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中国杂技教育将何去何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郭云鹏 参加讨论


    
    杂技剧《阳光梦》剧照
    日前,第三届国际杂技教育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外杂技专家各抒己见,交锋碰撞,共同为中国杂技教育问诊把脉,当下杂技教育面临的问题被深入剖析,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教育层次低,发展潜力不足
    上世纪50年代,中国杂技率先突破政治壁垒,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排头兵,为国家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与肯定。时值全国各行各业创建高等院校,国家也曾提出筹建杂技学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创立,杂技艺术错失了建立高等教育的绝好机遇。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创办杂技学校,到目前为止,共有5所杂技学校及部分艺术学校的杂技科。
    几十年来,中国杂技教育一直停留在中等专业教育这个较低的层面。原本北京杂技学校、吴桥杂技学校、濮阳杂技学校这些有一定办学规模的专业学校,欲率先升格为大专以上的职业教育,可是由于相关政策的影响也无法实现向高层次的突破,杂技教育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无法上升,低水平重复的尴尬境地,直接影响到杂技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能力弱,科学化程度低
    目前,除没有杂技高等教育外,全国乃至各省市的艺术研究院所尚没有杂技专职研究人员,而高校和研究院所恰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和中坚力量。由于杂技在这方面的缺失,直接导致杂技行业的科研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杂技教育没有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杂技理论从业人员少,研究成果少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此外,当下的杂技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关注与探究,自然科学在杂技行业的应用鲜少涉及。与杂技最为接近的体育,《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自然科学已经被广泛应用,有的学科已经走到世界前列,而杂技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科学化程度低导致杂技专业教育仍停留在对经验的传授上,缺少科学训练,致使演员伤病的多发、普发,很多人因此过早告别舞台,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
    专业设置单一,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杂技教育只设置有杂技表演专业,主要以培养杂技演员为主。课程设置以杂技技巧的掌握为重,专业目标十分单一。随着杂技艺术的快速发展,杂技人才需求呈现细分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杂技教育、杂技编导、道具研发、舞美设计、艺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缺口是当前杂技教育体系十分匮乏且无法满足的。
    在各学校从事杂技专业教学的老师,多为杂技演员离开表演舞台后转岗而来,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从教培训,再加上自身文化知识的欠缺,对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把握和应用的水平有限,致使执教水平偏低,教学过程中沿袭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经验式教学,盲目和随意性教学问题凸显,杂技理论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上杂技教育问题其实已经困扰杂技界很多年,有的甚至是老生常谈。可是,老问题尚未破解,迅猛发展的新业态又让杂技教育面临着诸多新困惑。
    全国普现学员招生难
    曾几何时,杂技演员出国频繁开阔眼界,可以挣到外汇改善生活,还拥有文艺团体的国家干部身份,是多少人羡慕和向往的职业。曾有杂技团领导这样回忆当年招生的盛景:团里计划招收四五十名新学员,报名者达上千人,身体素质、身材相貌都有严格的标准,选中者可谓是优中选优的佼佼者。
    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很多人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从事杂技训练。由于报名人数少,学员的选择范围变得十分有限。尽管当今各杂技团校无论训练条件,还是生活待遇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很多省份不仅免除了学员全部学杂费,而且还发放一些生活补贴,但是招生难的状况仍然没有太大改观,令人堪忧,生源匮乏成为杂技艺术能否薪火相传面临的最大挑战。
    演员艰难应对新业态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在给杂技院团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杂技发展的业态。越来越多的杂技演员要完成从“单位人”到“职业人”的转变,来适应这种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整合的组织形态。原来演员只要练好功、演好出就行,而随着职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演员“复合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当前的杂技教育水准,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受教育程度偏低成为杂技演员职业生涯和事业发展的短板。
    杂技剧是近年来杂技艺术一种全新的创作模式,戏剧概念的进入,将原先位于传统杂技表演重心的技巧展示转化为角色在舞台上的行动。这一业态变化让杂技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实现对杂技技巧的掌控和展示,还要完成在特定故事中、在规定情境下角色的扮演。对导演意图的理解、剧情的推进、人物的塑造、角色的深挖等,对杂技演员在舞蹈、音乐、戏剧乃至文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往往是当下杂技教育所欠缺的。
    杂技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杂技教育,把杂技纳入教育体系,是传承发展杂技艺术最为有效的方式。可是,羁绊中国杂技教育发展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已使其落后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并越来越成为杂技艺术发展的瓶颈。正处于前进十字路口的杂技教育,它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令我们深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