬佩。在该书自序中,府建明博士表达了准备撰写一部《中国般若学史》的愿望,对此我满怀期待。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