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指写作或出版于1840—1919年间女性为作者的文学批评作品。其内容涉及诗、文、词、弹词、小说、戏剧等文学类型或作品;形式包括诗文选本、诗话、词话、论诗诗、题词、诗文序跋以及杂见于其他作品中的文学言论等。在文艺学、近代文学、文学批评史等相关学科领域中,近代女性文学批评尚处于缺席状态。 近年来,笔者一直着意搜集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方面的资料,仅就目前积累而言,就已发现,无论是文献数量还是学术价值,近代女性文学批评均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 文献的辑录与整理为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笔者认为,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目前大都处于未知状态,期待学界的研究和解答。 首先是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文献的辑录与整理。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文献资料是基础。但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数量到底有多少?存佚(流传)情况如何?这些最基本的情况,目前我们均不清楚。由于学界的关注,近年来,晚清闺秀诗话的面目开始逐渐清晰,但如上文所述,还有大量散见于报刊等他处的文学批评类文章未被收集与整理。具体而言,要从大量闺秀诗话集中甄选女性所撰诗话;从大量清代闺秀诗文集中爬梳文学批评类篇章;从晚清至民国报刊中搜集女性文学批评作品;还需联系国内外相关学术机构,尽量搜集近代女性作品,寻找散见于其中的女性文学批评文本。总之,文献的辑录与整理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可围绕下述两个主题聚合资料,展开初步研究: 1.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作者概况。 近代哪些女性在从事文学批评?这些女性是在何种生活境遇下评诗论文?对此类问题的解答,可初步揭示出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作者的一些群体性特征。笔者曾对《礼拜六》《眉语》等十数种知名近代文学期刊和《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中的近代女性期刊进行了细致考察,共整理出77位女性文学批评作者,发现其身份主要是女校教师、女校学生和报刊编辑。 另外,据目前笔者掌握的资料,已发现至少有139位近代女性撰写过文学批评作品,这一数字只是初步统计结果,随着资料的发掘,会有更多的女性作者被发现。但更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如女性作者身份的判定:近代常常出现男性以“××女士”为笔名发表作品的现象,这一现象在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作品中也屡屡出现,因此,作者性别身份的辨析是研究中的首要任务;除此而外,近代女性文学批评者的出身、受教育状况、婚姻状况、职业状况等均应成为考察女性作者的重点。 2.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文本概况。 笔者目前已掌握有200余种(篇)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作品,相信更多作品还有待发掘。只有尽可能穷尽地去搜集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文本,方能对近代女性文学批评做出合理的宏观把握。因此,作品数量、形式、刊行情况等,均应成为考察重点。 立足新材料 开展新研究 在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文献的辑录与整理之外,下列三个方面也属于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核心命题。近代女性谈诗论文时,较多借用了哪些传统文论资源?常用哪些命题或概念?这些应是理解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思想的核心问题,亦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不仅是诗词批评,近代女性所撰小说批评、弹词批评、戏剧批评等也应被纳入研究中。 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代表性作品与作者研究。要合理地挑选、确定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作品。为此,应当采取知人论世之方法,深入研究批评者的个性,进而探讨其批评态度;对代表性作品应进行细读式研究,分析其批评主旨与理论特色。 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历史地位。要客观地评价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必须将之置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近代文学批评、近代女性文学的框架中进行剖析。至少需要讨论下述问题。 1.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传统文学批评重在追溯文体源流、记述诗文本事、谈论创作方法。那么,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存在着怎样的血脉联系? 2.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与近代文学批评。学界基本认为,近代文学批评的核心在文学观念的“新变”(由杂文学观到纯文学观的转变);受外来文学思想冲击,批评重心由诗文向小说、戏曲等转移,经历了文言到白话的语体变革等。以此为参照,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是否与近代文学批评同步? 3.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文学。在近代女性文学乃至中国女性文学的历程中,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产生了何种影响? 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出现,不外乎新材料的发现或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就近代女性文学批评而言,新材料首当其冲。在收集材料之初,笔者也未想到,在这80年间,会有如此多的女性参与到文学批评活动中来。而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原本以为不过几十种(篇)的预期,已被几百种(篇)的可能所取代。由于此领域的材料搜集前人从未做过,因此,就现阶段而言,全面辑录文献,将新材料公之于世,是研究者的首要任务。笔者所列的基础性问题,之所以大都处于未知状态,主要原因就在于材料的缺乏。至于更深层次的理论解读,如借助社会性别理论、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小众文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式,从各个角度解读分析近代女性文学批评,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心。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2期) (作者系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