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与书 >

乡村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杨桂青 参加讨论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
     
    关键词:悲歌·温情
     
    《天行者》立体地呈现了众多底层民办教师的形象,对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细腻的解剖。
     
    ■本报记者 杨桂青
     
    中国曾有400万民办教师,“转正”是他们最大的理想,也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痛。刘醒龙的《天行者》是围绕着民办教师“转正”而展开的一部长篇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文学评论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吴义勤认为,刘醒龙的《天行者》就是一部展现中国民办教师悲壮历史与现实的小说,是对中国民办教师心灵与命运有着独到发现与阐释的“史诗性”作品。《天行者》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真实饱满的笔墨立体性地呈现了众多底层民办教师的形象。二是对民办教师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和灵魂景观进行了深入细腻的解剖。
     
    吴义勤说,民办教师是20世纪中国最为特殊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他们顽强地支撑起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底层乡村、山区基础教育的大厦。他们生存境遇非常严酷,角色身份非常尴尬,收入和地位非常卑微,“转正”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大希望。因而,“转正”也成了民办教师的枷锁。万站长因为不光彩的“转正”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蓝飞因为不正当的“转正”受到众人蔑视,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每到“转正”时就会爆发“勾心斗角”,而明爱芬则为“转正”失去了一切。这些都是《天行者》中描画出来的众生相。然而也正是在“转正”问题上,界岭小学的老师闪现出了人性的光辉。他们同意把唯一的转正指标让给年轻的张英才,并宽容了蓝飞的不光彩转正他们三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不想单独“转正”。这些行为,都会给读者心灵以巨大的震动。
     
    吴义勤说,不仅如此,他们还是默默的奉献者,以他们朴实真诚的爱、责任感与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对乡村孩子的培养上。“他们以生命的执著、顽强的意志、无私的牺牲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悲歌,建构了一幕幕动人的精神风景,为20世纪的中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醒龙并没有把这些人塑造成“圣人”,而是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吴义勤说:“作家没有简单化地对人物进行‘人为拔高’,而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在对他们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状态的描摹中揭示他们的爱与恨、善与恶、情与仇。余校长、万站长在蓝小梅问题上的争风吃醋,孙四海和王小兰的旷世苦恋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疼痛与善良。”
     
    吴义勤说,《天行者》堪称一曲现实主义的悲歌,但是作家又显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刘醒龙是一个批判现实,但又不对现实绝望的作家,是一个有着现实主义的冷峻,又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家”。夏雪的悲情,孙四海和王小兰的爱情咏叹,对余志、李子、叶萌、叶碧秋等学生一代的期冀,贯穿小说始终的凤凰琴声,都充盈着悲悯的浪漫与温暖。小说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让张英才重返界岭,但吴义勤认为,“这丝毫不让我们觉得虚假,反而有一种难言的慰藉与感动。张英才的回归,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成长,而是民办教师所代表的那种精神之火的传承与延续,他让一种远去的精神风景又似乎得到了延续。”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8日第4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