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戏曲,如何赢得当代人的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胡晓军 参加讨论


    核心观点
    当前的戏曲总体呈现逐渐复苏、走向繁荣之势,创演活跃,需求增加,当可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重要的文化信息;当代戏曲的继承与创新,理应更为进取、更有进步o戏曲将在理论的支撑和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戏曲工作者的努力赢得她的未来、赢得当代人的心
    在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全国各地戏曲剧种缤纷,佳作名角荟萃,以深而厚实的传统底蕴、多且亮丽的地域风采吸引观众争观、行家热议,自然引出了当代戏曲的传承创新以及培育人才、吸引观众、赢得市场、走向世界等一系列历久弥新的话题———这也正是艺术节首次举办的戏曲论坛的核心议题。
    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创新,对应着当代戏曲的生存与发展,这一对应关系在本届艺术节的戏曲板块中脉络清晰、骨肉丰满。有的重在传承,“600分钟600年”的“点演”将600年来戏曲成熟期的精华剧目,浓缩为十小时的精彩表演,使人得尝一脔而知全镬之味;有的意在创新,越剧 《寇流兰与杜丽娘》 以打通时空、剧情和角色的创意姿态,向两位东西方的伟大剧魂致敬;有的承创并重,京剧《正考父》、豫剧 《玄奘》、晋剧 《于成龙》 和黄梅戏 《大清名相》 等从历史最真实处入笔、从古人最真情处出戏,发古用今,以艺术的方式阐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传承与创新的交融,犹以昆曲的表现最为全面和鲜明———《邯郸记》《我,哈姆雷特》 《飞夺泸定桥》 分别展现了当代昆曲在经典再生、中西跨界和革命现代题材演绎上的能力和多种可能性。近年来古老昆曲的活力尽显,不但留住了老观众,更吸引了大批年轻“昆虫”进场,其因除了经典和技艺的忠实传承外,创演观念及手法的创新十分关键。
    戏曲在宋元时期成熟以后,便成了中国人长期的欣赏习惯、普遍的审美风尚,拥有高度的大众性和人民性。因此,戏曲蕴含着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因,不会也不应以一时的衰落而消减其一丝民族之“根”和“魂”的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对戏曲的认知是否深刻、信念是否坚实、传承与创新的作为是否到位。回顾历史,从文人雅部到草根花部,从四梁四柱到镜框舞台,从一桌二椅到机关布景,戏曲的传承与创新始终在进行着。当前的戏曲总体呈现逐渐复苏、走向繁荣之势,创演活跃,需求增加,当可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重要的文化信息;当代戏曲的继承与创新,理应更为进取、更有进步。
    杂糅和嫁接
    站在今天回看戏曲近几十年的低谷期,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剧场和舞台艺术的衰落,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世界性的现象,西方的传统歌剧、舞剧、话剧乃至马戏等也遭遇了市场紧缩、观众锐减的困境。这一现象大致从电视机普及开始,在互联网时代加速。戏曲的危机除了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外,还有本国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戏曲教育断层、地域文化尤其是方言艺术的同质化、农耕文明向现代工商业城市文明的转型不均不畅等原因。为应对危机、走出困境,世界剧坛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先有音乐剧、多媒体剧和音乐剧场,后有沉浸式戏剧等,本质上都是将各种文化艺术、科学技术进行杂糅和嫁接以丰富自身,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将观众拉回剧场。戏剧本就是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因此任何杂糅和嫁接都是符合其本质属性与发展趋势的。当代戏曲同样应该如此,即在坚持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进行杂糅和嫁接,作为继承与创新的主要理念、手段和呈现样态。
    事实上,杂糅和嫁接在上海开埠后就已开始,并在上世纪中叶形成了海派戏剧的高峰。京剧、越剧、淮剧、沪剧及各路滩簧戏在这座城市中并存,互取所长、互补所短,更向昆曲、曲艺、话剧、电影等中外文艺品种借鉴,向最新的科学技术取法,博采众长,融汇创造,以与原生态大异其趣的姿态经受了艺术和市场的考验,满足了市民社会的需求。改革开放以后,海派戏剧重启活力,杂糅和嫁接在戏曲界再度频繁地出现,在本届艺术节上,除了《寇流兰与杜丽娘》《我,哈姆雷特》等戏曲原创作品外,更有如《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等将交响乐与戏曲打通的跨界作品。这些作品显然不尽完美,甚至不够成熟,但其兼收并蓄、杂糅嫁接的海派戏剧作为是值得肯定并令人欣悦的,大批年轻人的进场欣赏,便是证明。无疑,这些作品、这些观众隐含着戏曲的未来。
    “码头”共“源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表述中,戏曲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形态之一,戏曲的传承正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表述中,戏曲正是其中最典型的形态之一。当代戏曲负有以传承与创新来拨动当代中国情感、凝聚当代中国理性,同时开创自身新生面的时代使命。尤其是当代戏曲的创新,须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即与社会生活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与人民大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追求“时代的文学的表达”“戏曲的艺术的表现”“观众的市场的表征”的统一,最终实现人民性,真正赢得当代人的心。
    国务院去年发布的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上海认真落实,细化方案,推出了 《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的主要内容便是全面推进国有戏曲院团“一团一策”分类改革。改革涉及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对创作演出质量的把关和提高,有对人才的培育和交流,有对普及传播的加强和升级,更有对展示平台的建设和拓展,天蟾、东艺和已经重开的美琪,即将重启的“大世界”,均为各地戏曲来沪献演的好去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推动全国戏曲交流、促进本市戏曲繁荣的重要平台,其吸引力、展示力和推动力正在不断加强……概言之,上海作为“全国地方戏曲展演中心”的格局已然完备,而本地国有院团和民营团体实力的不断增强,表明上海作为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的硬件也基本到位。
    确实,无论从历史积淀还是从时代发展看,上海都应成为、将成为新世纪戏曲传承与创新的“大码头”共“大源头”。戏曲将在理论的支撑和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戏曲工作者的努力赢得她的未来、赢得当代人的心。
    (作者为上海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