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为刘长瑜,右为叶少兰。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日前举办了成果座谈会,杜近芳、迟金声、刘长瑜、叶少兰、于魁智、张建国、王蓉蓉、朱强、胡文阁等京剧艺术家都出席到会,对这一工程给予了极高肯定。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还向全国的京剧院团、艺术院校、公共图书馆的代表赠送了《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大型音像出版物。 “京剧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自2011年启动,历经六年,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宁夏、浙江、辽宁、河北等地抢救性地录制了149位老艺术家的口述艺术经验专题片,结集出版了三集大型音像出版物,并从中编辑出版了丛书《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6年间,先后有包括梅葆玖在内的30多位老艺术家辞世,但也留下了最宝贵的音像资料。 这149位京剧名家包括各行当、流派的表演艺术家,卓有成就的鼓师、琴师、教育家、研究家、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师,也有熟谙台前幕后的老戏骨、管理者;既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科班戏校“富连成”、“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硕果仅存的传人,也有新中国成立后戏校培养的前几届毕业生;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荀慧生、裘盛戎、奚啸伯、李多奎、张君秋等大师的门徒弟子,还有和大师们同台演出的老演员,年龄最大的老艺术家已年逾九旬。(王润) 抢救保护京剧,要和时间赛跑 ■叶少兰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发起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项目,历时六年,集149位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的宝贵影像资料,时长250个小时,表演、音乐、编导、教学等内容,前所未有。我认为,“谈戏说艺”工程宏伟,意义深远,实效显著,利在千秋。这也是一个文化保护与创新的产物。 十年浩劫,京剧传统艺术被清理出戏剧舞台,造成了几十年京剧人才、剧目、技术、教师的流失断档,规律丧失了,标准无存了,专业无本了,权威无根了,各自为政了,国粹无魂了。是音配像伟大的创举,挽救了京剧优秀传统资料,救京剧失落于水火,为京剧的继承发展,挖掘保护、弘扬、教学,研究、承上启下,开辟了新的天地。京剧基金会又面对人才培养,基础教学、教师延续、规律传承予以了特别的关注。面对单凭录音录像学戏,不懂不明剧目艺术、技术真谛,剧目有形无质的现象,基金会发起了“谈戏说艺”的传承保护艺术工程,我也参与了这一工作。 这是一个抓住根本的大事件。中国的京剧不是单一的技术表演,它是一个艺术门类综合性很强的讲理的艺术,是用高超的表演技术有选择地为剧情为人物、塑造人物个性,载歌载舞讲故事的,虚拟夸张,讲究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程式化、规范化,又有情有理,合乎生活逻辑的表演艺术。京剧所以被称为国粹,就是艺术处处讲究,无其可比。 “谈戏说艺”可以让你了解京剧为什么是国粹,“谈戏说艺”就是要说明京剧的真谛,使演员、乐手、编导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一个明白的演员不要做一个糊涂的戏匠。在表演中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苦练基本功,增强和丰富表演艺术手段,更准确更生动更有感染力的去高水平地表现人物,告诉你怎样才能成好角儿,什么水平、条件才能是好角儿,不是唱一出就是好角儿。告诉你每出戏、每项技术怎样是合格,是标准,不是演了就是对。告诉你得创作。告诉你不要只看待艺术家的成就名誉,要看到他们背后的心酸和他们的成就、艺术、艺德是怎样取得的。告诉你舞台上的美不完全取决于扮相和形象,而是取决于内在的修养和气质。“谈戏说艺”是经验的传承,是教学的高级阶段,是实质上的口传心授。 在抢救和保护国粹京剧中,我们必须要和时间赛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六年里录制“谈戏说艺”的149位艺术家,已有32位过世。如果没有抢救,这近四十位的艺术家的经验、知识也就带走了。 因此,“谈戏说艺”不是纪念品、收藏品、展览品,而是要成为现实中戏曲教育的应用教材,专业必修课。专业剧院团有必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要学习、要进修才有进步提高,才能建设好我们的院团。青年演员要补上这一课,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必须这样做,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德艺双馨、人民喜爱的艺术家。这是我的希望。 (本文作者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我们为什么要做 “老艺术家谈戏说艺” ■刘长瑜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发起并主办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项目,自2011年启动,历经六年,完成抢救、录制、编辑制作了149位老艺术家的访谈,业已结集出版了三集大型音像出版物,并且从中编辑出版了丛书《谈戏说艺——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作为这一大型活动的策划者、发起者和组织者,我深感欣慰。因为,我们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京剧艺术、探寻艺术规律,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六年前,我们为什么会有做“京剧传承与保护工程”这样的想法?因为我是建国以后开始学戏的,那个时候学的剧目、练的功也不少,但是听老师们说,也有很多我们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的戏,有很多的技艺和规范等等,我们这一代是不懂的。我们深知,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京剧是由艺术家创造并且活在艺术家身上的艺术。一部辉煌的京剧发展史,是以灿若辰星的艺术家群体的成长史为核心的,是由他们传承、创演的一出出经典剧目,以及在其中呈现的表演艺术组成的。然而随着光阴流逝,老艺术家或者离世或者年事已高,艺随人走,这对于京剧的传承发展,失去了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断裂了很多艺术渊源,我们少了很多手段。 因此,抢救、传承前辈艺术家们在学艺、表演、教学乃至创新等方方面面的宝贵经验,包括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戏曲学校、北京戏曲学校等前三届毕业生、梨园世家子弟),把从前辈艺术家、祖辈、名师那里,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悟到的、甚至熏到的艺术经验,点点滴滴,总结下来,传播开去,使当下的京剧传承发展可资借鉴,刻不容缓。 这个工程实施六年里,我们就是抱着这样急迫的心情工作的。这里,有我们这一代京剧人沉甸甸的责任感。 六年来,我们这项工程,得到受访老艺术家们的倾情支持。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艺术工程。他们毫无保留地谈戏说艺,身体力行地示范指点,留下从艺几十年的经验及传承体会。那些垂垂老矣的艺术家,尽管身体已经衰弱,但一谈到学戏、演戏,依然神采奕奕,回味无穷。这令我们非常感佩! 纵观这一百多部访谈专题片,给我们很多感受。当年的好角,无一不是以唱念做打表演技艺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几乎所有的老艺术家在分析流派的特点时,回忆与前辈大师同台演出的感受,都是从大师在戏中每一个唱腔、每一个细节处理、每一个技巧运用谈起的。艺术魅力在于细节,令观众难忘的也是细节,这难道不是当下演员应该格外重视、感悟的吗? 在访谈中,老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当年流派的红火和受追捧的盛况,虽然对流派表演艺术风格特色见识见解各异,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知道所谓流派绝不是现在存留的几出戏能代表的。各个表演流派的形成与特色,是大量剧目的积累形成,反之,一个流派的式微,也是剧目传承缺失之必然。 在谈戏说艺中,老艺术家们不可避免地都谈到自己学艺成长的经历,虽说他们学艺道路不同,成长密码各异,但是我们能从中窥见老一代京剧艺术家成长的共性规律。一是为生存,一是要尊严。那时学艺演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戏比天大。要想成为好角,要想在舞台上站住,吃上唱戏这碗饭,就必须经历严苛基础训练,吃大苦,受大累;要经过拜师学艺,有序传承等一系列的过程。而生存与竞争是他们走完这一过程的原动力。在舞台竞争中自己的表演能够叫好叫座,受同行、观众的尊重,就要技压群芳,就得有所创新剧目,就要摒弃门户之见,学得多,会得多,才能与名家同台,才能挑班唱戏,这些在老艺术家们回忆当中都有体现。貌似简单,实则深奥。 京剧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不能脱离传统根基。我们专门安排录制参加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京剧现代戏创作演出艺术家的访谈。我们看到,当年这批艺术家是一个具有深厚京剧传统根基的群体,在现代戏的演出中,经历了一个主动创新、反复磨砺、挑战自我的过程,从中积累了运用京剧传统表现手段和规律、创作演出现代戏的成功经验。我想,对这些成功经验的总结,对于今后京剧新剧目的创作、表现现代生活、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谈戏说艺中,老艺术家们在回忆当年的恩师、师兄弟、师姐妹、合作者,回忆受到的教诲,看到的好戏,好角,哪怕是令人叹服的一个细节处理,都是那么的印象深刻,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和尊重。让我们感受到当年京剧大师、前辈与后学之间是怎样的尊师重道,代代相习,艺术传承有规有矩。这就是京剧的道德传统,是当下最应该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京剧界的正能量。 我虽然已经从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退下来,但对京剧艺术,我激情永在,永不言退。京剧的传承、保护、发展,还在路上,我愿意和大家一道,继续砥砺前行! (本文作者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