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现代阅读:《织色入史笺》: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http://www.readit.com.cn/djxx/cbyxx/2014/12/200453.shtml#
    
    中华书局2014年度人文社科类十佳好书。从人文历史的角度阐释色彩,描述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品味旧时风物,讲述历史典故。透过五色光彩,踏上逐色之旅。
    【内容介绍】
    在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颜色只有五种:赤、青、黄、白、黑。五色系统大约形成于春秋时期,与古时盛行的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本书从人文历史的角度阐释色彩,描述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上分五篇,体例上先从色彩的字形切入,追溯本源;再分门别类讲述由此生发出的典故,阐述色彩渗透古代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
    本书不拘泥于传统的考据分析类文章,而是每一篇皆为独立别致的小品文,文字清新隽永,亦古亦今。
    
    【作者介绍】
    陈鲁南,祖籍山东,生于江苏,学于北京。好读书而无所得,好游历而行弗远。慕先祖之风范而不能及,笑时人之浮华而自沾染。百无一用,然积碎纸成册,聊堪作书。曾为中国传统之色象深深吸引,琢磨切磋,寻幽探微,略有所得。虽见笑于大方,亦或可增补毫末颜色于史箴。
    

【原文摘选】
    序言

     
    “色”字,按照明末闵齐伋在《六书通》中的考证,最早的写法,如  ,乃是一个人驮着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
    而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也注解说:“色,颜气也。”
    也就是说,“色”在中文里,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们的脸色。孔夫子讥讽喜欢做秀的人,说:“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太史公描写秦舞阳的外强中干,说他刺嬴政时“色变振恐”;乃至杜工部盛赞公孙大娘剑舞绝技,说围观群众们“观者如山色沮丧”,用的都是“色”字的本义。
    这个本义,显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是人们内在的情绪通过面部肌肉、眉眼口鼻这些物质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结果。现在我们还常说“喜形于色”、“谈癌色变”,仍用的是脸色的意思。
    当然,现在说“色”,多以“色彩”这一含义为主,似乎更强调其客观性。科学家们说,什么是色彩呢,就是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应该有很多人,小时候都曾经拿着三棱镜,去分解阳光的色彩吧。事实上,人类眼睛的特殊构造,可以使我们看到可见光形成的所有色彩。
    我们的视网膜上分布着许多圆锥细胞,对可见光内各种不同波长的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而这些圆锥细胞又含有三种不同的色素,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最敏感,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红绿蓝的分辨度最高,这也是将其称为三原色的原因。
    色彩视觉在灵长类动物对世界的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他的动物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科学家们还说,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牛、羊、马等家畜,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狗也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看一张黑白照片。
    我们的祖先,虽然没有掌握物理学与人体解剖学的先进知识,无法客观地分析色彩的发生机制,但却敏锐把握到了色彩可能对人产生的影响。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就是因为,他发现人类可能因贪婪和孱弱,而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迷失。
    然而世人几乎没有睿智如老子的,所以都听不进老子的话。人说到底是感性的动物,容易依赖感官,也容易沉溺于感官。江淹“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离愁别绪更重,作了黯然销魂的千古一叹;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却衬出了大英雄羁旅思乡的寸寸柔肠。色彩,除了构建了美丽的自然,还帮助我们衍生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而且先人的审美情趣太过丰盛,不仅把山水风光联系到情绪,还又引申到男女。大约是因为面容姣好、身姿窈窕的女子,同五色缤纷的自然一样,可以给人美的感受。“色”,又多了姿色、美色这样的含义。梁惠王召孟子谈心,劈头就是一句“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即把这风流又有些下流的含义,塞进了“色”字里。而英文里,“color”一词无论在含义上还是词源上,都没听说跟“sex”或者“love”有什么关系。这大约也算是中华文化又一体现“天人合一”的独特之处吧。
    也许是过于迷恋来自身体的感官享受,梁惠王、齐宣王以及其他无数王与非王的后人们,又将“色”的性含义作了进一步发挥。比如,与性有关的念头,叫做“色心”;与性有关的要求,叫做“色欲”;至于对性有执着追求的人,就是“色狼”、“色魔”、“色鬼”。其实,狼是对配偶十分忠诚的动物,实行绝对的一夫一妻制;至于魔、鬼,更是虚无缥缈之物,白白因人的龌龊、偏狭、卑劣而担了虚名儿。
    看透一切的,还是佛家。佛家说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组合而成的身心,而“色”就是指一切物质的存在。“色”又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是我们所依靠生活的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是我们所感知的外界。
    
