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飞机》(新蕾出版社)是一个令人心动而难忘的中国故事。关于重庆大轰炸,关于中国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抗战时期的特殊遭际,左昡以一个孩子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值得回味与记取的细节,进行了多侧面与多层次的情景再现。我们会惊异于她笔触的沉稳从容,感叹她作为一位年轻写作者以形象回溯历史的能力。她找到了一条通往过去的幽暗通道,她恢复了战时儿童们的天真、纯洁,以及被野蛮突然中断的无忧无虑,如同再现当今的孩子所共同拥有的顽皮与欢笑那样,给人以如在眼前的现场感。为此,她寻访自己生活过的这座城市大轰炸过后的遗迹,探问那些从苦难中过来的人们。 从文本出发,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她在创作中所经历的巨大的内心波澜。其实她的不二秘籍是自己内心的丰富充实,她坚定地让自己的笔忠实于自己所寻访过、聆听过的一切,辛勤弥补由于年龄和经历所限造成的缺损。她的目光伸向不算遥远的过去,以孩子的目光去观察世间的一切,见证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跌跌撞撞、坎坎坷坷,因此令人读过难忘。 《纸飞机》之所以有意义,倒不是就人们所想象和设定的价值而言的,而是凭借着文字本身的力量。左昡像是建造了一方具有无与伦比的秩序的故事盒子。这个缤纷的盒子打开之后,魔法出现了,从四面八方散射的光亮照亮了一段历史,那些完全透过儿童目光见证的一切,有着一尘不染的澄明,让人细致打量过去的一切和现在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纸飞机》放飞的是我们对过去那段历史尚未很好整合的想象,以玲珑剔透的面目引起人们的感叹。 《纸飞机》一个不可忽略的价值是其给这种秩序生活故事赋予饱满、温暖的质感,是对中国人自主生活方式的自豪感进行了文学重建。而透过儿童的目光,所有的一切更为亲切温润,很好地印证了德国文豪歌德对中国人的印象。歌德曾说:“中国人几乎和我们有同样的思想、行为和感情,我们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明朗、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而小说中所描写的,也恰好注解了英国近代哲学家罗素对中国人的道德信条、价值追求的由衷赞赏:“中国人温文尔雅,他们所要求的只不过是正义和自由。他们的文化比起我们的更能使人类快乐。” 所有这些痛苦,重庆人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时间的推移中,这些惨痛的记忆绝不能泯灭,过往伤痛与激情绝不能远去。《纸飞机》与许多记录抗战时期历史的作品一样,不只是为了记取痛苦,也记取民族精神的昂扬。 在重庆大轰炸中,主人公金兰虽然随时面临着受冻挨饿的威胁,但毅然加入到支援前线的行列中。她坚持缝制冬衣,“一想到这些衣服将要穿到前线打日本鬼子的战士身上,我就舍不得停手,巴不得从早到晚一直缝,一直缝,让战士们都穿得暖暖的。”作品写了中国平民共同面对敌机威胁时的同仇敌忾、坚守坚忍,细致还原了大轰炸期间大都市的气息与温度,留存了中国人的优雅、知性与善意。在战争中,人民在觉醒,孩子们在成长,他们边擦干眼泪,边踏上新的人生历程。他们坚信,“我们、我们的家毕竟活着,带着我们的伤,我们的痛,我们心里的空白,还有燃烧在我们心中的火焰,一如往常地活着。”《纸飞机》这个故事盒子所放飞的一切,既可以让我们铭记过去,更有助于我们珍惜美好的现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