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访谈马颖教授:谈《经济思想简史》背后的故事及为什么要学经济思想史(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程春雨 郭晓娟 参加讨论

        
    
    库尔茨教授著作《经济思想简史》的译者李酣博士

 
    小编:对于经济学科的学生来说,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思想史有何意义呢?
    马: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被提问者的知识结构。我觉得可以从围绕经济思想史而设计的课程体系来看。在我国不少院校为经济学专业学生设计的教学计划当中,大都包括“西方经济学原理”(也就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和“西方经济学流派”这三门课程。一方面,从这些课程讲授的内容来看,它们各自独立,每门课都自成体系;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关联性角度来看,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而且缺一不可。

 
     
    
    2015年李酣与库尔茨教授
    在各院校开设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即宏微观经济学)中,所讲授的知识基本上是已经被人普遍接受并成为定论的假设、定理、模型和结论。这些假设、定理、模型和结论都经过加工,有的被刨去了展现其理论锋芒的“棱角”,有的则被做了“截头去尾”处理或进一步加工后,使之以完美的数学形式呈现出来。因此,原作者的不少原创性思想在筛选进教材的过程中被删除掉了。一个经济学科专业的学生,即使他系统学过宏、微观经济学,仍然有可能回答不了如下问题:那些支撑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关键概念、定理和假设是由什么人提出来的?又是如何被其他人推进和发展的?这些概念、定理及模型之间的关系如何?对经济理论和政策产生过哪些影响?这些概念、定理、模型和结论对于推进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有何重要意义?等等。要想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国内现行的教学体系之内,只能在“经济思想史”和“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这两门课程中去寻觅。以上描述的“原理”、“思想史”和“流派”这三门课程的关系,可以用一部电影既需要特写镜头,又要有全景镜头来比喻:从特写镜头中得到的是经济学中有关假设、定理、模型和结论的具体知识,给人以“于细微处见匠心”的感觉,而从全景镜头中获得的是一种对经济学全景式的认识,给人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受。一些同学对“思想史”和“流派”颇为不屑一顾,觉得从这两门课程得到的知识不过是一些归纳起来的东西,远不如那些从“原理”中依靠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的知识来得悬乎而高深。殊不知,整个现代经济学已构成为一个各门课程相得益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流派”和“思想史”方面的知识,很难真正理解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其他知识。任何称作“原理”的教科书,无论是初级、中级或高级层次的,都只具有引导的性质。千万不要以为读过几本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之后,就觉得经济学就是那几本教科书中所写的那么回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