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 “四点希望”,鼓励大家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总书记的四点希望,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之中,连接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人民的选择与意愿。就文学而言,欲筑就新的高峰,也离不开我们文学的优良传统,而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学,正是我们重筑文学高峰的基因宝库。 新的文学高峰应植根于中国文学的民族精神传统。在此次文代会、作代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方面便体现于文学。中国文化是连续的,中国文学也是连续的。中国文学自有其优良的传统在,不能弃绝与割裂。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于一脉相承的语言和文字,还体现于一脉相承的精神气质与价值观念。文学作品是民族精神传统的重要载体,中华儿女在各个时代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耸峙起一座又一座文学高峰。文学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情感表达,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在于追求家国理想与人文关怀,强调”文以载道”,关心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每逢民族危难之际,文学往往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利器。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爱国歌》、严复的《天演论》、陈天华的《警世钟》《狮子吼》、李辉英的《万宝山》、田汉的《卢沟桥》、茅盾的《炮火的洗礼》、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等。这些作品将爱国主义情怀的民族精神深深渗透到文学中,体现为一种汹涌澎湃、沸腾燃烧的热情。这也是今天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再筑文学高峰的基础。强调传统,并不意味着排斥异质文明。在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此番再度强调,“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越需要平等的对话与互补。文学是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窗口,也是展现自身文化的窗口。 新的文学高峰应植根于中国文学的人民主体传统。中国文学的传统,既强调“缘情”,体现个人情感;也重视“言志”,表达政教理念与家国理想。个人与集体之间,得到完美的结合。我们的祖先认为文学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而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文学能够反映政治变迁与时代发展,并能对社会和人民产生积极作用。《礼记·乐记》云:“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唐人裴延翰在《樊川文集序》中也说:“文章与政通,而风俗以文移。”“文与政通”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理念,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能反映并影响社会大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指出文学不但要“补察时政”,还要“泄导人情”,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元稹、张籍等主导的新乐府运动,便强调文学要反映时事,体现人民的喜乐与疾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此次讲话中也强调:“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脱离人民的文学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这也是南朝一些宫廷文学受到诟病的重要原因。“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作家本身便是人民的一分子,文学来自个人的心理体验和审美情趣,更来自于作者所置身其中的社会。文学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正如鱼不能离开江河湖海。欲谱写出反映时代强音的乐章,需要我们赓续中国文学以人民为本位的传统,书写人民故事,彰显民族精神。 新的文学高峰应植根于中国文学的勇于创新传统。强调传统,并不是意味着一味的复古。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同时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的祖先强调文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味模仿前人。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也强调创新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针对当时复古风气的流弊,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指出:“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叙小修诗》)中国文学自古以来注重创新,不断革新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发展,创造出一座又一座文学高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学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此次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如王国维所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浪漫瑰丽的楚辞,磅礴绵延的汉赋,气象万千的唐诗,豪放婉约的宋词,诙谐率真的元曲,所谓“世道有升降,风气有盛衰,而文采随之”(虞集《李仲渊诗稿序》),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时代的变迁。“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文心雕龙·议对》)中国文学注重创新的传统在当下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鼓励我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而不能故步自封,满足于现状。 新的文学高峰应植根于中国文学的德艺兼修传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种“立德”高于“立言”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德”关系的基调。孔子也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中国的文学传统极为重视作家的人格问题,注重道德评判。文学是人格的体现。所谓“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叶燮《原诗》),“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文学能够反映作家的精神面貌与道德品性。如果一个人缺乏基本的气节,他的文学成就也会大打折扣,因为文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组织,更是精气神的流露。这也正是屈原、陶渊明、鲁迅备受我们推崇,而潘岳、钱谦益、周作人饱受争议的重要原因。因此清人洪亮吉在《北江诗话》中说:“诗人不可无品。至大节所在,更不可亏。”正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在中国文学的传统中,忧国忧民、忠贞不阿、正道直行、安贫乐道是作家的基本道德操守。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在国家面临转型期的当下,作家需要面对各方面的诱惑,更需要有坚定的毅力与勇气。有道德的心灵,才能书写出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字,从而影响到更多的心灵。 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并非本文所能涵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正是与中国文学的传统相契合的。中国的文学并非一座座孤峰,而是绵延的山脉。要重筑新的文学高峰,需植根于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迎接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