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欣颖 摄 明天,一次聚会和一场音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以纪念电视剧《红楼梦》播出30周年。 30年前的5月,电视剧《红楼梦》经近5年的研讨、筹备、拍摄、后期,在央视首播。一经播出,万人空巷,并在此后30年间重播无数次,虏获了不同年代的观众,被人们奉为心目中的经典。 日前,解放周末专访87版《红楼梦》导演王扶林。从他的讲述中,既可以窥见经典是如何诞生的,亦不难被老一代电视人的执着追求和无悔坚守所打动。而这些,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也不无裨益。 人物小传 王扶林 1931年2月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新中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导演。2015年获得全国文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个人终身成就奖。 初夏的北京,绿意盎然。 午后的阳光穿越落地长窗,86岁的王扶林灰白头发,靠在沙发上,眼睛在阳光中眯缝着。 他叙说着自己和87版《红楼梦》之间的故事,充盈着满满的怀念与欣慰:“做这件事,需要激情和眼光;但要坚持下来,更加熬人、更见真心”。 “大胆” “有责任来普及中国的古典名著” 王扶林至今记忆犹新:当年自己“不知深浅”,想拍《红楼梦》,被人称作“王大胆”。 之所以萌生拍《红楼梦》的想法,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某杂志的一个小调查:在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有些学生竟然没看过四大名著。这条新闻让王扶林震惊:“作为一个中国的电视工作者、文化传播者,应该有责任来普及中国的古典名著、传统文化,让大家都能了解当中的精髓。” 于是,王扶林找到了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台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电视台正在改革初期,也需要改变面貌,给电视观众提供新的剧目。而且,海外很多知名的广播公司将本国的包括其他国家的名著都搬上了屏幕,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台长问:“如果要拍名著,你想拍哪一部?”王扶林想了想:《三国演义》《水浒传》里都有很多打戏,目前的拍摄条件还不具备,而《红楼梦》室内戏居多,便随口一说:“先拍《红楼梦》!” 接下来,在中央电视台台务会议上,要不要拍《红楼梦》成了一个公开讨论的议题。当时的局面,基本上是一半人同意、一半人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不具备拍摄的条件,人员水平也不够。但台里的几位领导却力排众议,十分坚定:“就算搭上职业生涯,也要让这么好的戏落地。” 筹备阶段,《红楼梦》也遭遇了不小的困难。 首先是定导演。王扶林先去请一位上海的电影导演,结果对方没有答应;再请北影厂的一位导演,不幸的是他心肌梗死猝然去世;又找电视台的一位导演,对方嫌拍摄周期太长,拒绝了。 请这个不来,请那个也不来,无奈之下,王扶林只能自己上。 当时,台内外议论纷纷:“王扶林不就拍过一个9集电视剧 《敌营十八年》 吗?他拍过名著吗?”“这样就能拍 《红楼梦》?”王扶林心想:反正大家已经叫我“王大胆”了,那就索性胆大一回吧。 “死磕” 一定要跟角色谈一次恋爱 然而,在曹雪芹的经典名著面前,“王大胆”却是十分小心翼翼。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导演王扶林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暂停手头的一切工作,找了个招待所,抱着几大本《红楼梦》原著“死磕”了整整一年。 “那一年,我竭力要做的事,就是全面理解《红楼梦》的内涵、曹雪芹的生平等等。其实,花一年时间全部理解是不太可能的,但我尽力而为。” 钻研原著不仅仅是王扶林对自己的要求,他觉得所有演员都必须把原著吃透。于是,在电视剧开拍前,他向台里申请经费,为主创人员和所有演员办了一个学习班。 