 
    佛家最后凝重地说,色即是空,一切物质的存在都将幻灭,并不值得我们留恋。
    佛家是出世型的宗教,要求人们摆脱一切世俗的羁绊,达至心灵的宁静与平和。其实,红尘有红尘的美好,否则,人干吗要进化出一双可以看到全部色彩的眼睛,倘若如某些生物般只能辨识两色,世界黑白分明,内心岂非更易平静?
    所以,既然有了这样幸运的眼睛,不如一同踏上这条逐色之旅,去寻觅这些浅碧轻红、姹紫苍黄在我们的文明中的负担与承载。
    写“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的诗人,早已不在了。但我们还可以继续享受,这可分解为七色的光明。
    
    第一篇红色
    1.诸红缭乱
    
◇绛

    古人以“绛”指代颜色最深的红色。《说文解字》里说,“绛,大赤也”,就是说它是比“赤”还要重的红色;而“赤”的浓度,已在其他诸多红色之上了。
    “绛”字,小篆里写作  ,是个形声字,以“丝”为偏旁,表示了它作为绸缎衣服等物品之染料的属性。绛是用一种叫做绛草的植物作为原料提炼出的红色。成书于秦汉年间的《尔雅》里说,绛草出产于临贺郡,可以作染料,也可以食用。临贺郡在今日的广西境内,战国时是百越部落聚居的地方。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又攻百越,把这片地方也纳入了中央政权的管辖。此后,中原的汉人不断迁入,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混居、贸易。想来,绛草应是当地的特产,在民族融合的程中被推广到了中原,由于人们对红色的喜爱而广为流行。
    绛这种浓重的红色在汉代用得很广泛。东汉的著名学者马融,在给弟子们授课的时候,以绛纱作帐,学生站在帐前,而帐后站一排女乐手鼓吹敲打,两边还站着美貌的侍女。马融为人风趣开朗,又不拘礼法。他首创了助教制度,让资深的学生去教刚入门的学生;又招收了一批女弟子,颇有些惊世骇俗。他故意在讲课时,以声色诱惑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而后来也成为著名学者的郑玄在跟他学习时,在帐前听讲三年而目不斜视,令马融十分惊叹。
    马融的弟子很多,成就突出的也不少,刘备的老师、政治家卢植就是其中之一;郑玄的影响力更大,刘备兵困徐州、危在旦夕,是靠了郑玄的一封介绍信而得到袁绍的帮助。由于这批著名的师生,造就了大批的典故和成语。比如,后人以“绛帐待坐”喻学生就学,用“绛帐授徒”、“绛纱设帐”喻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用“绛帐”、“绛帷”指代老师教授学生的场所。马融曾任南郡太守,在今荆州一代长期讲学,后人在这里建立了“绛帐台”,以纪念先生之风。绛帐台曾毁于日寇侵华的战火,近年又得重建,再次彰显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
    除了绛帐,两汉魏晋之时还有绛旗。三国时魏国的学者张揖作《广雅》,说“凡九旗之帛皆用绛”。“九旗”是《周礼?司常》规定的一种礼器,是代表不同等级和用途的九种旗帜。张揖说当时的九旗都染成绛色,可见这种色彩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含义。此外,汉时人们还把银河称为绛河。因为当时的天文学理论,是以北极为基准,银河在北极之南,南方属火,以红色为代表,因此借南方之色而称之。后来晋人王嘉在《拾遗记》说,南海确实有一条河叫绛河,河水全是红色,水中有很多红色的龙和鱼,而且肥美可食,说得煞有其事,却也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2.恶紫夺朱
    
