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中:“它的光芒照亮了一个民族”——访电视剧《淬火成钢》导演张玉中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自1934年10月起的这场惊心动魄的伟大远征,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长征精神至今闪耀火热的光芒。 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淬火成钢》,聚焦1936年4月至11月山城堡大捷的这段历史,将崇高的敬意献给走过漫漫长征路的英雄先烈。该剧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被评论界誉为“既有史诗品格又注重对现实观照的优秀剧作”。日前,导演张玉中向本报记者讲述了《淬火成钢》的故事。 问:您拍摄过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淬火成钢》讲述的这段历史为何打动您? 答:从剧作角度看,这段历史敌我矛盾突出,叙事线条清晰。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筹划着灭亡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欲将“剿共”大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红军三个方面军在极限条件下作战求生存,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抉择……党内高层和指战员们历经种种磨难,终于实现三军大会师,使中国革命前进到一个有利的位置。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者淬火成钢、破茧成蝶的过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第一次用电视剧的艺术形态来表现这段历史,于我既有吸引力也充满挑战。 问:电视剧成功塑造了一组英雄群像。其中既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张国焘、张学良、蒋介石等一批历史风云人物,也有红军队伍中的铁家父子、王家兄妹、程家兄妹和三界庄何氏一家等小人物。处理这两条人物线时,您采取了怎样的方式? 答:艺术创作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历史。一部剧的精彩要靠尊重艺术规律,要靠成功塑造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把思想性巧妙有机地融入观赏性、艺术性中。历史人物是这部剧的“骨架”,我们参照党史、革命史的评价和权威研究,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命运上抓住必要的看点和悬念。像蒋介石的调兵遣将、张国焘的出尔反尔都有自身的出发点和价值观的局限,恰恰是本剧剧情上最大的反作用力,不能杜撰。 小人物则如同“血肉”,主要照应三个方面军的关系,体现对会师的期盼、会师的艰难、过程中的牺牲、红军的感召力等。小人物的发展空间虽然很大,命运感更强,但也不能天马行空,游离主线。剧情要既有大人物之间的在大格局上的关联,又通过小人物的成长和命运展现厚度和活力。 问: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浪漫主义情怀在本剧中得到恰当运用。而“历史虚无化”是近几年影视剧常入的一大误区。如何真实又艺术化地还原这段历史? 答:电视剧不是历史教科书,但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必须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人物塑造上既要有“史笔”的严谨,又要有“故事”的鲜活。浪漫主义的基石是现实主义。不能为了故事好看瞎编乱造,虚化历史。这需要创作者在大量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高于历史的视角和格调还原历史、创造性地塑造历史人物。比如刚愎自用、飞扬跋扈的张国焘除了盛气凌人,我们还为其设计了抢电报、外出时带很多警卫等细节,这都是源于历史高于历史的。 问: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您执导的电视剧《雄关漫道》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再一次拍摄长征,您如何寻找创新的路径? 答:时隔10年再拍长征,能否创新确实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思想性自不必说,艺术性、观赏性恰恰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源头在创作者,在典型环境中写好人物的成长是所有创作者的责任。我们不是扎在影视基地和摄影棚里,而是把外景地从北京地区放大到河北怀来一带、湖南汨罗、甘肃白银地区,大大增强了本剧真实性和观赏性。在表演上也强调人物情怀的自然流露,关注人物的关系和内心成长,甚至让大人物也有成长,直面历史问题。比如我们不回避张国焘另立中央以及毛泽东、任弼时、朱德、贺龙等人与其在斗争中求团结的敏感历史问题。诸如多时空交织叙事的有效尝试、航拍及水下摄影都对增强本剧的信息量、叙事节奏等综合艺术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问:任何历史剧的创作都是指向当代的,《淬火成钢》寄予了怎样的现实关怀? 答:一句话概括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淬火成钢》里老一辈革命家在强敌面前,坚守理想信念、敢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代表了近现代中华民族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内核,它的光芒照亮了一个民族。越是价值观多元的时代,长征精神越应该被我们为官者、为民者所坚守。这样,我们的家国理念、家国情怀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