当时,剧组派三个小组,奔赴全国各地,寻找符合原著人物形象的演员。而所有进入学习班的演员都没有固定的角色,最后确定谁来演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都要通过学习期间的观察、考核。 用王扶林的话来说:“你要把《红楼梦》的角色吃透,照照镜子:我是不是他/她。千万别觉得林黛玉最重要,我就要演林黛玉。一定要跟角色谈一次恋爱,看看他/她是不是你所想的那个对象。” 学习班的生活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曾描述过一天的课程:“每天上午,老师带着我们到圆明园,练功、练形体;下午,邀请红学家来讲课,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当时,冯其庸、蒋和森、李希凡这些知名的红学家都来讲过课。”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做小品,如果你想演某个角色,就自选情节、自选搭档演给导演看。学员们可以在小品课随意组合、表演任何人物,直到导演和自己觉得都合适。 因此,87版《红楼梦》最终做到了一件让观众惊讶的事——虽然启用了一群不出名、毫无经验的年轻演员,甚至有很多不是演员的普通人,但却让人留下“这个角色就是他/她”的赞叹。 眼光 领导很干脆地说:“你定” 30年了,王扶林还记得每一个主要演员的名字,与当年相遇时的一幕幕。 “认识陈晓旭是一种机缘。”王扶林回忆。 那时陈晓旭只有17岁,是鞍山话剧团的一名学员。听说要拍《红楼梦》,陈晓旭就给王扶林写了信,寄来两张登着她诗歌作品的剪报,一张画报封面,还有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陈晓旭在信里说自己想演林黛玉,还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分析,也谈到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王扶林看了信,觉得很难得,于是给陈晓旭回了一封信,告诉她可以来北京参加学习班。 对于当年初见陈晓旭时的情形,王扶林描述得十分细致:“那天正好下雨,一个瘦弱的女孩子就在雨中出现了。我们聊了好久,唯一对她不满意的,就是觉得不够漂亮,林黛玉好像还应该再美一点,但她的气质、感觉,就是林黛玉。”之后,通过学习班对陈晓旭的了解,王扶林发现她非常聪明,说话也有点损,活脱脱就是林黛玉。 与“黛玉”的顺利敲定不同,更多时候,剧组面临着十分困难的选择。在“王熙凤”一角上,当时就有三位有力竞争者。 “我第一眼看到邓婕,就觉得她一双眼睛很有神,让人眼前一亮。不过,邓婕个头娇小,竞争王熙凤是个劣势。”除了邓婕,另外两位候选人,一位是话剧演员,个子高挑,有影视经验;一位则是越剧演员,形象很好;全剧组倾向邓婕的,只有导演王扶林和编剧周雷。 “当时,我问分管领导:‘三个王熙凤,你选哪个?’他中意那位越剧演员。随后他又问我的想法。我说邓婕。邓婕喜欢看书,肯钻研,不浮躁,演王熙凤的人不能没文化,否则演不出王熙凤的多面性。领导很干脆地说:你定。” 最终,邓婕饰演的王熙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举摘下了当年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 王扶林至今十分感慨:“现在有一些领导,自认为很有艺术涵养,手中有权,说了算;也有一些投资人,觉得是自己筹来了钱,有决定权。所以,我特别庆幸当时主管领导对主创人员的信任。这不仅是对我们的艺术眼光的信任,也是对艺术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奥秘 经费紧张不是降低水准的理由 与当下影视界“热钱”不断涌入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拍摄预算有限,整个《红楼梦》的拍摄过程中,如何节省经费,是王扶林遇到的大问题。 “好在,不管多苦多累,大家都团结在一起。” 王扶林提到了拍摄时的两件小事: 当时,所有的演员都住在一栋筒子楼里,所有女孩子共用一个卫生间,所有男孩子共用一个卫生间。谁都想象得到,几十个人用一个卫生间会有多么不方便,但没有人抱怨一句;拍戏的过程中,演员们伙食也不好,正好拍吃东西闲聊的戏,就开始吃道具。后来,主管财务的制片主任提了意见,不是剧情需要,演员们就再也没主动吃过。 