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图书推荐 > 人文 >

《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网络化时代的文学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于伟 参加讨论

    在网络化趋势日渐明朗的今天,互联网、物联网、能源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你我间、物物间、物我间消解了彼此集中且自上而下的立体化控制,呈现出既独立又合作,既分散又协同,既相互交叉又融合共生的生态化特征。文学研究在此背景之下,也呈现出鲜明的网络化特点。北京语言大学张华教授所著《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明显具有网络化时代的学术精神,并且推动和强化了网络化时代文学研究的新发展。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今天分析数据时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他们认为,“寻找因果关系是人类长久以来的习惯。即使确定因果关系困难重重而且用途不大,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寻找缘由。相反,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无须再紧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应该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所谓“因果”实际上是“线性因果”,即诸事有因有果,原因导致结果。这种“机械逻辑”虽合乎情理,却并不符合事物的“生物逻辑”。网络化时代的“网络因果”取代了“线性因果”,两者虽非对立,但已“换代升级”。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研究得时代之先声,寻求把“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把结构与历史结合起来,把文本与文化结合起来,已经将文学研究“线性因果”的机械思维升华为“网络因果”的生态思维,文学研究的新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化发展“喷薄”而出。文学与生态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本属不同学科,相互独立,界限分明,在网络化时代却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了交叉融合的态势。
    《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一书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文学与生态学、文学与社会学和文学与宗教学,是作者紧扣网络化时代发展脉动,洞察文学研究发展新方向的新成果。这些成果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充分将学科间既独立又合作、虽分散但互联的交叉融合精神,内化成自身意识的组成部分,并将表层领域的问题引向深入,将宏观视野的问题纳入微观,取得了富有启发性的突破。关于文学与生态学,作者认为生态批评理论的生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逻辑,并且循着自我适应、自我修复的生态逻辑,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语境中,开放与传播自身理论资源,融合与吸收其他理论知识,实现与其他学科理论的共创共进。作者认为,生态批评理论是学科间交叉融合的产物,且保持着开放融合的特性。如果说生态批评最初还是针对文学作品,局限于文学批评领域,那么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知识资源共享的本性,决定着它的触角会更多地涉及其他的思想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追随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和批评精神,向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转变。
    网络化时代如何看待文学样式,是作者张华教授在《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阐释》一书第二部分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作者认为,网络化时代的文学样式,必须紧密联系其他艺术形式,并就彼此关注的问题加强协同创新,才能有出路、有发展。他进一步阐释传统的文艺理论在当代遭遇了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危机,只有实现文艺理论研究对象从文学向文化的转向,倡导并积极实践文艺理论的当代重构,才能为文艺理论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他以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为例,认为它“从起初的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经历了文化批评、文化理论,再到后来的社会批评、社会学,直到今天,他已经成为一种批评方法和相当丰满的理论系统。”在网络化的今天,这种消除危机的做法是可行的,因为网络化消除了学科间森严的人为壁垒,学科之间敞开怀抱,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彼此间聚合成错综复杂的知识性网络和共创共进的生态型发展样式。它抛弃了机械的线性发展逻辑,转而欣赏、应和生物性的网状发展逻辑。
    在《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阐释》的第三部分,作者主要探讨了文学与宗教的跨学科、跨文化关系。作者认为,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因其与区域研究相结合以及本身具有的跨学科、跨文化性质,从而实现了新的发展与突破。他说,今天的宗教研究更多地带有了文化和学术的成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宗教的内涵,使得宗教界人士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对待“世俗”学说,同时也使得人文学术将宗教中的无限、终极、神圣、绝对等概念纳入视野,促进了人文学术的发展。而且,宗教区域化特征之一的 “本土化”进程,已远远超越宗教间语言的互译与互释,“其更重要的价值应该在于跨文化语境中教俗之间的文化及跨文化建构”。
    如果说原子是20世纪的图标,那么网络或将有理由成为21世纪的图标。网络的图标是一大群彼此相连的小圆点,是由一堆彼此指向、相互交错的箭头织成的网。网络构形的扁平,网络圆点的分散、互联,交织出了交叉、协同、共创、共生的生态原型。受控于该原型之下,人类的科学研究与人文学术,开始放弃自身的“傲慢与偏见”,转变自身线性的机械逻辑为网状的生物逻辑,呈现出极其明显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特性,正是出于对这一特性的敏锐把握与透视,《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是张华教授的学术研究结出的丰硕成果。(于伟)
    《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张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