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帧并非噱头,而是向伯格曼的致敬 ——观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近两年能够在国内院线再现当年《阿凡达》购票盛况的恐怕只有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了。北京唯一一家120帧放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影院被挤得水泄不通。李安仿佛电影界的一位手工艺人,秉持传统工匠精神,每次推出的作品都会成为观众趋之若鹜的目标。在各种媒体平台上所能看到的粉丝对李安的膜拜,可以大概总结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一是身为国际大导演,李安温文儒雅,让人产生亲近感;二是李安是位认真严肃的创作者,他的作品在艺术上很少失手。至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恐怕还要算上“120帧+4K+3D”的加持。 不管是4 K的分辨率,还是3 D格式,在如今的影院里并不罕见,很多观众家里的电视都已经是4 K的显示器,后者更是烂大街了,可是把120帧和4 K、 3 D结合起来的,目前,全球独此一份儿,正如李安说的,看电影是一种聚众的庙堂文化,聚众的仪式感类似宗教的仪式感是不可替代的。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李安延续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对信仰的探讨,技术上的革新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也并非是被用来炫技或是当做噱头,而是被李安以这种方式革新了电影语言和逻辑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向他的偶像——伯格曼导演所开创的电影主题和电影语言做了致敬。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采用了李安之前从未使用过的三一律戏剧结构,即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而三一律正是伯格曼擅长使用的探讨信仰的戏剧结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亦是如此,比利·林恩在回国休假的两周的最后一天,在橄榄球秀场要做出决定——到底是执行姐姐为他制定的“因病退役”计划,还是返回伊拉克战场。比利·林恩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遇到了一系列的人之后,还是坚持了内心的选择,做出了重返战场的决定。众所周知,在伯格曼的电影中,信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为此,他拍摄了《冬之光》 《第七封印》等多部经典之作。因为有丽芙·乌尔曼、约瑟夫森、麦克斯·冯·西多等表演名家的加持,伯格曼在电影中极其喜爱用特写镜头表现演员的内心世界。而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特写同样是李安在表现角色内心世界时最为重要的调度手段,为了配合120帧和4 K的高清晰度和丰富的信息含量,演员都是素颜演出的,如此一来,能够更为清晰真切地透视演员的内心。比利·林恩作为一个美国小镇青年,其个人经验是质朴的,他对战争创伤性的真诚表达和其朴素的困惑与秀场上繁杂绚丽的世界格格不入。因此,让观众在120帧极为丰富的画面信息干扰中,重新去盯住比利·林恩的面部特写,让观众去感受其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和信仰代入的过程,是从纷乱到简单、从喧嚣到宁静的过程,而这也是真正的沉浸式观影,是李安所谓的新的电影技术所带来的逻辑的变化而导致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关涉到战争、美国风貌、秀、娱乐等惯常的美式主旋律大片中常见的主题,然而它终归还是一部关于信仰的影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常规的美国主流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 《黑鹰坠落》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甚至与反战影片《野战排》的价值观也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影片探讨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战争,而是一个美国偏远地区的小镇青年是如何在本不属于他的超大秀场和异域的战争中找到灵魂平静的过程的。所谓的“为美国而战”“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比利·林恩来说都是身外的说辞,被班长轻轻地一句话就给带过,而他自己参军入伍也是为了躲避在国内的牢狱之灾。战争对比利·林恩来说并不崇高,在媒体的掌声,“吃瓜群众”的拥戴声中,他们还感受到了资本家企图压榨他们的冷酷无情,锄草大叔和道具工们满满的恶意。在“娱乐至死”的橄榄球秀场,他们更像是活道具一样木木地站在台上,甚至要接受伴舞演员的侮辱和挑衅。除此之外,不管是橄榄球队员,还是看热闹的群众,其好奇调侃乃至象征性地说两句美式主旋律的客套话都无疑是往他们饱受战争摧残的心理上撒盐。李安在《冰风暴》中关注的孤冷的美式中产家庭再次出现在《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中,并成为回归美国大陆的比利·林恩等人眼中的他者,美国民众无法理解他们,他们也无法理解美国民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似乎在与过往的李安渐行渐远,像早期李安作品中对强势的父权的焦虑, 《与魔鬼共骑》中对自由的探索等等都渐渐地不再是李安电影中的重点,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始,李安把视点对准了“信仰”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依然如此。耳顺之年的李安,以超拔的创新态度,在碎片阅读的时代,给观众带来了一次久违的观赏体验,而这种创作态度,或许才是所有华语电影人该好好学习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