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同志是三秦大地哺育出的文学巨匠,他1916年7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寺沟村,这个深藏在黄土高原沟壑褶皱之间的村落,给柳青打下了淳朴、豪爽、执著的陕北汉子的烙印,他深爱的这片土地,给了他体验生活、观察社会的窗口,使他焕发出无穷的创作热情。柳青仅有几次短暂的时间离开陕西,但又都义无反顾地走了回来。无论是只身穿过重重封锁线从大东北回到大西北,还是舍弃豪华的优裕生活落脚皇甫村,还是骨灰的一半埋在八宝山一半埋在神禾塬,他的脚步始终向着陕西,向着长安。柳青用62个春秋的勤奋与汗水,走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大舞台的中央,把陕西文学事业托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柳青的作品是陕西作为文学大省的重要根基。从创作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地雷》,到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再到《铜墙铁壁》《皇甫村三年》,最后到《创业史》,柳青以严谨大气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气势磅礴的劲健笔触,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后三秦大地的农村社会变革,为陕西文学赢得了广泛赞誉,特别是他的《创业史》,铸就了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峰。这部皇皇巨著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让无数读者从中找到了光明和希望,已经成为文化陕西的靓丽名片。 柳青精神是陕西文学前行的灯塔。柳青用自己的作品和人格,为文学陕军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去年习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对柳青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殷殷嘱托全省文艺工作者,要继续像柳青一样“走进人民、了解人民、讴歌人民”。路遥说,“在中国老一辈作家中,我最敬爱的是两位,一位是已故的柳青。”陈忠实说,“我信服柳青三个学校的主张,而且越来越觉得柳青把生活作为作家的第一所学校是有深刻道理的”。陕西作家对柳青始终充满了无尚的景仰,柳青精神照耀和引领着陕西的作家艺术家一步步走出去,一点点沉下来,不断创作攀登。 在柳青精神的感召下,与他同时代的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魏钢焰,改革开放后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纷纷挂职基层、体验生活,在与人民的水乳交融中,写出了一部部传世精品,同时,作家柯仲平、胡采,剧作家马健翎、黄俊耀,国画家赵望云、石鲁等,都以不同方式根植生活沃土,为陕西文学、戏剧和美术走向全国,为“长安画派”的形成立下了不朽功勋,还有刘文西的黄土风情画、赵季平的音乐作品以及西部影视中的一些有影响力的代表作等,无不是柳青精神的延续和践行。 时代在变迁,但柳青精神必将透过岁月的灰尘永远释放光芒。我体会,弘扬柳青精神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提倡和关注。 一是提高时代的使命意识。柳青积极响应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号召,长期深入农村,亲身参加农村变革,用文学的形式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他的《创业史》塑造的不是一群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而是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弘扬柳青精神,就是要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倡者、先行者,为历史担当、为人民担当、为文学担当,透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深度的作品,抒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进步的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鼓舞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二是坚守初心的赤子之情。柳青常说,“文学是愚人事业,只有愿意为文学卖命的人,才能干好这一行”。他时刻践行着自己的誓言,1978年在病榻上一边靠氧气瓶维持着极度虚弱的生命,一边以强大的意志力口授修改《创业史》第二部;在生命垂危之际还在说“让我活上三四年就好了,我可以把我的事业给人民交代一笔账”。他最大的恐惧不是自己的生命即将消失,而是自己的创作计划未能完成,弘扬柳青精神,就是要坚定对文学价值的信念,无论身处生活的顺境逆境、还是处于创作的高峰低谷,始终不忘初心、善始善终,把文学作为终生的事业,无怨无悔、勤勤恳恳搞一辈子。 三是为民立命的百姓情怀。1958年11月,柳青这样表示,“终生和群众在一起的决心更坚定了,个人的创作只要和工农兵的事业结合起来,就做不出坏事,脱离了工农兵,就有可能坏事”;他说,“我自信为了人民,绝无私念,更无其他意图,因为我没有完成写作计划以外的任何目的”。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柳青这种真挚热烈的为民情怀。弘扬柳青精神,就是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创作为了谁、创作表现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搞创作,从群众多彩的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营养,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想说的话,用文学作品为人民鼓与呼,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四是甘于寂寞的至高境界。柳青常以“六十年一个单元”来告诫自己和勉励后学,意思是说,搞文学要耐得住寂莫,不为享乐浮躁所动,不为文学时尚所动,要吃大苦、耐大劳。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专门强调了当前文艺界存在的浮躁问题,并指出“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就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柳青的“静”与时下的“躁”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天作家的生活创作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种潜心创作的毅力应该是不变的。弘扬柳青精神,就是要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厚积薄发,把浮躁的心静下来,让精品意识在心里扎根,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孜孜不倦地追求梦想。 柳青精神是陕西文艺复兴、文学陕军再出发的旗帜。省委省政府对弘扬柳青精神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设立了陕西文学最高奖“柳青文学奖”,推动作家艺术家到基层体验生活制度化,组织召开“柳青精神”研讨会,启动实施“文学陕军再出发”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实施“大秦岭中国脊梁文艺创作工程”等等,柳青精神已成为陕西文学、文学陕军的精神支撑。 当前,陕西上下正在按照习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奋力追赶超越,为文学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创作素材,我们将以这次缅怀柳青同志为契机,深入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繁荣发展文艺的《意见》,主动担当时代大任、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文系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桂同志在柳青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