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和艺术创造的高度统一《千里雷声万里闪》央视圆满收官
编者按:由西安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出品的34集红色传奇大剧《千里雷声万里闪》日前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圆满收官。这是西安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扎实加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的一部力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作出批示,对该剧给予充分肯定。近日,在中宣部和广电总局联合开展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影视剧展映展播活动中,《千里雷声万里闪》被推荐为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自开播以来,该剧凭借细腻的人物塑造、紧凑的情节设置以及震撼的视觉表现获得各方如潮好评。CSM全国网调查数据显示,该剧播出期间,平均收视率高于央视、各卫视晚间黄金大剧,位列电视剧排行榜榜首。日前,该剧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对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千里雷声万里闪》饱含着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润物无声,是为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献上的一份厚礼。现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把握住了历史题材剧应有的创作原则 王强 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 《千里雷声万里闪》这部红色革命历史剧,是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广播电视台认真准备、精心策划的一个项目,在剧本创作阶段,就邀请众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反复的研讨和论证,开始筹备、拍摄后,又多方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力争使本剧得到更大限度的完善,为本剧的成功播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部剧成功入选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在央视8套黄金时段的播出,取得了良好反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个黄金时段,再加之央视1套白天进行重播,让这部剧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更赢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说明这个剧的分量和影响力,也说明各方评价都不错。 对于我来说,我对本剧的感受比较深的是,西安方面在红色历史剧的创作和态度上,非常严谨,非常认真,我认为这个剧组织化程度很高,在拍摄期间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广播电视台整合了各方的资源,尤其是涉及革命历史题材、党史军史等重要事项提前征求权威专家和权威部门的意见,保证了这个片子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把握住了历史题材剧应有的创作原则。在后期宣传方面,西安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一部剧的成功播出,需要各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投入,本剧拥有优良的主创团队,尤其是编剧对这段历史下了工夫,去收集、整理、采访、写作,不断打磨修改,导演在拍摄本剧的时候,也承受了很多甘苦,全情投入,现在,可以欣慰地看到,本剧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各方面的功夫没有白下。在此我代表中宣部文艺局对这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的成功播出表示祝贺。 故事和人物会长久地流传下去 李准 中国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觉得《千里雷声万里闪》这个片子的成功和它产生的反响,不管是从那几个角度,确实值得研究。 从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这个角度就很值得研究。这个戏的样式不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因为没有真名真姓的领袖人物出场,但是实际上涉及好多重大史实和一些重要的历史课题。现在有一类作品虽然不是完全合乎规格的重大题材影视剧,但是涉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人物,也应当作重大历史题材看。这部剧也可以叫传奇,但它就是一个我们通常说的革命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定义本身很清楚,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斗争,这就是革命历史。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这个定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特殊的产物,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因为之前首先是所有的领导都健在,当时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作品。我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要用影视题材表现领袖人物,主人公必须是革命领袖人物,主要内容必须写重大历史事件。《千里雷声万里闪》这部剧拍得非常好,可以说用一般历史题材剧的形式表现和承载出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某些功能,反映了陕甘根据地建立和陕甘革命斗争的历史史实。 历史书写已经发生的事情,史诗书写可能发生的事情。如何处理历史史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这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命门所在。这部剧选择了非常优秀的编剧和导演及创作团队。创作者可以说文史双修,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准确把握了陕甘边根据地创建和陕甘红军斗争的革命事实。 剧中人物并没有用真名真姓。刘仲然这个角色,将很多陕甘边革命领导人的影子杂糅在一起。为了便于故事结构的搭建,具体人物、具体地点都是虚构的,但这部剧的框架却非常符合历史真实,对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处理十分恰当。 在叙事方式上,熔宏大叙事、家族叙事和个人生命体验叙事为一炉,许多情节不仅把戏剧冲突推向了极致,同时也把对人物灵魂的拷问推向了极致,具有很强的精神震撼力。 剧中几乎所有重要人物的形象,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别是廖文举和廖惊北这两个角色,作为血缘上的父子、政治信仰上的对手,形象多面。另外,季鹰天这个“左”倾教条主义钦差大臣的形象,陈铮夫这个把党员身份和荣誉视为第一生命的形象,李庭云这个以儒自诩实则无比阴险毒辣的军阀形象,也都血肉丰满。 最特别的是,创作者在回望严峻的历史时,又发现了历史进程本身所包含的某些幽默感,因而在生死较量、火光四溅的正剧叙事中又辅以一种看似无心的喜剧色彩,尤其是季鹰天被剃胡子、李庭云在广场降半旗念悼文、廖文举在喊龙塬大钟下“三气赤发鬼”等几段最为精彩。这种创作手法,有助于丰富全剧的历史文化意味,帮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实现审美方式的交替。 我相信,《千里雷声万里闪》的故事和人物会长久地在观众中流传下去。 该剧是近些年少有的优秀电视剧 蒋建农 中央党史研究室一室主任 我一般很少看文艺作品。但《千里雷声万里闪》这部作品我却是完完整整看完了。我很赞成李准老师的观点。这部作品有历史依据,编剧和导演等可以说把陕甘边这段红色历史吃透了。从党史研究的角度看,该剧以1928年5月渭华起义失败到1935年2月西北军委成立为大的历史背景,艺术再现了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历经艰险创建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总的历史脉络无误,政治取向正确。 