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陈漱渝:呼唤温情——我写“怀人散文”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陈漱渝 参加讨论


    儿时做过作家梦,成人之后才知自己与创作无缘:一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土壤贫瘠,二是因为艺术感受能力太差。所谓创造需要天才,就是说,摘取文学桂冠的只能是那种阅历既丰富而感觉又敏锐的人。后来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兴趣又偏向于考证,整日在故纸堆里讨生活,原有的那一点点写作天赋也逐渐被磨蚀了。
    然而积习终究难以涤除殆尽,所以有时技痒,也想写点学术之外的文章。诗歌是绝对不敢去碰的,这是文学殿堂里那块最神圣的地方,亵渎不得。写小说也难,因为皓首书斋,自己掘坑自己埋,与外部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哪里来的素材?唯一能写的就是散文。我也不懂深奥的文艺理论,只知道凡韵文之外的文字均可视为散文;凡从心底流淌出的文字,跟口语接近的文字,均可视为散文。写散文就是跟朋友摆龙门阵,而跟朋友聊天必须坦诚相见,不必穿盔披甲,所以讲真话就成为写散文的极境。真话说得漂亮,有点含蓄美、朦胧美和形式美,于是就成了美文。
    散文中我最爱读的是怀人散文。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之句,可见怀人是一种人之常情,也是一种文学传统。山水游记可以写得意境深远,字字珠玑,但让人激情难遏,血脉贲张,或拍案,或唏嘘,或喷饭者并不多见;而怀人散文则可以产生以上效应。中学时代上语文课,读过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后来又读过鲁迅的《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前辈和英烈那一张张和蔼亲切的面孔就传神写意地镌刻在心版上了,始终陪伴和激励我不畏艰难,不惧坎坷,奋然前行。朱自清的《背影》 、巴金的《怀念萧珊》 、丁玲的《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我也爱读。我想,这一类型饱蘸深情缅怀故人的文章,统统都可以称之为“怀人散文”吧。
    我在学术意义上跟“怀人散文”接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友人马蹄疾兄为知识出版社(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分支)编了一套怀人散文,选收了茅盾、冰心、丁玲、唐弢、谢冰莹、曹聚仁、周作人等中国现代作家的怀人散文。这项工程刚刚启动,马兄就患上了不治之症,于是后续的工作就只好由我来勉力完成。这套丛书当然不能说毫无欠缺,但在编撰过程中也增进了我对怀人散文的感受。
    我感到,撰写怀人散文有其特殊的难度。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画鬼容易画人难” 。描神画鬼,可以驰骋想象,无所依傍,创作空间相对辽阔。而人物是客观存在,虽可浓缩,也可廓大,决不能胡编乱造。而且人物既有其本质所在,又有其复杂一面,取舍失当,即会变形。更何况不同人对同一人物有着不同的理解、评价和描写角度,所以写出来也就难于取得共识。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对于一个并不熟识的人,如果只需突出其某一侧面,行文并不困难,有如记者笔下的“人物专访” 。但如想描写一个熟识的人物,立体化地展现其风采,下笔就难免踌躇再三。我曾出版一部三十万字的自传,其中写得最为单薄的就是妻子。其原因就是因为了解太多、太深,反而觉得分寸难以把握,笔下难以驾驭。
    尽管创作怀人散文有相当难度,我还是勉力写了几十篇,如今将其中的21篇遴选出来,交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因为缅怀的人物大多是我的师友,除台湾李敖先生之外,又大多已经作古,很多往事已成追忆,所以便从唐人李商隐的七律《无题》中取出“昨夜星辰昨夜风”七个字作为书名。我原想为自己枯涩文字增添些许诗意,待书印成之后,才知道撞书名的不同读物竟有几十种。为脱俗而媚俗,这实在是始料不及,让我十分尴尬。
    这本小书出版之后得到了一些友人的鼓励。作家张抗抗说:“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一本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怀人散文。在书中我们见到了一位又一位令人尊敬的文化大师及他们的故地,由于该书所记述的人物、场景,大多来自作者的第一手材料,所以格外珍贵。大师们生动、可亲、可信、可爱的形象,在作者陈漱渝先生笔下复活。栩栩如生,娓娓道来,与我们亲切对视、对话。他们曾经生活工作的岁月虽已远逝,但书中所描述、所赞颂、所弘扬的大师们承载的文化精神、人文情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坚守、对真善美、生命、友谊的尊重和热爱,通过陈漱渝先生的记述抒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走进我们心里,并将长久地留在读者记忆中。 ”巴金研究专家周立民说:“这本书裸线装,拿在手里很舒服。所怀之人,从胡适开始,都是现代文学大家、大学者。怀人之文,是现在被写得很滥的一种文体,很多人抹着眼泪说了很多废话。这本书却不是这样,而是篇篇有‘料’ ,这‘料’还不仅是交往中的难忘细节,而是史料的发掘、辨证、澄清,不少都关于文学史实。 ”著名民国史专家杨天石,原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李林荣教授等也参加了这本书的发布会,热情洋溢地讲了不少鼓励的话。
    文友们的褒扬,其中自然包含有偏私和谬奖的成分,不过其中有一点倒是正确的,就是我写的怀人散文虽然难以在文采方面跟当下的那些散文大家比肩,但拙作中的史料性却是相当多的怀人散文所欠缺的。 《昨夜星辰昨夜风》中抒写的对象有胡愈之、胡适、萧三、李霁野、戈宝权、章川岛、李何林、林辰、台静农、苏雪林、柏杨、李敖、林海音等文坛耆宿和知名学者,他们本人即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研究对象,而我提供的又大多是亲历、亲闻、亲见的资料,所以这本怀人散文集除了可以从文学角度阅读赏析之外,还可以供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参考收藏。
    我在前面记过,本书中的缅怀对象,大多数是我的师友。人贵知恩,贵在感恩:既感天地呵护之恩,父母养育之恩,也感师友提携相知之恩。在我的漫漫人生路上,他们曾给予我无私而切实的帮助。我有一个做人的原则:如果我做了些许有益于人的事情,一定要提醒自己赶快忘掉;如果他人曾经给过我或大或小的帮助,那一定要铭记不忘,常怀感恩之心。所以对于我而已, 《昨夜星辰昨夜风》也是一本感恩的书。对于在纸质书籍出版维艰的当下,仍乐意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社和精益求精的责任编辑,我同样怀着感恩之心。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中功利色彩愈益浓厚,所以我想用这本感恩的书来呼唤人间的温情。如果多少能在这方面取得一些效果,那这本书的意义就会超越于文学和学术。这是我十分企盼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