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新闻出版报》:追寻羌的足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追寻历史文献的记载,追寻田野调查的典范模式,追寻对学术的执著与狂热,王明珂先生十几年坚持不懈地到汶川、北川等羌族聚居地区进行考察,寻找一个古老羌族的历史传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历史的遗存,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寻羌——羌乡田野杂记》中。
    偏远村寨简陋的卧室屋顶赫然出现的大幅林志颖照片,打碎了王明珂作为正统学者的典范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于是,在理论与现实面前,王明珂选择了尊重事实,选择了忠实于历史变迁的真实本相。他不无感慨地说:“我10余年的‘寻羌’之旅所找到的并非传统,而是变迁。”“羌族似乎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嘲弄着刻板学术方法与知识的虚妄。”
    历史记忆零星地散落在对传统叙述的多样性上,兄弟祖先记忆、歌庄、端公仪式,以及毒药猫传说、山神敬畏等传说故事,实际上传递着羌民丰沛的内心情感。人们的信念和心态,往往是在与现实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相抗争的妥协中产生的。在人们历史记忆中的祖先往往是兄弟迁徙定居的故事,故事的发生略有不同而又那么相似。对山神的祭拜与敬畏,深层的根源是由于对生存环境的紧密依存,于是神树林成为保护得最好的树林地区。那神秘而象征着邪恶的“毒药猫”成了村寨无法解释的诡异现象的替罪羊。只是,那代表着一些神灵色彩的端公作法,被演化成了大型的文化活动,这一定是早几代的端公无法料想的。
    王明珂在“寻羌”的田野调查中,虽然已经无数次地冲击了学院派的调查理论,承认并忠实地记载历史是在变迁中流动向前,但是,他也绝对不会想到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会大大加剧这一历史变迁的过程。在百无求解中,他只好以那个羌族古老史诗《尼萨》中的故事给出一种解释。依据民间口传故事和传说,天神用绳子绑住了制造地震的牛,但忘了绑它的耳朵,因此,这牛的耳朵一动,地面就还是要地震。
    在这次地震之后,王明珂在羌族地区十几年的田野调查就凸显了它的价值。很多早先的房屋甚至自然景观已经不复存在,很多他曾经非常熟悉的采访对象甚至老朋友永远地逝去。当他仰头喝下一杯白酒祭奠老友时,那份对历史变迁的无奈简直难以用语言直抒。
    《寻羌——羌乡田野杂记》
    王明珂  著
    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