经费这么紧张,但却不是降低艺术品质的理由。如何把戏拍得又好又省,王扶林动足了脑筋。 《红楼梦》中有不少大场面,秦可卿出殡、元妃省亲是其中场面最大的两场戏。每一场都要动用好几千人,道具也是好几百件。一般来讲,这样“劳民伤财”的场面起码要拍一个礼拜,远景、中景、近景一遍遍拍。但王扶林却只拍了一遍,而且效果非常好。 询问其中的奥秘,王扶林有点得意:“其实就用拍纪录片的方式拍”。他请一位副导演专门负责这两场戏,就拿秦可卿出殡来说,送葬队伍该怎么组织,前头用什么仪仗、多少人,中间多少人,手里拿些什么,后面是哭殡的、多少人,还有出殡的步骤都确认好了,然后组织人员一遍遍演练。 “就像是参加大型活动之前的排练,拍摄那天就有一种真正上场的感觉,必须一次成功。” 一周后,正式开拍。一个下午,王扶林用两台摄像机完成了全景、中景与近景的全部拍摄,又补拍了一些特写,手法简单,但镜头连贯、紧凑,效果不错。 庆幸 “我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 87版《红楼梦》问世30年来,虽然电影版和新版电视剧先后推出,但87版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未被超越。 期间,很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秘诀,但王扶林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却是“感谢”:“我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感谢台前幕后所有的人员,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这样一部《红楼梦》。” 他感谢服装设计师史延芹。《红楼梦》 这样的鸿篇巨制,人物造型、服装是一个大问题。纱的、棉的、绸的、缎的、皮的,刺绣的、绎丝的,单的、夹的,家常的、出客的,喜庆的、办丧事穿的,主子的、奴才的……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史延芹设计的服装,既尊重原著和历史,又突破了戏剧的框框,是“活生生”的服装——生活化,同时又华丽纷呈,美到每一个细节,至今也不会让人感到落伍与老套。 他感谢摄像师李耀宗。李耀宗学表演出身,却能把一部很难把握的大戏拍得精雕细刻、统一完整,无论构图还是用光都很讲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他也感谢作曲王立平,演唱陈力。《枉凝眉》《晴雯歌》等13首歌曲,30年来广为传唱。王扶林回忆:“王立平原先写的都是流行歌曲。当时,王立平40岁,主动找到我们说:我愿意把我创作的黄金时代贡献给《红楼梦》。我先试写一个主题歌,如果你们觉得好,就用;如果写得不好,我一分钱不要,自己就走。”与现在作曲看完样片再写曲子不同,当剧组只有导演的时候,王立平就加入其中,而且一待就是四年。正是因为他自始至终的参与,对《红楼梦》的深入了解,创作时甚至一边流泪一边写,才有了后来堪称经典的一支支曲子。 …… “我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王扶林感慨。 而这些说不完、道不尽的感谢,30年来,已经汇聚成为深深的感动、感激,甚至是庆幸: 正是一代电视工作者对艺术的共同热爱,敬业踏实、不浮不躁,不懈付出,才托举出了一部超越时代、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对话 影视作品,光靠明星的脸是混不过去的 解放周末:前后历经5年,87版《红楼梦》才与广大观众见面,刚担任导演之时,您想过这部电视剧会拍这么久吗? 王扶林:实际的拍摄时间是两年零七个月,前期有大半年的时间在选演员、开设学习班,再加上后期,一共将近五年。当时完全没想过拍这部剧需要多长时间,所以也没有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点,只想走着瞧吧。 解放周末:现在看来,一部电视剧拍那么久好像不太可能了。 王扶林:是的。但是你要知道,国外的很多电影电视剧也准备了好多年,不是匆匆忙忙就上马的。比如《泰坦尼克号》,从搜集资料,到搭建布景,再到演员的准备都用了好长时间,拍摄也花了很长时间,并不是一年半载急功近利就出来了。 其实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应该明白这一点,慢工出细活,最后可能盈利更高。