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与书 >

黄济人与《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袁晞 参加讨论

    一言难尽 感慨万千——黄济人与《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30年前,黄济人的一部《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吸引了海内外成千上万的读者。这部纪实文学生动地描述了原国民党军事将领、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91年被改编成电影《决战之后》又扩大了影响。
    黄济人是书中主人公之一的黄剑夫的儿子、邱行湘的外甥,被杜聿明、黄维、沈醉等视为子侄,因而得天独厚地进入了这个特殊题材的写作。
    从那时至今,30年过去了,黄济人又推出这部书的下部,与上部一起出版了全书的“完全本”。作品从当年的战犯们获赦后写起,是上一部的继续。对这些人来说,身体上的自由并没有同时带来精神上的解脱,新生后的他们面临回归社会、重建生活、实现价值等多个“战场”无法回避的“决战”。况且他们还遭遇了“文革”的冲击,经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命运沉浮令人唏嘘。
    “30年前写的这本书,为什么30年后还要写?”面对很多人提出的这样的问题,黄济人回答说:“人物还是那些人物,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生命在延续,故事在发展,情节也有新的东西。因为写了《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被黄维、杜聿明推荐到文史资料办公室当编辑,有幸与他们朝夕相处。从而获取了续写下部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黄济人说:“相处的过程我一言难尽。他们跟我说了很多话,提了很多希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今天能够把后面的故事写完,也是对这些老人交办的事情的一种完成。”他还说:“当然从我本人来讲,我的舅父是‘战犯’,我父亲是起义将领,他们的路不太一样,但各有其艰难。‘文化大革命’中很多人都受到冲击。”
    即便如此,这些书中的主人公们还是在尽心撰写文史资料,为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呕心沥血。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又有了新的使命,为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奔走呼喊,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们以赤子情怀倾力报国,最终完整记述了一部新的人生、新的历史。
    在《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信仰的辩论、思想的交锋,看到真理的力量,看到胜败的必然,看到人性的残忍,也看到了人性的善良,更看到了对历史的反思。正如周恩来对获赦人员和家属所说的,“中国革命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时候很难用谁对不起谁来诠释历史……”复杂的不仅是历史的进程,复杂的还有人性和情感。作者的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和灵魂,在写出他们身上属于政治、阶级的因素的同时,也写出了属于道德的、人性的美好。
    谈到这本书时,王蒙说:“历史需要正视,要看真切。历史上都有个人的因素,也有个人因素不能起决定作用的地方,用文学表达历史和历史并不一样,这本书处理得恰当,人物没有脸谱化、妖魔化。从30年前到现在,这是独一份的题材。”
    有记者问:30年后续写这部书与当年创作心路有什么不一样?黄济人说:“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文学环境发生了巨变。我当时写这本书上部时,是粉碎‘四人帮’不久,当时文学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当时一个作家可以一夜成名,就凭一个作品。我记得当时徐迟先生的《哥德巴赫猜想》问世,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人都在读,读后就奔走相告。当年我在青岛的海洋大学上课,王蒙先生坐在我旁边,他在提到我这本书时有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这本书毫无疑问参加了当年思想解放的大合唱。’因此从这个角度坦率地讲,不是哪个作家有什么思想,作家的思想都来源于时代的思想,作家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的优越。当时这本书就是想反映这样一个思想: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人,从人这个角度研究,就有另外一种的结论。30年后文学环境发生了改变,个人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要写的最主要原因,是感到这批老人,他们作为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和我们今天的历史发生关联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把这部分写完整。”
    黄济人还说:“现在这个社会,每天被各种新闻、信息冲击,所以很难平静下来。但是我愿意以这样一段回忆,以平静的方式,让它恒久。” (袁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