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达拉宫,普查工作人员正在测量一幅唐卡的长度。 “十二五”时期,中央累计安排资金16亿元,支持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建设,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180%。各对口支援省市文物部门累计落实援藏文物保护资金1.53亿元,相比“十一五”时期,翻了近一番。 目前已确定,“十三五”时期国家支持西藏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在“十二五”时期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投入总额不低于20亿元。各对口支援省市文物部门和相关单位,目前已确定援助项目111个,援助资金总额达近2000万元。 “十二五”以来,一大批西藏文物保护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保存状况良好,省级、市县级文保单位保存状况大为改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得到加强,西藏文物这一雪域明珠日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实施 改善文物保护状况 7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西藏山南市的桑耶寺采访时,其内的乌孜大殿的维修工程正在紧张进行着。100多名藏族青年男女正在乌孜大殿配殿的屋顶上打着阿嘎土。阿嘎土是西藏传统建筑屋顶和地面普遍采用的材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乌孜大殿被列入2015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项目,国家共投资1207万元对其进行保护维修,维修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山南市文物局局长强巴次仁告诉记者,维修过程全部采用西藏传统的技术和材料,既保护了文物,又传承了传统的建筑技艺。 据统计,西藏全区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有4277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保单位55处;全区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套)。“这些珍贵文物,既是西藏文化、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文化资源、战略资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内涵的有机构成;既是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抵御分裂、维护统一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展现。”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对记者表示,要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西藏文物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独特作用。 中央地方齐心协力 文物援藏成效显著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各对口支援省市文物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援助以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维修项目5年累计达到130项,创下历史新高,其中26个文物保护项目完工,20个文物保护项目正在实施,46处重要史迹和公共文化设施开工建设。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西藏哲蚌寺壁画保护修复、大昭寺保护规划编制及壁画保护修复、白居寺壁画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设计等工程完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6家文物保护行业重点科研基地联合组建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落地拉萨,唐卡文物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控制等一批文物科技保护修复项目相继启动。北京市援建拉萨的“数字文保”系统建设,河北、上海、广东、湖南、重庆、陕西文物部门承担的日喀则萨迦寺文物保护规划编制项目、日喀则“江洛康萨”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林芝地区红色遗迹维修保护工程等基本完工。湖南省对口支持的西藏博物馆藏品数字保护及数字展示方案得到批复,罗布林卡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项目完成立项。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重点支持拉萨古城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对77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修缮,对西藏博物馆新馆等9座博物馆进行新建(改扩建)或展陈提升。”刘玉珠表示。 一普成果丰硕 国宝家底渐清 “目前已经登记在册的文物有10万多件,其中6万多件是经书典籍,4万多件是各类佛像、唐卡、金银器、瓷器、玉器等文物。截至日前,我们对布达拉宫殿堂里的基本陈列文物已经登记造册完毕。”布达拉宫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贡嘎扎西告诉记者,此次普查,许多国宝级的唐卡和珍贵文物都是40年来首次查验。文物普查前,文物登记只有纸质记录,现在按照文物普查的统一要求,对文物质地、尺寸、重量、年代等逐一登记,并对每件文物进行详细拍照记录,这些对布达拉宫的文物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曾经这里有多少房间都是一个谜,而如今,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了详细的身份登记和相关数据记录。这项普查工作正在西藏全区1300余处国有单位进行着。 北京市援建的西藏牦牛博物馆建成开放;福建省援建的林芝市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正在施工。“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山西博物院与西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雪域梵音——西藏佛教艺术展”“唐风晋韵——山西古代艺术展”,湖南省博物馆与西藏文物局、民族文化宫联合举办的“佛光里的神秘西藏展”,吉林—西藏文化交流周活动,生动展现了西藏精美的文物、深厚的文化。“这些活动不仅从文化上拉近了中部城市与边疆地区的距离,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内地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也为公众了解西藏历史、文化和佛教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夯实西藏文物工作基础 7月30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承办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管理机构负责人培训班正式开班。此次培训历时10天,内容涉及文物遗产保护、文物消防安全、文物建筑的日常保养与维护等,来自西藏自治区内外文物管理机构的领导及专家学者为西藏七地市文物系统和重点文物单位的80多名学员授课。 “此次培训对于进一步加强西藏文物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文管干部理论修养、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保护文物和管理文保单位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人事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上海市、辽宁省、浙江省文物局5年先后选派2批8名干部进藏工作。国家文物局、各对口支援省市文物部门和有关单位结合重大工程项目和西藏文物保护队伍的需要,举办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安全防范、工程管理等系列培训;全区文物系统培训各类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达630多人。正是从人才培养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文物人才短缺、科技能力薄弱、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进一步夯实了西藏文物工作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