◇周人尚赤

    红色与政治的联系,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按照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二十二卷《中国通史》所定,三皇五帝为远古,夏商周三代与春秋战国为上古,自秦至清则为中古。红色与政治的联姻,有文字记载的,至少可以追述到西周。这一记载,首见于《礼记》。
    《礼记·檀弓上》一篇里写道:“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騂。”“大事敛”即下葬,“戎事”指战争,“牲”指祭祀,“騵”是赤毛白腹的马,“騂 ”是红色的马或牛。这句话首先提出论点说周朝的人尊崇红色,然后举了三个论据,即丧事下葬要选在清晨日出、红霞满天的时候,打仗要用红色的马,祭祀也要用红色的马或红色的牛。上古时,人们已有了神鬼的观念,丧葬是民间表示敬畏死者与其魂魄的重要行为;而战争与祭祀则是国家政治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祭祀,看似宗教活动,实际却是政治手腕,借敬天而进行精神统治。这三种场合都要用红色,足见周人对红色的重视。
    按照《礼记》的记载,在祭祀中,除了要用红色的牛马作供品外,天子、诸侯还要穿上红色的衣服,表达对天地的恭敬和对活动的重视。这种红,还必须是朱色那种纯正的红,不可以是浅红或深红。红色在这里,就是一种秩序和纪律的表现。到了春秋之时,周天子的势力衰落,诸侯们越来越强大,于是周朝的规矩不再被重视,祭祀这种重大活动的礼仪则首当其冲。当时,由于紫色的染料很难得,有些诸侯放弃了朱衣,专门身着紫衣出席祭祀,以表现自己的富有和强大,这才有了孔夫子的“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朱紫之乱
    夫子的这句话,后世许多学者都作过注解。东汉刘熙在《释名·释采帛》中说:“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三国时曹魏的何晏则解释说:“孔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确实,在唐代以前,紫色作为与“正色”相对的“间色”,是不被重视的,甚至被视为淫邪、魅惑之色。诸侯们不穿正色的衣服而穿间色的衣服,就表示这种颜色所代表的秩序已经被破坏了,此之谓礼崩。雅乐是当时的宫廷音乐,与法律、礼仪共同构成周朝统治的内外支柱。郑国的音乐被夫子视为靡靡之音,却为当时的世人所追捧,此之谓乐坏。礼崩乐坏,便是夫子对春秋乱世的评价。
    夫子是一位极富人文情怀的先贤和伟人。他身处乱世,每日耳闻目睹诸侯间的连绵征伐、百姓们的民不聊生,心忧如焚,终生奔走四方,力图救万民于水火。夫子一直以为周朝是一个天下太平、民生安乐的时代,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并以恢复周礼作为拯救民众的药方;肯定朱色和雅乐,批判紫色和郑声,夫子是一位极富人文情怀的先贤和伟人。他身处乱世,每日耳闻目睹诸侯间的连绵征伐、百姓们的民不聊生,心忧如焚,终生奔走四方,力图救万民于水火。夫子一直以为周朝是一个天下太平、民生安乐的时代,常说“郁郁乎,吾从周矣”,并以恢复周礼作为拯救民众的药方;肯定朱色和雅乐,批判紫色和郑声,也就是换了个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间儒家学者们的作品选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与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阐述的自然是儒家的观点。“恶紫之夺朱”出自《论语》,更是儒家的经典。显然,“周人尚赤”是儒家的共识。然而别派的学者并不买账,提出周人并不重视红色,这只是儒家的附会。这幢学术公案打了两千多年,至今还有学者参战。且不论这官司的是非与输赢,至少上古时儒家看重红色并赋予其政治意义,这一点是肯定的。
    ◇朱紫再乱
    明朝的皇族以朱为姓,但除了延续朱笔或朱砂印等传统外,并未像汉朝统治者那样推崇红色。清朝倒有一件事,将红色与朱明王朝联系在一起,甚或一杆子捅到了孔夫子那里,掀起滔天的政治风波。据说有人写了首诗,中有两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诗,有人说是咏黑牡丹,也有人说是咏紫芍药;诗的作者,有人说是戴名世,也有人说是徐骏;不论吟咏对象与作者是谁,清朝皇帝却是被激怒了,以为“朱”指代朱明王朝,“异种”讽刺满人为关外游牧民族,同时还借孔夫子的“恶紫夺朱”来从意识形态上来挑拨世人,用心十分险恶,于是将作者满门抄斩。
    满人统治中原后,在文化上一直不够自信,对汉人的思想波动尤为敏感和重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以文字狱极多。戴名世的作品里虽然没出现过这句诗,但他的《南山集》案却是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终为康熙处死。徐骏曾写下“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句子,本为咏景之作,雍正一定说他存心诽谤,依大不敬律斩立决。满清统治者对汉人知识分子的镇压与钳制如此酷烈,自然引起强烈反抗。这两句诗,即使是杜撰或伪作,亦是士林愤懑心情的写照。
    当然,后世也有文人借朱紫的典故写不涉政治的故事。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一对姐妹,居长的阿朱明媚温婉,聪慧可人,情意深厚,却不幸早夭;居次的阿紫因成长环境而致性格扭曲,恋上深爱阿朱的大英雄萧峰,希图取代姐姐,却始终未能如愿,最后以身殉情,生死不明,惨烈却又纯真。紫之不能夺朱,在此时成了杜鹃泣血的一叹。不过,即使这样,相对于血淋淋的文字狱,红色在脱离政治之后的故事,确实要温情得多。
    3.女儿之色
    
