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德玛(右二)在《爱在胡杨》新闻发布会现场。 资料图片 13岁进入内蒙古额济纳旗乌兰牧骑,以一曲蒙古语版《洪湖水,浪打浪》惊艳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改革开放后,凭借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少数民族歌唱家;退休后,抱着“让更多孩子实现音乐梦想”的愿望,以一己之力创办了内蒙古德德玛艺术职业学院,为内蒙古文艺界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她,就是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 “无论我象风一样, 升腾飘泊在何方。 草原啊草原, 永远与我同在。” 2007年,因病淡出歌坛近10年的德德玛,在北京举办“六十年怀旧经典”个人演唱会时,确定了“我从草原来”的主题。演唱会上,她以十多首观众耳熟能详的草原歌曲,诉说了自己对草原的眷恋之情。 幼年在草原学艺成长,盛年时离开草原名扬海内外,晚年落叶归根回到草原——回顾近一甲子的演艺生涯,德德玛以自己的经典歌曲《我的根在草原》作了总结:“无论在哪里,我的根在草原。” 乌兰牧骑为艺术生涯铺平第一个台阶 1960年,13岁的德德玛加入了成立不久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成为9名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员,当时正在上小学五年级。 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是发现德德玛音乐天赋的伯乐。之前上音乐课,老师就观察到,德德玛唱歌的声音很响亮,“自带麦克风”。听说到乌兰牧骑唱歌、跳舞,德德玛高兴地说:“太喜欢了。” 然而,德德玛的母亲听说这个消息后,并没有那么兴奋:“孩子,不好好读书,去唱歌、跳舞做什么?”可疼爱德德玛的母亲拧不过她,只好任由她去了乌兰牧骑。 德德玛一家对唱歌都有着特殊的热爱和天赋。尤其是她的父亲,经常在节假日、婚礼或者孩子剃头等重要仪式、场合领唱长调民歌。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德德玛也特别喜欢唱歌。 在当时,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乌兰牧骑”,是内蒙古根据区情探索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乌兰牧骑规模小、灵活机动,便于流动为牧民演出,是“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队员大多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样样在行。 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第四支乌兰牧骑。旗里为这支“文艺轻骑兵”配备了两间办公室、3间宿舍,腾出旧车库作为排练室,配备了笛子、马头琴、四胡、鼓、锣等乐器和蒙古袍、马靴等演出服装。为了便于下乡演出,还配备了18峰骆驼、6头驴及两顶帐篷。 乌兰牧骑为德德玛的艺术生涯铺平了第一个台阶。不久,她就被送到呼和浩特参加乌兰牧骑培训班。培训为期3个月,唱歌、跳舞、拉琴、表演剧目、识谱等都要学。“这个培训的作用很大,让我懂得了艺术是由很多东西组成的,不是说光有一副好嗓子,会唱几首歌就够了。”德德玛说。 1962年5月18日,德德玛作为额济纳旗乌兰牧骑5名队员之一,为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汇报演出。当时,电影《洪湖赤卫队》风靡全国,德德玛就用蒙古语演唱了电影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和蒙古族民歌《金叶马》。 看完演出后,乌兰夫高兴地说:“德德玛条件很好,有发展前途,有机会送出去培养培养。” 遵照乌兰夫主席的指示,额济纳旗乌兰牧骑保送德德玛进入内蒙古艺术学校(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声乐研究班学习。 得知进修的消息,德德玛既意外,又高兴。到了学校才发现,全班同学不过十几人,其中就有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长调获得金奖的宝音德力格尔。因为德德玛年纪小,宝音德力格尔帮她保管生活费,每个星期给她5元零花钱。 声乐研究班的学制是两年。学校从北京请了中央乐团两位美声唱法的老师来教声乐。从那时候起,德德玛不拉琴也不跳舞了,专学声乐。 两年后,德德玛又被保送到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接受系统、正规的声乐训练。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德德玛由衷地感叹:“没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 用歌声传递对草原思念 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德德玛回到内蒙古工作,先后在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工作。 1978年,内蒙古歌舞团接到通知,去广州参加第十届广州交易会的演出。在广州演出6场后,德德玛上台独唱了后来风靡全国的名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的新歌,当年入选了文化部“向全国推荐的15首优秀歌曲”。