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电影批评之道——评《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价值取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张帅 参加讨论


    
    千禧年至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多媒体时代已经来临。而作为老牌“精英化”的传统电影行业,正在经受着电视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的双重夹击。电影批评作为电影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又该如何引导整体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作为电影批评传统“高地”的专业期刊和纸质媒体,又该如何扛起“权威的大旗”。
    从电影到电视再到新媒体,笔者认为,是进化,也是退化,从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到目前的网络大电影,艺术手法的继承,技术手法的突破,带动着“电影”在不同平台前行。虽然有继承,却不代表有成就。从“精英电影”到“草根电影”的改变,后现代主义的传播以及技术与受众的影响,从某些方面表达出了电影产业的退化趋势。那么多媒体时代下,如何依靠电影批评理论对电影发展进行反思和总结,甚至是健康的引导,就是业内重要的问题。
    《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价值取向》专门就这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传统的电影批评专业期刊和纸质媒体,凭借其深度性、专业性、学理性,一直作为电影产业界的一块“高地”。“高地”上的大旗,如何引导整个行业去发展,就是该书要讨论的问题。电影批评不是狭义上的批评,它是一种思维反省,是观察,是总结,是引导,同样也是交流,终极目的是如何呵护电影的健康成长。
    电影批评就像一声号角,在整个电影产业出现倾斜之时,给予一声鸣响,声音的回荡能够使忙碌的业内人士停下脚步,进行冷静的思考。但是,互联网的冲击力能量巨大,影响力之广是难以想象的,它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电影批评界也是如此。
    新媒体的电影批评平台如手机、微信等具有明显的网络符号性,他们的“草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传统专业期刊以及纸质媒体,作为电影批评界的“元老”难以避免受到新媒体式价值观的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有它积极的一面,目前的电影产业,从经典的好莱坞制片厂式,继续发展丰富。社交媒体出现以后,微信、微博、各大门户网站,在电影的发行和反馈渠道上起到了很好效果,甚至加快了电影的制作和放映周期,一部电影出现,通过网络渠道宣传,能更快速、精确的引起受众注意。而作为电影批评环节,传统的权威期刊和纸质媒体作为代表电影产业的重要环节,它的“总结和畅想”往往能够给一部电影画上圆满句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正是由于它拥有的这种特权,也让它的发展产生了变数。
    “精英化”如何健康地引导“草根化”?电影理论究竟是工具还是终极目的?
    首先,在当代学术刊物电影批评以及价值取向中,“随着媒体批评的发展与不断扩张,尤其与如日中天的网络批评相比,传统形态的电影批评在理论意义上或‘正规’意义上的主导性与引领地位并未改变,从这个意义而言,它非但没有失语,还掌握着足够的‘话语权’”。
    其次,张智华等秉承内容为王的传媒发展的现实。艺术批评同样需要行业标杆、行业规范,需要领路人。接下来,继续深挖,对前沿的具有争议性的西方电影批评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电影批评需要理论指导,但是不能盲目套用”。
    虽然电影批评家关注西方当下前沿的学术话语和批评理论模式本身并没有错,不过有些批评实际上扮演的是西方电影批评传声筒的角色,无视西方前沿学术话语权形成的语境,直接将西方学术话语移植到中国,出现了用西方学术理论演绎中国电影的现象。为了证明自己批评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他们首先在西方各种电影批评新方法中寻找依据,而很少去质询这些批评话语是否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食洋不化”的倾向,甚至陷入了“方法论崇拜”、“工具论崇拜”。在大量西方电影理论特别是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当代电影理论渗入电影批评之后,一方面,电影批评的学术和理论品位确实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普通观众和读者却在充斥着包括“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俄狄浦斯情结”等陌生概念面前望而却步,当然,这并不是说拒斥电影理论和取消理论模式的电影批评才是我们提倡的,但目前的状况是若没有对电影批评所依赖的西方电影理论背景,想要读懂一篇由满眼看似认识的字句组成的电影批评着实费力。
    《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价值取向》准确地阐述了电影理论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认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这种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之间的对话困难,身体力行地去搭建创作与理论间的有效对话平台,在增强理论高度的同时,注重其实用性的拓展,做真正可以与实践互动的学术理论。以近几年学术刊物上的电影批评来看,电影批评呈现出多元开放、多姿多彩的面貌,并努力摆脱旧有的、广受诟病的学理晦涩、曲高和寡、脱离创作实际的状态,努力紧随市场步伐,贴近创作和作品实际。电影批评开始重视读者,重视观众的需求,不再一味地陷入自说自话的高深理论中,而是努力将电影创作和电影观众两头衔接起来。比如近几年来学术刊物电影批评中对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话题电影的关注,学者们抛弃高深莫测的理论语系,用更为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的语言,对影片的情景设置、内涵意味、表现手法、类型特点、风格特征、演员表演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并从文本出发进一步诠释影片的思想。这类电影批评都体现了学者们倾心关注创作、贴近作品实际的写作姿态与价值取向,这类电影批评虽不直接参与创作,但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创作。
    “接地气”可以说这种风格是作者笔下的电影批评和电影创作以及观众之间的适宜的联系。作者开始就提出一些电影批评家开始重视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的衔接,经过一系列的举例论证,当代电影批评的侧重点与价值观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