    似乎不论在全世界哪一种文化里,红色都被视为女性的专属色,代表着美丽、温柔和妩媚。为何女子们会独独钟情于红色呢?有人类学家解释说,原始社会中的分工,男子狩猎而女子采摘,成熟的野果子一般都是红色的,因此女性对红色比较敏感。这有些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养成,但没有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看起来显得十分牵强。
    在我们的历史中,女子与红色也缠绵了千百年。貌美年少的女子,被称作红粉佳人;善解人意的女子,被称作红颜知己;女子居住的闺房,被称为朱楼绣户;有美女相伴身边,则被称为红袖添香。因女儿的介入,红色的故事,多了许多旖旎的风光。
    ◇罗帷绮箔脂粉香
    所谓红粉,就是胭脂和铅粉,一者增加女子香腮的红润,一者凸现女子肌肤的白皙;所谓红颜,也就是施了胭脂的容颜。中国女子使用胭脂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红色,首先是具化为一盒小小的胭脂,融入了女性的生活。
    胭脂,是几千年来,萦绕中国女子身前身后的一缕香魂。白皙的面庞,晕上淡淡的朱红,即刻显得明艳无俦;柔软的双唇,点上暗暗的绛色,蓦然衬出风情万种。因这胭脂,才有了所谓红颜知己,所谓红粉佳人。甚或,女儿伤心时,滚过腮边的泪珠儿染了胭脂,也变作赤色,才有了“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有学者考证说,商纣时期,燕地的妇女即采红蓝花,取花汁凝结为脂用于妆饰容貌,称为“燕支”。五代时后唐的学者马缟就在其《中华古今注》里说,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衣汁凝成”。马缟曾任国子监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一级教授,虽然不了解其具体的考证方法,但想必还是具备一定的可信度的。商纣的统治在公元前11世纪,倘若马氏理论成立,那么胭脂至少已存在了三千年。
    也有学者说胭脂原产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焉支山,而非东北的燕代之地。《五代诗话?稗史汇编》曾载:“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 按照现今的中国地图,此山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南部,在先秦与汉初,这是据中原极其遥远的地方,王化未及之处,却是游牧民族的乐土,胭脂乃至匈奴妇女的常用之物。后来,匈奴因汉武帝的征讨而被迫向西迁徙,还曾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再后来,张骞通西域,又将胭脂带入中原,受到了汉家女子的极度喜爱。
    其实,中原女子使用胭脂的历史,即使无法严谨地上溯到商朝,但至少也是早于秦汉的。战国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形容美人,就曾有施朱抹粉之说;《韩非子·显学》中还有“脂泽粉黛”之语。所谓脂泽粉黛,即胭脂、香膏、铅粉和眉笔,显然此时女子们的化妆品已经非常成熟,都成了系列了,胭脂的发明,怎么也不会晚于战国。
    所以,说胭脂是女子们几千年的密友,是不为过的。
    ◇红颜暗与流年换
    胭脂起源虽早,但真正的大流行,却是在汉代。这一方面是由于汉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工艺的提高,比如,工匠们学会了在花汁中加入动物油脂,使之更加便于贮存和使用,成本也就更低,普通百姓也可接受;另一方面,则是物质层面的繁荣,带来了精神层面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加丰富。于是,女子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而读书人与士大夫们,被粉酡朱颜之美深深地打动,诗词歌赋里也就多了几许柔美妩媚的风致,使红色与女性从文学上也紧密相连。
