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75.00元 甲午战争过去已经整整120年,中国与日本至今龃龉难平。这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这场战争的历史深刻性在于:即使是在战争结束的120年后,我们仍在追问自己之所以失败的原因,而战争的伤口也从未愈合,一直横亘在中日两国的历史与现实之间。时逢甲午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增订出版了戚其章先生的《甲午战争史》,为我们准确、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上佳的选择。 戚其章的名字,是同甲午战争史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戚先生生前供职于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毕生致力于甲午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成就斐然,在国内外史学界享有“甲午战争研究第一人”的美誉。他的《甲午战争史》于1990年出版后,以其史料渊富、考订精严、内容全面、持论公允等特点,广受学界好评。此后,该书经他本人多次修改、重版。此次增订再版,又增补了大量历史图片,大大提升了可读性。 《甲午战争史》以七章的篇幅,对整个战争始末作了详实铺述和论证。从日本蓄谋发动侵略战争,到甲午战争的爆发、中日陆海决战、日本扩大侵略战争和辽东战役,一直到日本侵犯山东半岛与北洋舰队覆灭、马关议和与三国干涉下中国收回辽南、日本割占台湾与台湾军民的反日武装斗争,全书对甲午战争的起因、过程、后果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述。结束语则是对这次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的概括与综论,是全书提纲挈领之笔。 戚先生的研究,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辩证治史的原则。作为一次战争,甲午之战中国是以惨败告终的。但是,在这次战争中,中国方面也并非乏善可陈。通过将平壤之战、黄海海战、鸭绿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阳东路争夺战、辽河下游之战、威海卫之战、新竹争夺战等战例进行客观呈现,不仅对清政府的犹疑不定和用人不当作了彻底的批判和揭露,对叶志超、方伯谦等将领的不思进取和贪生怕死作了无情的指责和鞭挞,同时,更对左宝贵、邓世昌、张奉先、丘逢甲、刘永福等一大批爱国将领率军骁勇御敌、保卫疆土的可歌可泣事迹与视死如归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和深切同情。而当我们读到民族英雄们终于身不由己走向末路穷途之时,就仿佛自己身临其境,在悲壮与沉痛中禁不住要为他们扼腕叹息、捶胸顿足。 通过详实的考证,戚先生对甲午战争中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复原,提出了新的论断。如刘步蟾,在史书中向被塑造成一个“贪生怕死”的反面形象,戚先生则以新发现的史料为基础,还原了战争现场,指出刘步蟾是在极度悲愤中自杀,践行了“舰亡人亡”之诺。又如丁汝昌,戚先生用大量事实及当事人的记述证明,丁汝昌并不是既降而后死的,是牛昶炳等人与日本签订了《威海降约》后,为推卸罪过,才将主降之责强加在丁的身上,使其死后蒙羞。再如,对丰岛海战,日本方面一直都强调是中国方面先开的炮,而戚先生在对日本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海军大佐的日记作了分析后指出,日本第一游击队在袭击前25分钟,即在发现中国军舰之时,便下达了战斗命令,丰岛海战实是日本对中国的不宣而战…… 在回顾整个中国近代史时,戚先生指出,在前80年中,清政府先后领导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抗击八国联军战争等五次大规模的反对列强侵略的战争。虽然这五次战争的结局是相同的,都是以中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终,但以甲午战争失败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深远。戚先生认为,甲午战争是洋务运动的一次重要实践和严格检验,它一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一方面又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对甲午战后的瓜分危机,维新志士们高举救亡图存的爱国旗帜,掀起了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把资产阶级革命派引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使中国近代化运动的主题更趋深化。戚先生的这些分析与论述,不仅概括地阐明了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关系,而且为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大思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