该剧不是用真人真事,对号入座,也不是严格按历史线索,照章叙事,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文学手法重新创作,艺术再现历史;更因为该剧只表现了创建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没有涉及创建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因而,既防止了观众有哪个人物是高岗的猜想,又回避了两个根据地的矛盾和争论。相信该剧播出后,不会出现小说《刘志丹》那样的纷争。 我不懂文学,但看了该剧深受感染。该剧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生动,服装场景真实,十分自然地把政治教育与艺术再现融为一体,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是近些年少有的优秀电视剧。 一位老党员的观后感言 杨先材 中央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 我全程看完了《千里雷声万里闪》这部大剧,感觉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极佳的革命历史剧,十分精彩,十分感人,十分成功! 1.全剧剧情跌宕起伏,生动曲折,艺术地展现了陕甘游击队和红军发展壮大的艰苦卓绝、英勇奋斗历程,展现了陕甘人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为中国革命在陕北奠定落脚点的丰功伟绩,剧情十分吸引人。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甘80周年之际,推出此剧,恰当其时;这也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不可或缺的重大题材之一。惠毅台长和创作者们适时抓住这一重大题材,是极有眼光的。 2.全剧最突出的特点,是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特性的人物。剧中,不但以刘仲然和廖惊北兄弟、秦念五父女等为代表的英雄人物特别地可親、可信,可爱、可敬,就连游击队联络点的燕秀來,深山中对秦显鸿施救农民大娘,以及蒙冤受屈而一心向党的红八爷陈铮夫,他们的事迹也是让人肃然起敬,十分感人。剧中对特派员季鹰夫的刻划,既揭示了他推行“左倾”盲动主张对革命事业的危害,也未将其一棍子打死,分寸把握得好。甚至对红军对手阵营中的人物,如李庭云的奸诈狡猾和凶残,刻画得入木三分又不落俗套。所以我认为,对各类人物的成功塑造,是本剧最具特色的成功之处,也是本剧极具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3.我认为本剧的语言、音乐等极具陕北地区的地方特色,听了看了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感觉十分的顺畅舒坦,片尾的音乐尤其优美而感人。这些细微之处,为本剧增色不少,这是不应忽略的,说明主事者严谨周密的作为。 在观看本剧的日子里,我还翻看了我们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以及社科院当代所所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序卷,这都是当前我国涉及党史研究的权威部门所出的权威著作。但是很遗憾,这些著作里对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前的西北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及根据地着墨极少。这是一个显著的缺失。在观看本剧的过程中,不但从剧情中受到深刻教育,也为西安台抓出如此优秀的反映陕甘红军历史的电视剧而深受教育。在此,真的要感谢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广播电视台,并向西安广播电视台表示祝贺! 填补陕甘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空白 褚银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史专家 很高兴也很荣幸我在《千里雷声万里闪》正式播出之前,中宣部给我们的任务,三月份我就看了这个片子,当时看片子的时候我在住院,但还是一口气在医院看完的,看完以后我感觉很振奋。 我是搞我军战史研究的,侧重红军时期和独立战争时期,我的几个研究生也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所以我也让学生在做这方面研究。我看得很振奋,学生们也很振奋,当时我们就感觉这是填补空白之作。 《千里雷声万里闪》是史诗性的,政治上也没有问题。是对“两点一存”的最好解读,习主席讲陕甘边根据地是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是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我们要加以研究。怎样解答习主席这个讲话?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剧展播首播剧,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最好的纪念——写在电视剧<千里雷声万里闪>播出之际》。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八十年过去了,怎么样纪念它?我感觉这部片子就是最好的纪念,也填补了一段空白。这对我们搞军战史研究的也是一个鼓舞。 这部电视剧的成功还因为有一个好编剧、好导演,和一个好的创作团队。刚才老师们都讲了,编剧、导演两个人就使这个剧成功了一半。可以说陕西省西安市做了一件大好事,系统地、全面地和客观地展示了陕甘红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建立过程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各种重大转折及关键节点,堪称此类影视作品的开篇之作。 最后,我感觉这部戏好看,能吸引人眼球,能抓住人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你看完这集还想看下一集。我的朋友,原战友报社社长说,很好看,他天天在看。看完该剧后,我们更能深刻感觉到要牢记前辈的丰功伟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祝贺你们,祝贺西安广播电视台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艺术再现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 黄如军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秘书长 《千里雷声万里闪》这部片子拍得非常好。剧情本身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所有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的地名、情节、人物却都拥有它的原型,就是以陕甘边和陕北地区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基本线索,以及1935年2月以后的整个西北红军诞生的过程,这个历史背景是非常精准的,而且写得非常好。 第一,写清楚了大革命失败以后,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时候,陕甘、陕北或者叫做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艰难创建的过程。其中重要的事都是虚构的,但仔细看细节后都是有真实背景的或者真实原型的,编剧也好导演也好把这段历史吃得比较透,历史线索比较清楚。能够反映出西北红军艰难创立的过程,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红军抗日的“出发点”这个硕果仅存的根据地艰难形成的过程创作出来了。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填补空白的电视剧作品。而且讲得比较好,比较准,回避了好多问题。西北问题比较复杂,矛盾多,问题也多,陕甘红军的建立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南方以农民为主或者以工人为主创建军队、创建根据地的情形不太一样,它是以兵暴、兵变为主要形式,这个历史的特点我觉得也写得比较清楚。 第二,这部电视剧反映了革命的艰苦,更反映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浪漫主义,这个特点非常明显。它不是完全写真实的人物,但是又是以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地域真实的人物为基础,写出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信仰。 第三,这部电视剧极具陕甘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人物性格,甚至语言的特点,如“能成”等等。鲁迅先生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可以引申为“地方的就是全国的”。谢谢西安广播电视台为我们拍了一部好戏。 (本组稿件均由记者 王戈华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