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观众为啥难请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郑海鸥 参加讨论


    一次在某省会城市采访,闲聊时,当地省级院团负责人纷纷表示“观众难请”,一问方知送票给人都是欠人情的事,“仿佛观众得给你多大面子才来似的”。那买票看演出的能有多少?得到的回答是,“一次某大戏出炉,确确实实只卖出了几张票,毫不夸张。”
    问其故,理由不少。但仔细琢磨起来,作品食之无味是怎么也绕不开的原因,否则总不至于送票还没观众捧场吧。后来有人点破,作品的“不接地气”和“太接地气”造就了平庸——要么高高在上,故作“高雅”,让人难以接近;要么是“快餐食品”,尝过几次便够,人们避之不及。
    艺术源于生活,不能是内容虚无的空壳,不能摆出一副高冷的样子。眼下许多文艺作品追求“新”“奇”“怪诞”,甚至把人们的不理解当作“高明”的资本,这在以前,兴许还有不少“天真”的粉丝,而随着观众接触的优秀作品日益增多,逐渐成熟起来的他们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质量抱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更严肃的标准,于是,思想空洞、内容空乏的作品再也忽悠不了多少人。
    此外,一些文艺工作者积淀不够、能力有限,难以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作品,于是借口高雅艺术不是谁都能欣赏的,俨然是一戳就破的谎话。比如,即便是来自西方的歌剧,也并不是与我们有天然的隔膜——且不说《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民族歌剧的家喻户晓,单说《卡门》《图兰朵》,又哪里“高冷”而普通人欣赏不了呢?
    还有一种不接地气,表现为因循守旧的“自负”。眼下一些传统部门依然自视甚高地在老思维里打转转。比如,认为传统主旋律题材、正面传播他们更懂,于是翻出“当年勇”,依葫芦画瓢,以为在“复刻经典”,殊不知语境在变、群众需求在变、传播方式更在变,高大全、“要”字文章早已不符合当下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方向。我们不能丢掉传统中的有益经验,但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的再学习的勇气和智慧,否则,充满“套路”、缺乏诚意的作品自然乏人问津。
    可见,不接地气的高冷实在不可取,而简单化、快餐化、庸俗化则是另一个极端。
    艺术应高于生活。艺术生产有其特殊的规律,与工业品生产的道理大相径庭:工业化社会追求生产的批量化和产品的标准化,而如果文艺作品都如流水线出来的薯条和炸鸡,不仅没有营养可言,还带坏了口味,最终则是虚胖伤身。
    梁思成曾写过多篇关于建筑美学的文章,他谈道,“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他说,“本来标准设计的房屋就够‘千篇一律’的了,如果再呆板地排成行列式,那么,不但孩子,就连大人也恐怕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回过头看,必须警惕机械化的文艺生产累积起来的一地杂草淹没人们的认知,使人迷失其中找不到精神归宿。
    所以说,接地气,接的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精气神,应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如此生长出来的作品才能聚人气、增志气。此前,一则名为《我是谁》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公益广告,以简短的故事、温情的独白、温暖的镜头,赢得观众广泛好评。网友评价,“这样亲民、亲切的片子,耐看而且感动!”
    总之,文艺作品的高冷和快餐化,都是平庸的表现。要克服这些平庸,文艺工作者就必须深入生活,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人民需求,让文艺作品像阳光、清风和雨露一样,有道是平常、润物细无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