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当课本,而非把课本当世界”——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
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图书交易会上,作文教学书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楚林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今天我们如何写作文·大家谈④】 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博览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腹有诗书气自华”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从前人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完全可以明白读书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 虽然并非每个读书的孩子都能写好作文,但能写好作文的孩子肯定都读了很多书。读书是写好作文的“筑基”功夫,是写好作文的根本。一个孩子读了书,写作能力的提升就是情理中的事。这也正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引导学生爱上读书,会读书。 作文教育不能“画教材为牢” 记者:从小学开始,语文课就伴随着我们。然而在中小学的应试环境下,学生往往重视却不喜爱语文,让语文成为尴尬的学科。您能否具体谈谈背后的原因? 于树泉:以初中语文课为例,3年的时光,师生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中考考试范围的1000个词语、22首诗词、18篇古文上。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工作,平均每天落实一个词语,每50天落实一首古诗,每60天落实一篇课文。放眼全国,情况大同小异。老师尽管不厌其烦地去分析,“掰开揉碎”了再讲解,可到头来,总有一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失落。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本该血肉丰满、魅力无限的语文变得瘦骨嶙峋,让人生厌。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初中3年,正是孩子智力发育、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和“精神饥渴期”。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我们却“画教材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苦苦打拼而无暇他顾,这无论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于民族前途、国家未来,都是巨大的智能浪费。追根探源,主要还是我们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一味用专业知识教育人,让孩子淹没在知识训练的海洋中,学生便会被培养成“机器”。 “远离了读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 记者:如何摆脱语文教学的冰冷死板,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于树泉:从教30多年,我见过太多太多智商很高的孩子,终日被囚禁在课本的“蚕茧”中死记硬背,被训练考试搞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但就是没有真正地读书,不知道课本之“茧”外有无限广阔的大地和蓝天。就语文教育而言,读书即语文,语文即读书。教育本来是用于开启智慧、提升生命价值的,可是,十几年的死守课本,不去读书,让教育走向了反面,把聪明的孩子教笨,笨的孩子教傻。小学、初中、高中一路学下来,不仅不会读书,不会写作,语文成绩一塌糊涂,而且有不少孩子连人格都出现问题。 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关于如何开展课程建设,《课标》“前言”中有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而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课本,而非把课本当世界。否则,以课本画地为牢去培养“人”,就如同玻璃杯里栽松树、小水沟中赛龙舟,到头来,至多养养绿萝、放放纸船。远离了读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情感苍白。 我和我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不想带着孩子整天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我们渴盼抓住孩子一闪即逝的成长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给名著阅读腾出宝贵的时间。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引领学生学习古今名联和唐宋诗词,并走进现、当代文学名著,陆续读《红岩》《狼图腾》《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长篇小说,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读书热情空前高涨,心智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仅仅一个学期,在文学名著的阅读数量上,初一的孩子已远远超过了高三学生读书的平均水平。 在读书的同时,孩子们还写下了数量可观的读书笔记,养成了勤于动笔、读写结合的好习惯。这种经典阅读“作业”,其意义和作用,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检测与训练》作业可以相提并论的。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时而被深深感动,时而被强烈震撼,时而动情流泪,时而喜悦非常,情感获得滋养,价值观得到引领。在带领孩子读“有字书”之外,我们还引领他们去读“无字书”:参观鲁迅、老舍等名人故居,走进现代文学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复兴之路”展览,开阔视野,感受历史。 从文字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语文课的由衷喜爱。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没有“课文生字天大”的无聊,没有枯燥的词语抄写三遍,没有绞尽脑汁的段落分析,也没有无限拔高的中心思想概括……有的是琅琅的书声,浓浓的墨香,以及讨论的欢声笑语与不同看法的交锋碰撞。 引领读书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记者: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及学生升学压力之下,推行阅读是否遇到了阻力?又是如何克服的? 于树泉: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径也是如此。 名著阅读活动表面上展开得顺利,成效初显,其实困难重重。除了老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 2010年,我在人大附中结束了高三学生的教学任务,开始带着初一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活动,目的是“加强人文积淀,涵养大家气质”。不料几个月后,在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家长群体告状的事件突然爆发。自己毫无思想准备,猝不及防。这也是我从教30年以来,第一次被家长推上了“被告席”。 家长们众口一词: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师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如果孩子因为读书耽误了中考,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声声质问,咄咄逼人:强烈要求校长撤掉现任语文老师,换上富有中考辅导经验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我就读书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风波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 在现有中考、高考的“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学校、老师、学生到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即便懂得通过读书可以“种下龙种”,也只得屈从现实去“收获跳蚤”。 对于教师而言,引领孩子读书,既是一种职分,也是一种功德。把学生引导到经典面前,引导他们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教育的伟力就发生了。从大处说,是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从小处说,是为了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家庭——为他们孩子的健全发展破冰,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