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周跃敏:丰厚·勤奋·思考——《品读苏州》读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周跃敏 参加讨论


    1985年,嵇元从苏州市卫生局调到报社。当时报社正组织刚从全省各市调动来的、大学毕业分配的及从南京市招聘来的新编辑、记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新闻业务培训,我去给他们讲课,就这样认识了嵇元。时间一晃就是30年,作为在报社工作30年的老记者,嵇元也要退休了,能写本书作为自己告别记者生涯的“句号”,当然是件令人高兴也是值得祝贺的事。
    在我的印象中,嵇元不是新闻科班出身,先是在医院里做临床医生,后来在苏州卫生部门的机关里工作,他来报社前应该说对苏州的了解还是比较局部的。嵇元到《新华日报》来当记者,是组织调动,半途转业,后来报社又安排他做驻苏州记者,这就要求对苏州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对他来讲,当驻站记者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但是,我看了他发过来的书稿,颇为意外,一是内容是写整个苏州,二是字数达160多万,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个驻站记者,因为工作特性,需要长期沉在驻地。作为省报记者,跑的面只是一个市而不是全省,而嵇元又是在驻地当了30年记者没有变动,这对嵇元来讲,或许是人生经历的一个局限,但反过来看,这又是一个难得的人生历练。因为这30年中,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自己有意识的安排,驻站记者可以对驻地的方方面面跑得广,进得深,对事情了解得很细,这是驻站记者相较于编辑部的编辑、记者的工作优势。而一干30年的驻站记者经历,更是嵇元写苏州的优势。我曾想,这部书,为什么要起名叫《品读苏州》呢?品就是可以细细体味其中含义的意思。一件事物,从客观来讲,其内容只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值得读者来品;从主观来讲,需要静下心来,才能谈到品。也就是说,嵇元这本书中的许多东西,是值得读者细品的关于苏州的信息精华。现在信息爆炸,有许多信息其实并没有什么阅读的价值。但一部积累了省报记者30年观察、思考、资料收集、认真写作而成的书,我想还是值得一品的,换言之,读这本书,读者必有所得。
    嵇元虽是从外行转来从事新闻工作,除了个人主观的努力之外,也应该说《新华日报》是一个非常好的团队,是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集体。这个集体对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和业务有严格的要求,也提供持续的培训,嵇元就是组织安排又去南京的大学进修了三年新闻传播专业。凡是在《新华日报》的年轻人,如果能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或能做到退休的,只要主观上努力的,基本上都能有所进步。嵇元就是在报社入的党,评上了副高职称,当了站长,作品经常得奖,也多年评为先进(十佳),成长进步的历程、一路走高的脚印很清晰。报社里有大批优秀、认真、负责的领导、编辑和记者前辈及同行,对嵇元的业务严格要求,稿件常常是一个字一个字抠,非常计较,这是报风所然,自然对嵇元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大有好处,他来《新华日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和视野的开拓是明显的。同时,报社领导多次率领报社优秀骨干组成特派采写组到苏州采写重点报道或重大报道,这种“战役式”报道对嵇元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日常工作中编辑部对嵇元的严格要求,领导、前辈和同行对嵇元的辅导带动,使嵇元从一名新闻外行成长为内行,今天方能写出百多万字的书。如他不在报社工作30年,可能写万把字都会很吃力吧。报社文字记者的一大特点,是用词严谨,平时写文章需要挤干“水分”,我看这部书稿,虽然说字数逾百万,但可以讲还是体现了省级报纸一位老记者的文字水平,流利、干净、有“干货”。现在有人说纸质媒体受多媒体挑战正走向衰落,但嵇元这部书稿恰恰证明了,培养写作人才,写出一流稿件,可能只有纸质传媒才能做到最好,这也是纸质媒体和其他电子等传媒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嵇元这部书稿,引用材料之多,出乎一般想象。一方面,这是嵇元平时喜欢看书,长期的阅读积累,使得这部书内容厚重。但另一方面,我发现这部书里引用了大量内部资料、非正式出版资料。这些内部资料又分成三大部分,一是档案,二是地方志材料,嵇元在写作时显然得到这两大块材料的支持;三是内部出版物、内部文件和内部资料等,获得这些材料应该说是驻站记者的优势。