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让文化自信的光明照亮复兴之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讨会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赵秋丽李志臣 参加讨论


    由光明日报社和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讨会近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使党的文化方针、文化纲领、文化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发展。
    “没有文化自信就丢了民族的根和魂”
    “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之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在研讨会上表示,我们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道路选择、理论创新、制度建设无不植根于文化。夯实文化自信这个基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有了坚实支撑,就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什么要建立文化自信?从历史上看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民族深层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自信也就丢失了民族的根和魂。”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指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一次次陷入危机,而又能一次次最终渡过难关,靠的是中华文化所塑造的民族性和民族精神,正是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中华儿女坚定的文化自信。“这一点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也丢不起。”
    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认为,文化凝结历史,历史诉说文化,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走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道路,信奉什么理论,建立什么制度,与其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会失去其独特的魅力;没有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向、甚至改旗易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正确的灵魂、蓬勃的生机和开放的活力。
    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国卿从弘扬革命文化的角度畅谈认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不只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更在于革命文化所赋予中华文化的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思想内涵。因此,革命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和精神支撑。正是因为革命文化的融入,才使得我们不但回顾来路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根深叶茂,而且展望未来更看清了中国前途的光明和远大。
    “肩负起在文化自信中的责任担当”
    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文化波澜壮阔,现实文化丰富多彩,在文化自信上具有独特优势和基础条件。结合本省实际,孙守刚表示,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切实肩负起山东在建设文化自信中的责任担当,在增强价值观自信上走在前列、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走在前列、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上走在前列、在发展先进文化上走在前列,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努力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我们要以历史自觉精神,把文化自信写进‘中国方案’。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最终都是通过文化自信而展示的文化符号而表达出来。”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认为,文化自信是我们占据人类社会道义制高点的精神标识,我们给世界提供“中国方案”,首先要推送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从而让世界各国人民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选择。中国对人类社会的更大贡献,首要的也应当是文化贡献。没有文化自信,恐怕我们就无法实现站立世界先进民族之列的崇高目标。
    “树立起文化自信,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十分必要的。”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说,但同时我们又绝不能以为只要文化自信就万事大吉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而必须把文化自信视为动力,以此去激发干劲去夺取新的胜利;尤其是要在文化自信中捧起我们必须担负起的文化使命,把蕴含于文化自信之中的文化使命扛在肩上,勇敢地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则从“文化自信与文艺繁荣”的角度畅谈心得:“文化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文艺繁荣则是文化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文化自信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他表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有助于净化环境,反过来,营造环境才能够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今天的时代大环境,从正反两个方面,呼唤、促成、历练和积聚,必然会涌现出一大批好的、优秀的文艺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我们应该自信,中华文化是理想的也是务实的,是坚强的也是善于应对与自我调整的,是讲原则的也是足够灵活与讲究谋略的。”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认为,中华文化不拒绝任何为我所用的启示与参照,但同时我们要具备抵制文化的低俗化、浅薄化、粗鄙化、片面化、狭隘化的能力。以真正的正确的方向、大师的境界、匠人的精湛,深扎专注的毅力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姿态创造我们的文化业绩。
    山东社科院党委书记唐洲雁表示,坚定文化自信是应对现实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强大精神支柱。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和艰难险阻,但只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不论面对怎样纷繁复杂的局面、如何难以攻克的问题和难啃的硬骨头,都能泰然处之、坚如磐石。
    “不要把祖先创造、历史遗留,命运赐予的文化传统、精神遗产的东西当作任我们挑选的物件。”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周熙明认为,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既要防止文化上的自卑,又要防止文化上的夜郎自大。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王大千说,上下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文化自信跌落到文化自卑,再从文化自卑慢慢树立起文化自信的艰辛历程。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对自身民族的自豪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拼来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畏惧任何文化危机和外来文化挑战,而是将每一次危机和挑战当作文化进步的阶梯和文明复兴的历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