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公共艺术:城市故事的催化剂——专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王雨檬 参加讨论


    
    《北京·记忆》的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铸造的单元立方体以拼贴的方式呈现,每个琉璃块中都珍藏着由生活在北京的人提供的一个老物件,这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在不经意间勾起了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温暖回忆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它是在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创造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表现,是彰显城市文化最直观、最突显的载体。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英国、荷兰、韩国、中国等国的20余位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围绕公共艺术与城市创新等主题展开讨论,本报记者采访了本次论坛的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中,请他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备受瞩目的公共艺术项目阐释公共艺术的实质意义。
    要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
    记者:“公共艺术”这个词上世纪90年代才进入中国,有人将其理解为城市雕塑、壁画等景观,您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公共艺术?
    王中:从发展进程来看,世界上不同国家、城市、不同历史时期,对公共艺术的解读都不同。“公共艺术”这个词进入中国比较晚,但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公共艺术,而是我们对公共艺术的整体价值、作用理解得比较狭窄,某种意义上城市雕塑只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其实中国从引进公共艺术的时候就有误读。
    公共艺术不等同于一般的城市景观环境,它更强调以文化价值观为出发点的环境营造。日本著名公共艺术策划人南条史生曾经说:“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并非仅是制作美丽的作品,还在作品中注入某些信息。一件作品如果将摆设于公共场所,艺术家会考虑到作品与摆设空间结构之间的对应,并重视历史文化脉络,甚至会反映环境问题等时代思想。 ”公共艺术之所以是“公共”的,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设置地点在公共场所,而是因为它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当代公共艺术更重视其文化属性,强调“发生”的过程。
    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城市、大众、社会关系的新取向。从事公共场所的艺术创作时,必须重视与公众的对话。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及交流空间的转变,例如多媒体艺术、网络空间的存在,使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元。对传统艺术的反叛与继承,对生活的融合,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思考,对艺术媒介的广泛试验和探索都反映在一种新的艺术理念上。
    记者: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公共艺术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中: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制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要求今天的中国进入一个由“和谐”构筑的大文化语境。今日的公共艺术也应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得到融合,并通过多重传播途径造福大众。可以想见,我国的“公共艺术”必将经历一系列创造性革命,新时期城市环境需求将带来全新的城市文化需求,城市自身开始将艺术和美作为目标。“艺术营造城市、艺术激活城市”呼之欲出,令城市焕发生机和活力,提高城市的美誉度,也激发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和社区。这些需求使得公共艺术不得不从一个单纯的艺术领域中飞跃出来,使城市建设由硬件时代逐步过渡到软件时代。这标志着在城市建设中,艺术家、雕塑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筑师的作用更大了,他们必须从各自单体的作品向城市的整体范围发展,也意味着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回归,即把城市作为一个视觉整体,并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发展战略。
    让市民成为艺术的参与者
    记者:由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创作的置于北京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的公共艺术作品《北京·记忆》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可说是一件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请您介绍一下创作背景。
    王中:公共艺术作品《北京·记忆》是中国地铁“空间艺术一体化”结合实践的经典案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交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城市最常用和最便捷的通勤工具。城市人在快速运转的生活中,对于精神层面的追寻和需求也愈发突出和强烈,选择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空间作为一个艺术的舞台,充当城市的文化载体已经成为大势无可逆转。
    南锣鼓巷始建于元代,有着原汁原味的胡同风貌和众多趣味盎然的生活场景。作为北京地铁线网的重点站,这件作品的创作意在重建北京记忆的同时,更加注重艺术的延展价值,让作品讲述城市的动人故事,承传城市的创新精神,绽放城市的友善表情。作品强调地域识别性和互动参与性,将公共空间、大众和艺术作品联结成一个新的领域,成为集艺术作品、公共事件、社会话题、市民互动、媒体传播于一身的新型艺术载体。
    记者:创作过程是怎样的,有何借鉴意义?
    王中: 《北京·记忆》的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铸造的单元立方体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出来,用剪影的形式表现了具有老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如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有趣的是每个琉璃块中都珍藏着由生活在北京的人提供的一个老物件,比如一个纪念徽章、一张粮票、一个顶针、一个珠串、一张黑白老照片等等。这一个个时代的缩影,在不经意间勾起了人们对北京过往岁月的温暖回忆。
    每个琉璃单元体中封存着承载鲜活故事的物件并在邻近的琉璃块中加入可供手机扫描的二维码,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关于该物件的介绍及其背后的故事,观看物件提供者的访问视频或文字记录,并与网友通过留言进行互动。通过这些延展活动,也借助地铁庞大的人流形成的影响力,将北京记忆的种子植入人们的心中,让城市的历史文化从日常生活中彰显出来,让城市记忆以物质的形式保存下来、流传开去,并与当下生活发生关联,使每个市民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在产生自豪感的同时激发责任感和归属感,也激发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和记忆。
    值得强调的是,创作团队以公共艺术计划的形式,综合运用网络等虚拟空间与观众沟通互动,通过媒体的介入和推广形成影响广泛的社会话题,为老物件和老北京文化找到了新的载体,将整个过程酝酿发酵成一个文化艺术事件,为北京文化的传承和衍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这刚好印证了我们之前提及的,公共艺术并不局限于构筑体,它还是城市故事的催化剂,使艺术成为植入城市公共生活肥沃土壤中的“种子” ,诱发文化“生长” ,焕发城市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