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罗杰斯杰罗姆·弗雷伯格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这个标题一看就是矛盾的———既然是“乌托邦”,为何又是真实的?读完我的文章,你的疑虑就不会存在了。 这是由美国人卡尔·罗杰斯和杰罗姆·弗雷伯格合著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书中用浅显的案例和通俗的叙述,生动细致地阐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理想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这就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教育“乌托邦”。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个“乌托邦”,作者用了1/3的篇幅介绍了一些学校和教师的成功做法;然后,又用了约1/3的篇幅讨论了创造自由学习环境的具体途径;最后,作者分析了纪律、价值、自由等与学校教育相关的范畴。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师级人物,罗杰斯确信人具有向善的一面,具有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一面,他认为只要我们创造出合适的教育环境,受教育者就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老师能营造一个真诚的、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其中的年轻人必会懂得自尊,学会作出负责任的选择,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兴奋感,具备见识广博、技术娴熟、自信等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 书中的案例,囊括从小学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所有年级。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案例所显示的是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哪里?教师是不是可有可无?当然不是!作者告诉我们:教师的最大作用就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做一个促进者要比做一个领导者困难得多。领导关系要求其他人都成为自己的追随者,但是促进者与其他人不能截然分开,他必须与整个团体紧紧抱在一起,成为其中普通又重要的一员。” 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作者明确指出:“真实性可以说是促进者最基本的态度。”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该以真实的自己面对学生,以真诚的姿态与他们互动,能够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人。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师道尊严”是基本内核。教师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尊长角色,是一种领导者、支配者的角色。他们“不敢”在学生面前显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喜怒哀乐,而是在扮演一个“老师”的角色。在与学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袒露自己的真实情怀,始终戴着一副面具,不敢向学生“献丑”,这样的交往和互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够真实的,存在着心灵上的距离与隔阂。 有些教师甚至在心理上建立了一种防御性机制。每当“老师”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角色受到“威胁”或“挑战”时,他们就会立即采取各种各样的抵御性措施。最常见的例子是,在被学生的问题难住时,有些教师总是害怕“暴露”自己知识与能力上的不足,从而以各种方式加以掩饰。 让学生成为自由的学习者,还必然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多教师十分担心的问题,那就是纪律问题。在传统的眼光看来,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课堂纪律肯定会变得很糟糕,因为自由与纪律基本上是一对矛盾———要自由,就可能牺牲纪律;要纪律就会失去自由。 作者明确提出:“通过自由培养纪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进行自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虽然是难免的,但“错误是最有价值的学习途径”。 由此看来,我们需要转变纪律观,不要把课堂上的绝对秩序和绝对安静作为评判纪律的唯一标准。课堂上暂时的无序,甚至是“混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种绝对安静和绝对秩序下的纪律。因为绝对的纪律是对思想和心灵的禁锢与束缚,对学生的成长反而不利。其实,“杜郎口旋风”所告诉我们的,不正是一种新的纪律观吗?在作者看来,那种抱残守缺的思想,那种故步自封的观念,才是应该坚决反对、彻底抛弃的。 构建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自己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首先要做的是,给学校管理松绑,要把学校这个“笼子”改造成为适合学生自由学习的场所。“如果学校被困在笼子中,就没有能力进行长期的、真正的改变。”其次,作者认为,要建立一个个学习型的社区。这样的社区有着合作性的网络,使社区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用来为学校服务,使所有社区成员都关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这也是对教师工作的高标准与高要求。其实,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自身素养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双赢”,也是该书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江西南丰付坊中学黄行福)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0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