有时候,急功近利好像你的钱收回来了,但是你想想,如果搞得再好一点,电影、电视剧能全世界发行,能反复播映,你赚的钱不就更多嘛,还是眼光不够。 解放周末:您当时专门申请经费,花时间让所有演员吃透《红楼梦》这本书,培养演员们的文学素养。您觉得文学素养对演员来说有多重要? 王扶林:真的太重要了,比如,一般人对林黛玉的印象,可以总结为体弱多病、悲天悯人。从很多戏曲表演中,人们看到的也都是这么一个形象。但如果好好读《红楼梦》,你会发现,林黛玉这个人其实很风趣、很幽默、很犀利、很有想法。你如果连林黛玉的这点都没看清楚,怎么导林黛玉的戏,怎么演林黛玉呢? 影视作品,光靠明星的脸是混不过去的,导演、编剧、演员一定都要琢磨,没有艺术性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花了大价钱拍,出了大价钱买,结果就是看个编剧胡闹、看个演员糊弄,没意思没回味。 解放周末:87版《红楼梦》特意聘请了一个庞大的顾问团,就是一种坚决“不胡闹”、“不糊弄”的创作态度。 王扶林:这个庞大的顾问团是给我们撑腰啊。因为太多人觉得我们不行,看不上我们,所以请这么一个顾问团“托”着,告诉大家我们不是胡来的。 当时的脚本由红学专家顾问团编写,沈从文、曹禺、周汝昌、王蒙等红学专家都加入了顾问团。这些顾问也都真的出了主意,而且经常来剧组,不像现在很多所谓的顾问,都是挂名的。道具是不是这个朝代的?祭祀有什么规矩?都找他们问,他们也很热情。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们场景搭建结束,准备工作也就绪,第二天准备开机了,我就想请顾问团来看看吧,万一有什么问题呢。他们一来,真的发现了问题:牌匾上写着“荣宁街”,其实应该是“宁荣街”,“宁”是兄、“荣”是弟。我当时就特别感谢顾问团,要是真拍出来那就是“千古恨”了。 解放周末:在87版《红楼梦》之后,您还担任了93版《三国演义》的总导演,是中国第一代翻拍名著的导演。最近几年,各大名著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特别是《西游记》,曾被翻拍了8次,您如何看待名著反复翻拍的现象? 王扶林:我觉得翻拍是可以的,因为任何事物都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地把经典延续下去。但是你要拍得更好,如果拍了半天不如原来的,那你就别浪费了。 翻拍名著必须先搞清楚三点:为什么拍?谁来拍?怎么拍?BBC周而复始地演绎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狄更斯的作品,它认为这是自己的义务,因为这是在“向新一代观众讲述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而且,涉及历史,剧本改编、角色选择、服装布景、剪辑节奏,都必须原汁原味、细致妥帖。 名著应该怎么拍?必须以“敬畏”为前提。现在不少人,动不动就拿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产业化说事。是不是也该学学人家,在每部作品、每个环节中手工艺人般的精细和慎重? 解放周末:如果现在让您再拍一次《红楼梦》,您有什么想改进的,或者有什么新的设想吗? 王扶林:如果我还有这个能力,还有这个体力,再拍一版《红楼梦》,原来那个戏里面有一个很致命的环节,必须要改过来。 当时因为电视技术条件差,太虚幻境很难表现,我就把太虚幻境里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情节删掉了,没能好好展现原著中的“木石奇缘”,但这一部分恰恰是全书的重要线索。贾宝玉看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如果之前的情节在那摆着,就连上了,就有“根”了。如果技术允许,神瑛侍者与绛珠草甚至可以在宝玉与黛玉的交往中不断地闪回,那大家就更看得懂了。 解放周末:和电影一样,电视也是遗憾的艺术。 王扶林:是的。虽然有遗憾,但我想,我们这一群人,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才华、汗水和最大的努力,用87版《红楼梦》筑起了一道高墙——不是为了让后人不可超越,而是让后人超越起来没那么容易。希望总是在前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