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丢书大作战,请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腾讯文化 王耳朵 参加讨论


    由自媒体“新世相”模仿发起的“赫敏”地铁藏书活动“丢书大作战”,连日来已与强大的质疑冲击波正面相扛。
    喧哗四起,质疑多聚焦在“作秀”,相信“新世相”并不会感到惊奇,因为此前发起的“逃离北上广”亦已受过被舆论指为“炒作”的考验。这次,“丢书大作战”更进一步,侵入阅读领域,可看做故伎重演。只是另一个负面效果亦随之产生,不少跟风者故意丢书在地铁,拿起摄像头,测试并记录路人反应,有侵犯隐私之嫌。
    目前暂未知“丢书大作战”的整体效果,但已有乘客反应,他们在地铁和滴滴顺风车上发现了被丢的书,但几乎无人拿起来阅读,有网友甚至担心,这些没人看的书会否被保洁人员捡走。
    在国外风靡一时的“地铁丢书”,为什么在中国最终成为了一地鸡毛?丢书大作战,除了秀,还剩下什么?
    一、“赫敏”地铁丢书是自发行为,“新世相”丢书则是赤裸裸的策划和营销
    比较一下艾玛•沃特森的地铁丢书和中国版的地铁丢书的效果,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赫敏”饰演者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里藏了100本书,号召大家像寻宝游戏一样去找。艾玛•沃特森还在书中附上亲自手写的纸条,并把整个事情发布在自己的推特上。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大家利用通勤的时间读会儿书。结果“整个伦敦都疯了”。
    不少伦敦市民都参与到寻找艾玛•沃特森书籍的活动中,并开展“丢书接力”。有的伦敦市民捡到书看完后,会认真写两份感受,一份特意发给艾玛•沃特森,一份夹在书里分享给下个捡到的人;一些热心的读者,深感从活动中收益,他们争相成为了志愿者,他们免费为活动搭建网站,为贴纸设计出主意;出版社也主动找上门来寻合作,他们会免费提供书籍,甚至赞助贴纸费用。
    在国外风靡一时的“地铁丢书”,为何到中国就显得“水土不服”,就难以形成看得见的涟漪效应?
    正如观察者早已经指出的,“地铁丢书”行为要制造出最大的涟漪效应,丢下的书,要能被拾到的乘客自觉来寻找、安静来阅读,必然要建立在几个基本的前提之上。譬如,阅读是整个社会的自觉行为;譬如,读书会被认定是有品味者的作为,而不是其他;再譬如,人们更乐于从书籍中获得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安静。而在中国,很难说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前提与阅读的氛围。
    再者,国外的地铁丢书更像是一场爱书者发起的行动。艾玛•沃特森,不仅本身就是一名“学霸”,更是一位超级热爱读书之人。她不仅平常习惯在社交网络之上分享自己所读的书,而且就在今年,还成立了专门的读书俱乐部。她发起的地铁丢书行为,完全是一个爱书人自然而然的举动。反观中国版的“地铁丢书”,它是由一个微信公众号而发起,是在与地铁、航班、网约车等管理部门达成合作后再进行,且邀请了人气很高却非最热爱读书的明星参与其中。如此举动,更像是一次精心的策划与自我营销。既然是策划,既然是自我营销,这场突如其来的“活动”必然遭遇尴尬的现实,与预期相去甚远。
    二、“地铁丢书”是千万个模仿秀中的一种,流于浅层与形式,难免不走样
    中国版“地铁丢书”,之所以被观察者称为作秀和形式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选择了地铁等交通工具来作为活动的载体。而和国外的地铁不同,中国的地铁车厢往往相对拥挤,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地铁车厢更是像一个沙丁鱼罐头,乘客几乎都无立足之地。如此情况下,又怎能有阅读的空间与心情?看不到这些,选择地铁作为“丢书”的场所,此种中国式模仿,只能沦为形式。
    其实,只要去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中国式模仿往往都流于表层,不仅仅是“地铁丢书”,之前的“冰桶挑战”如此,“街头免费冰箱”亦如此。
    冰桶挑战赛,简称冰桶挑战赛或冰桶挑战,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内容,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仅在美国就有170万人参与挑战,250万人捐款,总金额达1.15亿美元。
    然而,中国版的“冰桶挑战”活动,媒体和民众更多关注的是哪些名人参与了这项活动,更多被报道的是名人们参加活动时“非同寻常”的表现。有所谓的“慈善家”,更是把“冰桶挑战”活生生地搞成了一场娱乐活动。与此同时,很少有人去关注到“冰桶挑战”活动中最核心的一些信息:应该向谁捐款?谁是捐款的管理机构?怎样来监督捐款的使用?中国版“冰桶挑战”,最终成为娱乐和热闹。
    具体到“街头免费冰箱”活动上,“街头免费冰箱”其实就是“食品银行”的一种形式,这也是一些发达国家比较通行的做法:通过公益组织的有效运作,将商家乃至私人富余的食品,经捐赠的流转,放置于街头的冰箱之内,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食用。应该说,这是一种有创意且被验证行之有效的公益方式。然而,从中国目前的试点城市来看,该项目仍有“夭折”的危险。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那些在国外流行且能成熟运作的公益项目,一到中国就变形与走样?没有进行细化和因地制宜的准备,没有从活动内核着手进行推广,只为模仿而进行模仿,只为流行而复制流行。中国式模仿又怎能不成为作秀?
    三、“丢书大作战”尴尬现实的背后,是社会阅读土壤薄弱的痛点
    中国版的“地铁丢书”,不光留下一地鸡毛,还扎了一下大众阅读的痛点。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4本(含电子书),和一些发达国家比起来,这显然是一个尴尬的数据。而要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全民素养,依靠包含着噱头的“地铁丢书”,显然不行。
    到底该怎样来真正培育“阅读的社会”?
    一味模仿,不能带来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升,相反,还可能成为闹剧。社会文明与文化行为的形成,从来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是日常点滴进步的累加,不要期待它在一日之间速成。
    国外的经验显示,全社会阅读氛围的培养,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推力,譬如英国,从孩子童年时期起,不少英国家长就注意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关注与兴趣,英国很多家长都有睡前给孩子念书、讲故事的习惯,而家长自身的读书习惯,更是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也证明,读书习惯一经养成,会陪伴孩子终生。另外,英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之多,在整个世界应该都属少见,绝大多数的城市,除了教堂,图书馆都是必备的设施,并且,这些图书馆都是“活”的,它们会定期举办各种读书类活动,激发民众对于阅读的兴趣。
    具体到中国,政府要做的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社区书屋等设施,尽可能地覆盖到更多的人群。当读书成为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当读书不包含功利的因素,“阅读的社会”就会水到渠成。
    结语
    源于国外,起于喧嚣,明星参与,最终归于静寂与鸡毛,中国版“地铁丢书”的结果,其实早可以预料。对于类似“读书习惯”等社会文明方式的养成,应该抱着一种踏实的心态,努力去从一件件“实事”做起,少些营销与表演,多些真诚与针对性,让每一件“实事”都能看得到效果,看得到它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