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梦的颜色——孟晓云油画作品展”将在北京举行。“地震儿童众生相”、“留守儿童众生相”、“城市少年儿童众生相”、“青春期的自拍”、“老照片”、“自画像及其他”等系列将同观众见面。这也是记者、报告文学作家孟晓云的另一种尝试。 回忆起过往,她觉得,绘画是她的第三种身份。最初拿起画笔是想圆梦,从小学到中学,只要美术馆有画展,她就背着一个画夹去临摹。放暑假,在家门口坐在小板凳上给邻居的孩子们画像,那应该就是最初的写生。 每一次大事件的发生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尤其是其中一张张孩子的脸庞。孟晓云以汶川大地震、留守儿童等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作品。她说,从“汶川地震儿童档案”到“留守儿童”,到“红军幼儿园的孩子们”,再到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一发而不可收拾。“汶川地震儿童档案”里,有一幅是体温尚存的鲜嫩的孩子的面庞,夹在冰冷的石头中。生命的灿烂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一种别样的冲击力。而“留守儿童”占据了她绘画的不少篇幅。《桶娃》《离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小少年》……父母远离故土,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许多无奈和痛楚,也给父母带来许多的牵挂、思念和忧虑。这就是她为什么要画“留守儿童系列”的原因。她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呵护及关爱。谈起创作过程,孟晓云说,“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它让我在即将进入晚年时圆梦绘画。一幅幅油画创作出来,让我有了一种成就感。我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一切皆有可能。兴趣和迷恋是我坚持的动力”。 记者和作家的经历给予孟晓云宝贵的财富,她觉得,记者和报告文学作家的两栖生涯,使绘画更接近于写实,因而常常聚焦于贴近生活、贴近民生的题材;而对绘画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又滋养了她的新闻写作和报告文学写作。她很喜欢作家郭文斌的一篇题为《在文学中传播安详》的文章,“任何作品,打动读者的无非是真善美,无非是温暖、崇高和关怀,说得形象一些,就是能够撞击到读者心中最温柔地方的文字”。孟晓云说,绘画和写作在这里其实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