    当时,班固的《汉书》曾收录汉武帝悼念亡妃李夫人的辞赋,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的句子,红颜就是指代美丽又喜涂胭脂的李夫人。我们现在常用“红颜”指代美女,而刘彻大约是最早使用“红颜”一词的人。至于最早描写女子使用胭脂的诗歌,当数东汉《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诗中以“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来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娥娥”就是美丽的样子,“纤纤”则是说她手指细长白皙。在此之前,《诗经》里虽有“颜如渥丹”或“赫如渥赭”之语,但都是形容男子健康的脸色,而与女子无关。
    到了南北朝时,许多有名的诗人发挥了汉武帝创制的“红颜”一词,使之更为人们所熟悉。如庾信,写了“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借一个流落胡地的汉家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在北朝做官的隐恨和回归南方的渴望;鲍照则写了“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感叹容颜衰败,人生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而在当时的民歌里,也有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之语——这是木兰参军回来,姐姐欣喜万分地打扮了出迎。
    隋唐时,国力空前强盛,物质更加丰富,女子们对胭脂的使用简直千变万化、神乎其技。当时出现了“桃花妆”,即先以白粉敷面,再将胭脂匀于面颊及眼周围,边际晕淡,其特点是突出面颊的红,映衬前额、鼻翼及颈部的白,白里透红,鲜艳无比,压倒桃花,为当时女子所爱。新疆吐鲁番曾出土一幅《弈棋仕女图》,墓主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图画描摹的是贵族妇女家庭生活的场面。因吐鲁番干旱少雨,所以画作出土时仍色彩鲜艳,弈棋贵妇的桃花妆则显得风韵十足——当然,依今天的审美标准看,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女性妆容的多姿多彩,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至唐诗中有关妇女涂胭脂、饰红妆的内容俯拾皆是。如李白在《浣纱石上女》中写“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赞叹的是金陵少女年少貌美的魅力;韦庄的《怨王孙》“满街珠翠,千万红妆”,描绘的却是成都贵妇相携出游的热闹;杜甫《新婚别》中的“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是贫家女子对受征从军的丈夫爱情专一的表白,白居易《燕子楼》中“闻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却是对名妓关盼盼为情人守志十余年不嫁的感喟。
    除诗词外,当时的笔记小说里,还记载了一些关于胭脂的夸张又有趣的事。唐人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里说,杨贵妃由于体胖怕热,到了夏天,即使穿着轻纱,让侍女不停地打扇,还是汗如雨下;那汗溶解了杨妃身上的胭脂,变得“红腻而多香”,把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红色。诗人王建的《宫词》写得更神奇,说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
    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喜爱胭脂、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和山西省大同市十里铺的辽代墓穴壁画,上面画的妇女双颊都涂着红粉,显示在宋时少数民族政权的女子也仍酷爱红妆。至于明清时的风气,看一看《红楼梦》就知道。四十四回中,宝玉帮平儿理妆,说:“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须眉男儿也成了精通胭脂的达人,且制作工艺也如此考究,红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不言自明了。
    
