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杨小洲、谢其章对谈——永恒的书店风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齐鲁晚报 2013年04月27日 newdu 参加讨论
 每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人们的目光都会特别聚焦于好书与阅读。在这一天,倡导全民阅读,既是对优秀图书作品的关注,也是对阅读习惯、文化生活习惯的影响和改变。书店,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文化符号和沉静之所,随着人们阅读和购买方式的改变,已日渐衰落。世界读书日当天,《逛书店》作者、全天候读书人杨小洲与《搜书记》作者、藏书家谢其章对谈“永恒的书店风景”,与读者分享特色书店的探访经历和淘书猎书的趣闻轶事。
    杨小洲:关于读书,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就是“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但谢老师的说法有点悖论,谢老师的说法是“读书是为了看不起人”。 
    谢其章:读书就是为了看不起人。这本书你没有读过,那我就看不起你。就跟我藏书一样,这个书你有没有?要是我有你没有,我就看不起你,这是人的通性。还有就是看得早和看得晚,比如说像这本书你昨天刚看啊,我早就看完了。再比如你看了几遍啊?你看了两遍,我看了三遍。其实读书说到底不是一个像人们说的多么高尚、多么了不得、多么大的事。读书的乐趣有好几种:买书之乐、读书之乐、插架之美。插架之美就是摆书要连张纸都插不进去,书架要摆得特别齐。贵的书你应该图品相,二十多块钱的书你就应该选便宜的,网上肯定是挺便宜的。就像止庵为什么在网上买不了书,他太挑剔了,所以他只能上刘苏里的实体书店——万圣书园。
    杨小洲:逛书店,就是要找那种见不着的书。我见到有些书是我买过的,那么这次看到它的品相更好,就会忍不住再买,不断地重复地去寻找国内的书的版本。还有一点,逛书店的有很多种人,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有的人喜欢拿到一本书以后告诉你这本书怎么样、是什么形态,也有的不喜形于色,从不表露出来。
    谢其章:像今天你在这儿(时尚廊)买书,你喜形于色没人跟你抢,但是旧书店不一样,你书中第一篇写的隆福寺书店,它是和中国书店、新华书店有区别的。中国书店可以照定价卖也可以不照定价卖,它可以收购你的书,可以改价。新华书店怎么来怎么卖。旧书店的店员,你一进去他先看你是什么社会地位,有没有车,家庭什么背景,一清二楚。因为旧书店是一本暴利的地方,它那儿是三天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利润。布衣书局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他现在想转型卖古籍,弄了大量的库存,但是现在没有人买,越是贱卖的书越没人买。
    杨小洲:为什么旧书店难以为继?就是因为它有很多积压,利润转向了库存。实体书店如何生存,我觉得这不是很大的需要关心的事情,因为总会有一种方法使自己生存,如果生存不下去,说明它有一些不是很适应的方法。有很多书店还是能生存下来的。时尚廊为什么会有一些时尚的东西?其实它跟国外一样,除了卖书之外还提供其他的消费品,国外也是,像卖画什么的都很多,著名的查令十字街84号也是一样。如果书店的租金很贵,其他行业的商店租金也很贵。但是有一个总体的呼吁就是,我们对文化的重视是不够的。如果大家呼吁书店文化设施要政府补贴,那还有一个地方需要补贴,就是出版社,出版社也有很多书籍做了库存。
    谢其章:在小洲这本《逛书店》里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就是三味书屋。这是爱书人应该朝拜一下的。书店里头历史比较长的,第一就是三味书屋,这么多年店员都没有变,就跟你逃难十年回来,你的大宅子那看门的老头还在那儿呢,就这么一种沧桑感,比如隆福寺、鲁迅书屋、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私宅,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老去那儿,现在那个门口是新开的,不是胡同本身的。三味书屋的刘老板是持不同意见的书店老板。书店是他们家的资本,现在还一直在经营,它是真正的独立书店。当时他们经常举办讲座,请的都是腕儿,请的是国际友人,是一个思想交流的地方。三味书屋是很怪异的一个书店,上世纪80年代就在这,到现在还在那儿呢。三味书屋了不得,老板也了不得,可以在这种现代的世界依旧保持那种文人的气节和清高。现在这些新的书店,要是想保持清高,明天房东就来找你了……
