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发布了2012年《文学蓝皮书》,其中分析了目前文学发展的现状、文坛存在的问题和文学阅读的特征,并重点指出:现在,文学阅读的浅俗化,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文学蓝皮书指出,过去我们在对文学的认知与理解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偏颇和误解,比如过多地强调它的教育、认识与审美功用,而对文学应有的休闲、消遣、娱乐、轻松与宣泄的功用却认识不足,甚至有所忽略。然而,近年在文学的发展中,我们似乎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把文学的轻松化、娱乐化的功用,日渐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矫枉过正,过犹不及。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便是网络上、出版物中那些缺少人间气息与人性温度的玄幻、仙侠、惊悚与悬疑类作品的大行其道。这类文学形式不仅拥有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读者,而且其商业文化资源也被文艺生产的各个环节所看重,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大众文化形式的延伸产品,成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钱景”。 在“泛娱乐化”的文化大环境背景下,在商业媚俗的消费文化影响之下,在急功近利的态度的驱动之下,作为文化和精神生活重要部分的文学写作、文学出版和文学阅读,正在一路滑向这种浅俗化、低俗化的阅读方向。 在我们许多人的文学阅读生活中,都会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文学期刊,它们往往有一个文学的面貌,而被人们误认为是“小说”,但它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只能称作“读物”或“类文学读物”。它们成了我们进行阅读的文学快餐。在图书界,畅销的或者为大众读者所广泛阅读的,也是那样一些打着文学的旗号或者以文学的面貌出现的“读物”,真正的文学阅读,越来越不足,越来越少。我们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只追求有实际效用的目标,精神生活必须服务于短暂的快乐,于是流行读物成了文学的通常形式,我们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的文学阅读。我们的阅读感觉已经变得越来越粗鄙,体会不到文学的崇高、神圣之美。我们的文学阅读趣味,逐渐滑向平庸、浅俗,以为这就是阅读的时尚、流行和潮流,追逐炒作制造的一个个文学焦点、热点,迷恋畅销书排行榜,争做市场化的明星作家的“粉丝”。 记得西方文化大师萨特曾经这样认为,自世界文学进入畅销书时代,文学作品或说文学阅读便呈现出两种文学形式:一种是虽不值一读却拥有大量读者的拙劣文学,一种是无人去读的优秀文学。今天,我们的文学现实就是,优秀的文学越来越少,而拙劣的文学作品则越来越多,这或可说是如今文学日益趋向浅俗化、低俗化阅读的一个原因。借用萨特的话来说,这应该说是一种“拙劣的文学”的阅读,它不会去考虑如何提高大众的独立思考、审美鉴赏的能力和人格意识,它更不会教育和鼓舞我们读者去拨开现实生活的迷雾,去与潜在的危险进行斗争,它掩盖了真实的问题,提供的只是廉价的娱乐,一种我们无需付出昂贵代价的虚假的愉悦。 文学生产的这个终端如果是浅俗化的,那就使文学生产的意义大打了折扣,并在文学受众层次与文化情趣诸方面给未来的文学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限制和无形的障碍。因此,文学阅读的问题,既关乎文学生产,又关乎文学大局,不能不予以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 文学阅读,应该是我们所有阅读的核心,是我们阅读的文化精神的体现,是我们阅读的持久的力量,它往往反映了我们阅读的文化本质。在我们的文学阅读中,不能只有时尚阅读、娱乐阅读、消费阅读,不能只有功利性的阅读、实用主义的阅读。真正的文学阅读,必须是人文的、精神的、深刻的,必须去浅俗化甚至去低俗化。真正的文学阅读,能够给我们带来文化的感受性、道德的同情心和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追求。真正的文学阅读可以滋养我们心灵中的诗意,深植我们的历史记忆,让我们在思考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智慧和哲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