    【编辑推荐】
    ☆从色彩角度切入,讲述历史典故,可谓别具匠心。
颜色是我们感知、标识世界的重要凭借,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五色系统与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五色系统的影响贯穿中国的神话时代和历史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独特的人文现象。可以说,色彩,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外表,也让历史呈现质的面貌。
本书以历史为珠,以颜色为络,将旧时风物捡拾串起,既有古代人物的风流蕴藉,亦有百代兴亡的感喟慨叹,乃至琴棋书画、诗酒游乐、庙堂宏论、闺阁绮语、花鸟鱼虫、人鬼仙凡……将中国数千年的色相斑驳呈现,令人目眩。
    ☆图文兼美,清雅别致,值得典藏。
装帧设计采用裸背、彩线装订,四色印刷。朴素的质感与奢华的风格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力求“以朴素的质感去追溯文明之源,用流光溢彩的美体现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展卷翻阅,旧时风物与景致跃然纸上,扑面而来的是嗅得到馨香的良辰美景。真真是带您“透过五色的光彩,踏上一条逐色之旅”。
    
    【媒体推荐】
    本书被评为中华书局2014年度人文社科类十佳好书。
    
    参评评委包括解玺璋、过常宝、刘苏里、刘东等知名学者及书业界专家,以及《人民日报》、《新京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南方都市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凤凰读书等多家媒体。
     
    【插图】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红色
    红色,大约可以算作我们这个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几千年来,无论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无论隆礼重典,抑或乡习民俗,无论女儿梳妆,抑或文人戏墨,都曾经,或者仍然,在广泛地运用红色。基于繁盛昌明的中华文化,古人还发明了多种语汇,来指代不同的红色,按照颜色的深浅程度分,大约有绛、赤、朱、丹、红等数种;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又有赭、丹、茜等称呼。
1. 诸红缭乱
2. 恶紫夺朱
3. 女儿之色
4. 忠义所在
5. 浸染民风
6. 怀金拖紫
    第二篇青色
    古人所说的青色,涵盖了现代光谱原理命名的绿、青、蓝乃至黑等诸多颜色。这数种颜色在光谱上是连续的;古人不懂得光谱的理论,但在种种生活实践中培养了丰富的审美直觉,将这些连续而且彼此过渡并不明显的颜色,都纳入青色的外延,恰与基于现代科技的色彩理论相合。
1. 绿碧青丝绳
2.物之生时
3. 有女娉婷
4.缥缥乎仙
5.青青子衿
6. 新秀方然
    第三篇黄色
    提起“黄色”,现代国人首先所想到的,大约不是某种颜色,而是淫秽、色情、少儿不宜、乃至某岛国的电影和该类电影的女明星,大有鲁迅先生所说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的意味。而若将这词汇与古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人们大约又只会想起金光灿烂、雍容威严的皇室气象;除此而外,那时似乎再无广泛应用这一颜色的领域与场合。一为天子的专用色,一为贱业的指代色,“黄”之含义,究竟原本为何,又如何嬗变,还是很让人好奇。我们不妨仍从这个字的源流说起。
1. 黄之源起
2. 帝王专色
3. 吉祥如意
    第四篇黑色
    学者们普遍认为,黑色与白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因为它们位于色阶的两极,对比最为强烈,最容易为视觉细胞辨识。而我们的民族使用黑色的历史,也极为久远。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先祖们刚刚学会制造陶器的时候,便已经使用红色和黑色来做装饰。在黄河流域的诸多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出土了许多以黑色条纹作为装饰的陶器残片,有些花纹甚至称得上精美。而在殷商时期,人们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下文字后,也常常用红色和黑色的粉状物去填充这些组成文字的刻痕。与黑色如此漫长的厮守,自然也赋予它多种多样的文字表现形式。
1. 万变不离
2. 严厉正大
3.跌宕起伏
4. 年华之表
    第五篇白色
    白色被古人视为各种色彩的基础色,有了白色,其他颜色仿佛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淮南子》里就说,“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直接确定了白色的基础性地位。其实《淮南子》这话也是转借来的。老子的弟子文子有本著作,名称也叫《文子》,其中就说过同样的话。文子与孔子同时代,名气却要小得多,所以不怎么为后人关注。但道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的观念,对绚烂多姿的各种颜色与朴实无华的无色之色之间的关系,颇有见地;“白立而五色成矣”,很有一针见血的意味。
1. 万色之基
2. 粉饰太平
3. 哀思所在
4. 不厌其白
    补述:五行五色之论
    
    【图书信息】
书名:《织色入史笺》
出版: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693-4
作者:陈鲁南
时间:2014年月第1版
定价:68.00元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页数:25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