观众通过这首歌,不仅熟悉了德德玛,也熟悉了内蒙古大草原。 1979年国庆前夕,内蒙古歌舞团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德德玛的独唱大获好评,她被誉为“一颗灿烂夺目的歌唱新星”。 这次演出后,中央民族歌舞团发现了德德玛这个难得的人才,几次三番要人后,内蒙古歌舞团才同意放人。1982年,德德玛调到北京工作,在中央民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 在中央民族歌舞团这样一个多民族集体里,德德玛意识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歌手,不会演唱本民族最古老的民歌是站不住脚的。于是,她专门到锡林郭勒草原,向长调“歌王”哈扎布学习,将长调民歌与美声唱法有机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此后,她的每次演出,都少不了演唱长调民歌。 在数十年的歌唱生涯中,德德玛演唱了很多歌曲,但每张专辑中,绝大多数曲目都和草原相关。她对草原的依恋、思念之情,通过《草原夜色美》《雕花的马鞍》《我的根在草原》《辽阔的草原》《思念故乡》等一首首歌曲传递出来。 “调到北京后,我非常想念内蒙古、想念草原。这种想念的心情,只能通过歌声来表达。”德德玛说,“每次唱起草原的歌,心中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对它的留恋、思念和向往之情,各种心情都融合在歌声里。” 在内蒙古艺校学习时,中央乐团的罗兰如老师曾告诫德德玛说:“唱歌要带着感情唱。”那时的德德玛年纪小,汉语也不是很好,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那时,我以为带着感情唱,就是大声地唱呢。现在才明白,想念的东西和不想念的东西,唱出来的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德德玛说。 回到家乡种下“人才之树” 今年7月15日、16日,由德德玛策划、监制的大型民族歌剧《爱在胡杨》,在北京民族剧院与首都观众见面了。作为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演出获得了广泛好评。 在歌剧《爱在胡杨》中,退休共产党员孟和在额济纳大漠深处坚持植树十余年;在现实生活中,德德玛却是另一种“植树人”——在舞台上植下“人才之树”。 1998年,德德玛在赴日本演出时,由于过于劳累突发脑溢血,昏迷了8天后才醒来。医生告诉右半身瘫痪的她:“您的后半生,恐怕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没想到,德德玛却靠着坚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还重返舞台表演。但这次生命中的劫难,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希望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2002年,在家养病的德德玛接待了几位来自家乡的女学生。她们填报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大专志愿,有2人却因几分之差落榜。尽管在德德玛的帮助下,这两位女学生最终上了大学,但孩子们的遭遇给她的触动很深:“认识的孩子我帮忙了,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可能就此失去了学习机会!” 德德玛发现,这些学生的音乐天赋都不错,但在专业课上有短板。有人是视唱练耳差几分,有人是音乐理论差几分。她想:“要不干脆办一所学校吧,把这些东西教给孩子们,他们不就能考上了吗?” 就这样,德德玛回到呼和浩特,请来恩师莫尔吉胡坐镇,又请女高音歌唱家金花当校长,正式成立了德德玛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办起来难度非常大,最棘手的事是缺少资金。德德玛经常要做选择题——学校一学期收费3000元,有学生说,先交1500元,剩下的等父母把羊毛卖了后再交。 “这样的孩子收不收?收,学校负担不起;不收,孩子去哪里实现梦想。后来我们决定收,但让班主任作担保。”德德玛说。 15年来,德德玛几乎都是在学生“欠学费—还学费—再欠学费—再还学费”的循环中度过的。“这些事情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又苦又甜。甜的是学生有出息了,苦的是教师的工资发不出来。” 艺术学校有其特殊性,声乐、器乐都是“一对一”上课,需要师资力量较多。因此,学校在校学生只有300多人,授课教师却有五六十人。为了能按时给教师发工资,德德玛没少化缘。 在专业训练上,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艺术实践机会,德德玛四处筹集资金,打造了《爱在胡杨》这一大型民族歌剧。除了主创、主演是外聘的以外,其他的工作都是由学生们完成的。 德德玛一直说,《爱在胡杨》这部剧是她的“胡杨孩子”,她为其倾注了所有心血,甚至连她的养老金都搭进去了。 令德德玛欣慰的是,在京演出当天,《爱在胡杨》剧目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未来两年内,《爱在胡杨》将走进更多城市与广大观众分享绿色梦想。德德玛的“胡杨孩子”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越来越健壮、越走越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