    杨小洲:说到书价,我在这里说一下,因为网上很多人对我这本书的书价有意见。其实,我们现在出书的制作成本要超过香港,有很多人拿香港一些出版社的书来做比较,因为香港的印刷厂都搬到了国内,它在国内印刷的时候属于加工,它的纸张等所有的东西是免税的,我们国内就很贵,这个没有办法。有人说过一句话,在中国的现状是“节约成本就是偷工减料的代名词”。读者可以仔细看一下《逛书店》这本书,书名烫金的效果不是很好,但如果用进口金箔就好很多。我们习惯于用低端产品做竞争,所以现在要求它水平高一点的话它做不出来。读者有意见:为什么牛津做得好,我们做得就不好?实际上是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做这些事,出版业有很多尴尬。
    谢其章:现在人抱怨书价不太合理,说实话书价真是不高。书价有一个比较,你的收入和书价,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一个月收入是40块钱,我买一本书五块钱,占八分之一。现在收入的八分之一是多少钱?按说那时候真是买不起。《时尚》杂志1992年刚创刊的时候,北京青年报的大标题“哇!好贵的杂志”。吃不起饭我同情你,买不起书没人同情你。这是你的精神消费,是额外的享受。
    关于书店的那些书…… 
    《逛书店》
    作者自2004年至2012年探访了国内多家特色书店,此为其书话随笔结集。29篇文章分为京城书店、外埠书店及艺术书店三辑。书中所提及的27家书店,多家业已关张,但从作者文字中可感受到那些消逝或尚存书店的独特情致。文中还讲述了作者淘书过程中的闲情趣事,处处流露爱书人访书猎书的兴味与痴迷。
    《搜书记》
    收录了作者自1986年至2004年近二十年间的五百余篇买书日记,条条目目之间,记的都是作者出入于潘家园、中国书店、海王邨书店、出版社门市部寻书,甚至南下上海、济南淘书,托人从香港、台湾买书等经历,用“搜书”这个词,恰如其分。换句话说,《搜书记》就是作者二十年的买书藏书史。
    《莎士比亚书店》
    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自诞生开始,就在机缘巧合下吸引了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纪德、拉尔博、瓦乐希、安太尔等作家与艺术家,不仅成为英语和法语文学交流的重心,也是当时美国“迷惘的一代”流连忘返的精神殿堂。本书是书店创办者毕奇小姐的回忆录。
    《独立书店,你好!》(第三季)
    延续第一季、第二季的风格,除了收录国内优秀的独立书店,从“主题书店”、“书吧”、“艺文空间”、“阅读体验”、“书店联盟”等创新经营的角度深入地探讨独立书店的生存与未来。此次的触角更是延伸至海外,从海外吸取独立书店生存和创新的经验,试图为独立书店的未来和出路给出答案。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
    作者由爱书进而爱上逛书店,走遍中国最有特色的、长久坚持在城市文化阵地上的书店,对中国23个省份的最强大、最有特色的书店进行了基础素描,是一本力求详尽的“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
    《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
    本书分为“书店传”、“偏见书”、“书生活”三辑,记述聚书、散书、出书、偷书的故事,并对盗版书、签名书、漫画书予以观察与思考,勾勒一个人的阅读史。
    (师文静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逛书店》杨小洲著金城出版社
《搜书记》谢其章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莎士比亚书店》 [美]西尔薇娅·毕奇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独立书店,你好!》(第三季) 薛原西海固著金城出版社
《中国独立书店漫游指南》雅倩著金城出版社
《我曾经侍弄过一家书店》马国兴著江西高校出版社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