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文艺评论,作者为何“隐形”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网 陈原 参加讨论


    原标题:文艺评论,作者为何“隐形”(金台论道·告别平庸系列谈②)
    文艺创作离不开评论,这大概是谁都明白的事情。文艺评论写得多写得好,自然就会出名,成为评论家。即便是网络作者,起个怪怪的网名,但读者、网民大多也知道这是何许人也,开讨论会时主持人一介绍,大家一片掌声,显然,他们早已名声在外。可是,近年来,网上又产生了一种“隐形评论人”,所谓隐形,就是化名或匿名,没人知道他们是何方神圣,他们每一发声,读者和业内人士就会费一番猜测功夫,“这是谁啊?”
    文艺评论为什么要“隐形”?我想,这与文艺评论的现状有关。评论一旦真名实姓,就要多方顾忌,最起码也要顾及人情,这么多年的老关系,低头不见抬头见,无论怎么写,话都不能说得太直率,更不能太尖锐,于是,先是称赞,末了再加几点“但是”,温温吞吞,就成了评论的基本套路。
    对平庸,评论大概最难启齿。特别好,你不妨敞开说,特别差,你也可以言辞犀利。就怕那些好也好不到哪去、差也差不到哪去的东西,想说亮点,没几个,想说弱点,似乎也不很明显,于是干脆不说,或是不疼不痒地来几句,何必为了个不上不下的作品得罪人。
    评论对平庸作品的失语,可以说,是平庸作品泛滥的缘由之一。这种创作最保险,还最容易过关,虽说留不下来,但当作业绩总是可以的,而且,平庸之作往往数量最多,批评平庸就等于批评了多数人。
    其实,评论不但要赞扬佳作、批评劣作,更要直面平庸之作。甘于平庸的状态有时比制作劣品还要危险,危险就在于人们不易察觉,舆论容易放过,危险就在于鉴别平庸有一定的难度。你稍稍吹捧几句,平庸就可能被拔高成上乘,些许粉饰,平庸说不定就能以佳作而获奖,略加掩盖,平庸很可能在观众眼皮底下轻轻滑过。
    如今,似乎只有“隐形”评论不怕直面平庸之作,任他们怎么说,别人都不知道他们是谁,不知道,当然也就无所谓得罪,而读者只有从这样的评论中才可以真切看出一部作品的得失。无论你怎么看待“隐形评论人”及其批评的形式和语言,他们毕竟给文艺评论带进一股新风。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评论将来只会日益增加,有人不图名不图利,加入文艺评论的行列,对此,我们只求多多益善。只要他们的批评有益于文艺,何必在乎其真实身份,有没有专业背景?评论越多越表明大众和社会的关心程度,从什么角度看,这都是好事。
    网络文艺评论早晚都会成为潮流,自媒体文艺批评自然更要冲上最前台,为了表达真实观点,匿名或化名肯定是一种首选。就好像当今的影视作品,网络舆论的左右能量格外巨大,连传统媒体的声音都需要借助网络发力,如果有分量的网络评论失语,优秀的作品就会在煽情的博客、情绪化的跟帖、近亲繁殖式的微信中淹没。
    自媒体式的文艺评论,其语言和样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出舞台作品,一部小说,一位作家或者艺术家,对他们的精彩评论或许来自一传十、十传百的微信。在微信里,我们看到的有可能是一封“古人”来信,也有可能是一篇充满调侃的杂文,还有可能是一个人自说自话般的问答,而这样的评论样式恰恰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传统文艺评论,近些年实际都在“+网络”,期待借助网络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可是,光在那里“+”不行,其自身也要适应新的传播方式,在标题、叙述方式、语言表达上都要面对新的时代。“隐形评论人”的出现,对传统文艺评论而言,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