记者在日常采访中,采访的党政机关、有关人士,会提供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大都没有出版;许多乡镇、行业,会出版一些读物,这些读物也不是正式出版物,从资料的角度来讲,这些内部的资料,数量少、又稀见,一般人不易得到,嵇元作为记者平时有获得之便利,加上他自己注意积累,写作时这些材料通过适当利用,就能使得这本书显得有独特性。这倒让我想起唐代韩愈《进学解》中所说的,“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用于形容嵇元这部书中引用材料之多、反映出他平时对材料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勤于积累,倒也有点合适,但更主要的是一种平时阅读的厚积薄发——而平时多看书、多留意收集材料,正是《新华日报》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对读者来讲是这本书很耐读,但我却从嵇元这部书里体味到我们《新华日报》的报风,因此我是很高兴的。
    作为驻地记者,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平时工作不仅仅是为苏州的市区等党政机关和主要领导服务,还常常需要采访到普通人。嵇元这本书里,就涉及许多各行各业的人,其面之广,也只有长期驻站才能做到。这些人往往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或者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深刻的见解,记者通过采访,无非是像蜜蜂采蜜,将这些人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人生体会中的见解、旁人所不知道的有用信息酿成文章,当然比信笔而写、一味吟咏感想的文章要厚实些。《新华日报》在重庆时就提倡要在工作中注重交友,交友不是吃吃喝喝、拉拉扯扯,而是记者在驻地广交社会各层面的良友,获得信息,汲取养料,这样写出的东西才接地气,有人气,文章也洋溢着才气。仅从嵇元这本书里配有约1400张老照片、绘画作品,也能感受驻地记者交友多的优势。正是那么多部门和朋友的支持,提供了这么多照片,才让《品读苏州》虽文字多,却显得很有看头,结合老照片来读,更觉得津津有味。
    嵇元做驻站记者的苏州,是一个山温水软、历史厚重、文化辉煌、经济发达、城乡协调发展、生活丰富多彩的地方,也是我的故乡。在这样的城市当记者,虽然说事务繁杂、工作量大、人很辛苦,但能在报社的领导下、同事的支持下当一名驻站记者,也是很福气的。因为,工作就是一种人生的积累,苏州的各级领导视野开阔,能力强,做事务实,各个部门的领导水平高,对嵇元看各种事物常有指导,加上苏州各个地方都有挖之不竭、写之不尽的内容,真是只要肯动笔,加上肯用心,挥洒皆能成好文章。
    2003年嵇元出版了一本近40万字的书《走读苏州》,听说不到两年就印了4次,这是值得庆贺的。但那本书主要还是借一条老街,一座园林,一座城门,一座宝塔,一座名山等“硬件”来介绍其中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读来让人趣味盎然。而这本书,却是用“软”的方面来解读苏州。什么叫苏州?什么叫苏州人?苏州因何而兴、今天发展再上层楼应凭借什么?苏州人为何不爱吃牛肉、不注重过生日?苏州农村为什么有那么多土庙、有那么多外人不知道的土神?苏州在太平天国战争时社会、经济受到很大摧残,百多年来如何探索发展、创出了和明清时不一样的苏州?苏州人精工制作的扇子、玉雕等,是供人把玩的玩意儿还是体现了一种“工匠的精神”?为什么说苏帮菜是改革开放后因菜品丰富才发展成的一个菜系?苏州精美的丝绸背后有些什么故事?苏州人为什么对工业情有独钟?苏州在崛起过程中有些什么喜悦或辛酸?苏州的镇,是一个什么样的温床?茶馆仅仅是为了让人休憩的场所吗?苏州人过年只是为了准备许多吃的让全家共享吗?……
    《新华日报》写作提倡“抓问题”。就是这一篇报道,记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引人以思考,给人以启示。写文学作品也应如是吧,你写这篇文章给读者看,是想说明什么?文各有体,许多文章只是谈谈吃、谈谈穿、谈谈玩,谈谈风花雪月、闲情趣事……这固然也是文坛需要的一类文章,但作为《新华日报》老记者所写的一部城市随笔式散文,我想还是应该有点“问题”在里面,告诉一般人所未知的事情。许多谈苏州吃的文章,也是别开生面,凝聚一段段乡愁在里面,让人一篇文章看过后,会忍不住掩卷想一下。嵇元这部书稿,考虑到不要让人阅读时的感觉太沉重,只是娓娓道来讲一点往事,许多问题也只是点到为止供人自己作思考,并没有深入涉及,但文字的背后凝聚了嵇元的许多思考。我想,这样的书,只要让人耐读,读后有点体会,那这部书就有价值了。其实看苏州,确实不能只是看到园林、小吃、戏曲、幽巷、美女、状元之类,苏州是一座博大精深、各方面都很精彩的城市,对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今深看一眼,或用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还是有意义的——因此如果能细细阅读嵇元这部书,是必有所得的有意义的事,因此我愿意作郑重的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