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阅读与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虞金星 参加讨论

    褒扬人,我们用奖章。褒扬一个地方呢?称许它人文荟萃,也不啻是一枚荣耀的“奖章”。历史的浇灌,在中华大地上滋养出一个个人文荟萃之地,与群星同灿烂。
    要称得上人文荟萃,与时间相系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文物、文章,还是它们背后的人,都因此自成脉络,自有光华。后来者读文、读人,慕前贤风采,继往开来。这或许正是文脉绵延的含义。
    说到这样的传承,图书馆算得上是个较新的标识物。这个新的阅读空间,代表的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知识传承方式。它突破师徒授受的单一限制,弥合时间与空间衍生的沟壑,大门敞开,用堪称包容的姿态完成知识的流通。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图书馆借书、读书,称得上是有代表性的时代剪影。
    让读书成为人生的“标配”,渐成共识的全民阅读,一大助力也来自“图书馆”。2015年“书香中国万里行”在苏州启动时,恰逢第十届苏州阅读节拉开帷幕。这个同样堪称人文荟萃的地方,正可作为这种传承方式随时代变迁的观察样本。
    位于苏州常熟的铁琴铜剑楼,曾是清代全国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历经五代人、两百年光阴。私家藏书,是古时候重要的文化现象,许多藏书楼至今名闻遐迩。但古代私家藏书,主导意识是收藏,并不重流通与传播。而且为尽量减少藏书散佚的风险,多数并不对外开放,甚至封闭甚严。著名的如宁波天一阁,“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但晚于天一阁的铁琴铜剑楼,藏书意识已明显有所嬗变,允许同好访书,为海内学人等前往浏览、校勘、转抄提供方便,甚至专设阅览室、提供茶水膳食。到民国时代,这座藏书楼的主事者还成为当地公立图书馆的首倡与主持者,带头捐赠藏书入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把许多珍贵藏书赠予国家,成为如今国家图书馆古籍收藏的珍品。
    这条由私家自珍向公共阅览的路径,既是意识的嬗变,或许也可以看作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缩影。
    而在苏州的另一个县级市张家港,刷市民卡进入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馆驿站”,如今正逐渐铺展开来,成为普通人家门口的阅读空间。结合志愿者服务与阅览室功能的这种模式,无疑更是种润物无声的进展了。
    显然,阅读意识的嬗变,并未终止,甚至愈发值得继续探讨与期待。(虞金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